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生
【摘要】目的:探討非布司他應用于社區(qū)痛風并高尿酸血癥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以本社區(qū)為單位,在2019年1-11月間,選取痛風并高尿酸血癥患者4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例,對照組給予別嘌呤醇,觀察組給予非布司他,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較對照組(65.00%)偏高(P<0.05)。結論:針對痛風并高尿酸血癥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療,效果好。
【關鍵詞】痛風;高尿酸血癥;非布司他
【中圖分類號】R459.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060-02
痛風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晶體性關節(jié)炎,多因尿酸排泄減少或(和)嘌呤代謝紊亂所致。針對高尿酸血癥而言,其乃是痛風發(fā)病的生化基礎,而對血尿酸水平施加有效控制,是治療疼痛的目標所在[1]。別嘌呤醇實為一種對尿酸合成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其效果理想,但其僅能抑制還原性的黃嘌呤氧化酶(XO),因而療效有限[2]。非布司他是一種比較新型的非嘌呤類XO抑制劑,能對XO實施有選擇性抑制,而且酶氧化還原狀態(tài)不會對其造成影響,因而有著較小的不良反應[3-4]。本文圍繞本社區(qū)內的痛風并高尿酸血癥患者,分別采用上述藥物進行治療,對比其效果,現對此作一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19年1-11月,選取本社區(qū)內的痛風并高尿酸血癥患者,共計40例,均與美國風濕病學院(ACR)所制定的此病診斷標準相符[5],血清尿酸≥480μmol/L。排除其他臟器功能異常者,另排除精神疾病及惡性腫瘤者。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患者中,男11例,女9例,最小年齡30歲,最大85歲,平均(60.9±2.9)歲;觀察組中,男12例,女8例,最小年齡30歲,最大85歲,平均(60.7±3.1)歲。兩組年齡等資料經比對,所存在差異均不明顯(P>0.05)。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別嘌呤醇片(廣東彼迪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368)治療,1片(100mg)/次,3次/d;觀察組采用非布司他片(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58)治療,1片(40mg)/次,1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6]:如果患者關節(jié)功能已經恢復正常,血尿酸相比治療前,已下降大于35%,或血尿酸小于360μmol/L,即顯效;如果關節(jié)功能有一定改善,血尿酸降幅為20~35%,或值為360~440μmol/L之間,即有效;若關節(jié)功能沒有改善,或出現加重情況,血尿酸與治療前相比,降幅小于20%,或血尿酸大于440μmol/L,即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
1.4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17.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2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0%,相比對照組,顯著偏高(P<0.05),見表1。
3討論
痛風實為一種較為常見的代謝疾病,其典型特征為關節(jié)疼痛急性發(fā)作,且多為高尿酸血癥,甚至還能進展為腎功能衰竭、關節(jié)畸形等[7]。近年,通風患者并發(fā)高尿酸血癥的人數逐漸增多,且在高尿酸血癥患者當中,約30~60%經腎組織檢查,從中可發(fā)現基本的病理改變[8],如腎小動脈硬化、間質纖維化等,因而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所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尿酸水平,無論是在延緩或抑制慢性腎臟病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的病情進展方面,還是在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生活質量上,均有著積極意義。有研究[9]指出,在通風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尿酸排泄障礙、嘌呤代謝障礙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機體在進行核酸與核苷酸轉換時,如果出現核苷酸合成所需核酸過量,此時,便會降解成次黃嘌呤,且于鳥嘌呤酶的持續(xù)作用下,鳥嘌呤脫氨成為黃嘌呤。另外,在黃嘌呤氧化酶作用下,黃嘌呤、次黃嘌呤會被氧化成尿酸?,F階段,在治療通風方面,把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已經成為目標共識[10]。當前,多采用別嘌醇治療此病,其可以實現機體內皮功能的明顯改善;而非布司他在降尿酸方面,優(yōu)于別嘌醇。非布司他實為一種較新型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其不僅能抑制氧化型黃嘌呤氧化酶,而且還能抑制還原型黃嘌呤氧化酶;此外,其經肝臟代謝后,會從膽汁中外排,對腎臟有著比較低的依賴性,即便是腎功能不全者,同樣可獲得不錯的降尿酸效果。從本文可知,非布司他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別嘌醇,與上述論據相一致,提示非布司他效能更為突出。
綜上所述,將非布司他用于治療痛風并高尿酸血癥患者,可獲得不錯治療效果,臨床應用價值突出。
參考文獻
[1]陶小軍, 金星, 陶沙, 等. 不同劑量非布司他對痛風伴高尿酸血癥的效果及對內皮素-1水平的影響[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8, 17(2):170-172.
[2]趙佳輝, 桑鵬, 王在東. 土萆四妙湯配合非布司他治療痛風和(或)高尿酸血癥療效性的系統(tǒng)評價[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7, 9(16):188-190.
[3]吳敏, 黃淑玉, 晏益民,等. 不同劑量非布司他對高尿酸血癥伴痛風患者內皮素-1水平的影響[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6, 22(3):370-372.
[4]賈彬.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伴高尿酸血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16):136-137.
[5]高青, 吳楠. 探討使用秋水仙堿聯合非布司他對痛風伴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8, 14(7):109-110.
[6]張濤, 王芳, 張文濤, 等.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伴高尿酸血癥患者的效果及其對血尿酸、TNF—α和sICAM-1水平的影響[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 34(8):1224-1226.
[7]劉劍, 劉怡. 非布司他與別嘌醇治療痛風伴高尿酸血癥的療效對比分析[J]. 中國校醫(yī), 2017, 31(3):228-229.
[8]傅錚, 朱麗秀, 林奉森.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伴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療效探討[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 021(22):2950-2951.
[9]孫昌友, 柳青, 李清, 等. 痛風伴高尿酸血癥應用非布司他治療效果及其對QOL評分的影響[J]. 武警醫(yī)學,2018, 29(11):11-13.
[10]劉南平. 非布司他片與別嘌呤醇片應用于治療高尿酸血癥伴痛風的臨床對比[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 17(05):171-173.
[11]施紅裕.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臨床觀察[J]. 中國處方藥, 2018, 16(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