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教學在閱讀中能陶冶孩子們的情感,激發(fā)想象。”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梢娕囵B(yǎng)語文能力應當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著偏重寫的訓練,忽視其他方面的訓練的現(xiàn)象。其中閱讀的訓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須知,語文課的第一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閱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因而教學必須重視閱讀的訓練,幫助學生領悟文章情感。
一、閱讀的好處
1.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俗語講:“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古人修改自己的詩文也從閱讀上加以推敲。不斷進行閱讀訓練,就可以增強對語音的感受能力。增強對語言規(guī)范的敏感性和鑒別力。如果這種語感形成了,只要聽到不正確的語音或詞不達意,生硬不通的句子,馬上就會從接受角度感到不適,甚至加以排斥。那么閱讀訓練有沒有數(shù)量要求呢?這要在取得科學數(shù)據(jù)之后才確定。我國古代的經(jīng)驗是熟讀、吟誦一百篇文章。不過,這些很難成為定論,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當然,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靠日積月累、勤讀、多思、反思實踐、不斷提高的結果,所以語文教師還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多訓練的前提下求得質(zhì)量。為此,教師首先要研究課文,按照閱讀的要求做好準備;其次,要有計劃地安排好師生閱讀活動,使讀、議、點撥、講析有機結合起來,確實讓學生從實感經(jīng)驗到理性上把握好什么是最好的閱讀效果。
2.閱讀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反復的閱讀,能使學生讀得正確,讀得流暢,增強語感。教師在此基礎上加強指導,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自覺閱讀的習慣 。 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章,大多是文質(zhì)兼美的名家名篇,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雋永的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閱讀,對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掌握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大有裨益。對方言區(qū)的學生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習語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語言的直接感受和積累。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閱讀,甚至熟讀成誦,讓學生直接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多種的語言表達方式,就能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從而發(fā)展語言。
3.閱讀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并加強閱讀訓練,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古人讀書,強調(diào)“口誦心惟”?!罢b”決不僅僅是“口”的發(fā)音活動,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是讓學生認識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
二、如何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
1.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如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樣的道理,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時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二年級時,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理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中、高年級時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lián)系起來讀懂一段話,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致理解全篇內(nèi)容。
3.精講多讀,讀出情感。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就象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念出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4.創(chuàng)設意境,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適當?shù)亟o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我在上每篇課文前,都要充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至關重要,我們要重視閱讀教學,加強閱讀訓練。而且在閱讀指導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應該允許并鼓勵學生通過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去解讀課文。使他們在閱讀中真正體驗到自己的精神勞動所帶來的快樂,這樣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體驗性閱讀,不僅有利于語感的形成,而且能豐富學生內(nèi)心世界,陶冶學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