閔偉紅
【摘 ?要】文章論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當前我國慢性病現(xiàn)狀,并提出針對基層慢性病的健康教育管理措施。
【關鍵詞】慢性病;健康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99-01
1引言
慢性病是當前社會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健康問題,特別是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趨勢下,慢性病患者數(shù)量快速增加,給防治工作帶來新的難題。而慢性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高危因素,所以更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管控。本次就針對基層慢性病情況分析,科學的健康教育管理措施談幾點建議。
2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生活是新時期人們的最大追求,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下,人們越來越看重健康保健、綠色生活等。但是在基層地區(qū),因為經(jīng)濟和認識比較落后,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識較差,健康投資和衛(wèi)生意識不足,對于常見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傳染病防治措施、健康知識相關概念等的認知還存在一定誤區(qū);對于傳染病、慢性病的認知缺乏。所以開展健康教育,對于提升健康水平,提高居民健康素養(yǎng)有積極意義。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群眾對于健康知識的了解,掌握基礎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加強對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是未來時期相關單位工作的重點。
3當前我國慢性病現(xiàn)狀分析
通過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當前慢性病的防控現(xiàn)狀不容樂觀。因為生活方式的變化,各類疾病的發(fā)生普遍提高。特別是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快,很多慢性病的發(fā)生率增加,特別是糖尿病、高血壓、惡性腫瘤、精神疾病等,對于身體健康和社會、家庭都有很大影響。而慢性病都是因長期不重視自我保健而發(fā)展形成,不易根治,需要長期用藥,而且對家庭經(jīng)濟造成較大負擔,所以需要及早防治。所以有必要加大轄區(qū)、社區(qū)人群聚居地的健康教育講座,通過宣傳提高人們對慢性病的認知起到有效防治的顯著效果,讓人們了解通過控制飲食、運動、健康生活方式等可以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fā)生。
慢性病的發(fā)生主要出現(xiàn)在中老年群體,與環(huán)境、職業(yè)、遺傳等有很大關聯(lián)。慢性病雖然沒有傳染性,但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而控制不好還能并發(fā)其他嚴重并發(fā)癥。同時因慢性病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積累而成,不易根治,需要長期用藥,而且?guī)硇哪X血管方面的不良影響。因為我國老齡化趨勢明顯,對于慢性病的治療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心的內容。所以對慢性病的治療主要依靠服用藥物,做好慢性病患者的防治工作,減少疾病發(fā)生風險,對于提高生活質量并延長壽命有十分關鍵的意義。但是在基層地區(qū),很多慢性病患者一般都是居家進行自我管理,對于慢性病的認識不足,或者本身存在意識障礙等,所以存在用藥依從性不高的問題?;诖?,要強化基層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對基層地區(qū)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進行干預,提供科學的防控措施和指導監(jiān)督工作。
4基層慢性病的健康教育管理措施
4.1進行疾病知識宣教 做好對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指導他們正確認識慢性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病因病機;向他們介紹慢性病的發(fā)病原因、常見表現(xiàn)、注意事項等;定期組織開展病友座談會、健康講座、宣傳欄、教育視頻等,為患者和家屬提供良好的健康知識體系,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用藥方法;全科醫(yī)生要積極與患者有效交流,指導家屬給予患者關心和愛護,使患者沐浴在來自親人朋友的關愛中,緩慢恢復情緒。加強宣傳,通過組織健康知識講座,布設健康知識宣傳欄、發(fā)放宣傳單等操作,向居民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們了解通過健康的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慢性病的發(fā)生;社區(qū)聯(lián)合衛(wèi)生部門、政府部門等加強宣傳,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提升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減少慢性病危險因素的存在和影響,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出現(xiàn)。
4.2強化心理護理 因為有些患者年齡較大,臟器功能衰退,而且心理狀態(tài)比較復雜,所以要進行心理護理。部分患者對慢性病不太了解,或可懷疑慢性病可能影響生育、身體健康等,所以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因此對治療不能積極配合,所以轄區(qū)醫(yī)務人員要注意進行心理疏導,耐心解決患者的疑慮,告知疾病相關知識,提高他們對疾病的認識;指導家屬多陪伴;收集患者個人信息,根據(jù)以往的職業(yè)、資歷等進行交流,增加善意的引導,避免直接談及慢性病的癥狀;護理時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同時注意保暖。積極與患者溝通和交流,關注患者的神情、體征變化,吸收患者意見制定科學的護理對策。對于慢性病防治,需要護理人員多問、多觀察、多聽等,獲取患者信任,從而更好地了解病情發(fā)展,為用藥建立科學基礎。
4.3用藥管理 用藥是進行慢性病防治的主要手段,而患者對于用藥的依從性,決定了防治成效。所以進行健康教育管理,重點之一是要強化用藥管理。要說清楚用藥的必要性,指導患者和家屬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向患者和家屬普及用藥后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指導他們正確識別藥物,了解用藥方法和劑量,指導他們正確與患者溝通,幫助患者科學用藥;同時說明擅自停藥和更改藥量的不利之處,告誡他們不要擅自更改用藥方式。
4.4生活管理 生活方面的干預對于慢性病防治也有很大影響。所以要向患者和家屬講清楚生活習慣對于慢性病控制的必要性,指導患者合理搭配飲食結構,進行科學飲食,保證規(guī)律進食,禁止暴飲暴食;減少高脂肪、高糖分、高鹽等食物的攝取,增加纖維素、蛋白質的攝取;同時指導患者堅持運動,選擇有氧運動方式,注意按照自身的耐受能力進行運動,控制運動時間和運動量,以此提升體質,促進慢性病恢復。
5結語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慢性病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人們對于這方面的知識有十分迫切的需求,所以加強對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是未來時期相關單位工作的重點。尤其是對于基層地區(qū)居民對于常見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傳染病防治措施、健康知識相關概念等的認知還存在一定誤區(qū);對于傳染病的認知情況優(yōu)于對慢性病的認知。所以要注意開展關于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并考慮地域特征、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建立回歸模型,針對不同居民提供所需求的健康知識。
參考文獻
[1] 許娜.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探討[J].健康大視野,2018,(15):15.
[2] 洪艷,娜仁其木格,蘇龍嘎.農村居民健康教育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分析[J].家庭醫(yī)藥:就醫(yī)選藥,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