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華
摘 要: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文章為載體,為學生構(gòu)建與文本對話的平臺,找準“讀寫結(jié)合點”,放飛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從更深的層次解讀文本、充實文本、拓展文本,適時進行練筆,以提高“讀寫結(jié)合” 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讀寫結(jié)合;把握時機;放飛想象;語言表達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小學語文教材文質(zhì)兼美,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讀寫結(jié)合的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從文章的內(nèi)容出發(fā),設(shè)計與之相關(guān)的“寫”的訓練, 放飛學生的想象,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一、練在情感交融處,解讀文本
教學充盈著豐富情感的課文,教師要尋找出能促使學生深刻解讀文本的“讀寫結(jié)合點”,創(chuàng)設(shè)自由對話的平臺,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或深入角色體驗,與課文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命運。學生一旦產(chǎn)生情感共鳴,許多話就會想一吐為快,這正是練筆的好時機。
(一)轉(zhuǎn)換角色,抒發(fā)心聲
語文課例大多蘊含著作者豐富激蕩的個人情感。教師要巧妙創(chuàng)設(shè)能誘發(fā)學生情感產(chǎn)生的讀寫情境,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進行體驗,激起學生內(nèi)心的波瀾,從而撩撥起學生表達的欲望。
如《自然之道》這一課,當學生們看到成百上千的幼龜成為幾十只食肉鳥的口中之食,感到萬分悲痛和惋惜。教師順勢而導:“同學們,在我們痛苦的時候,我們一定非常地后悔當初沒讀懂偵察兵幼龜?shù)膬?nèi)心世界,才導致悲劇的最終發(fā)生?,F(xiàn)在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走進幼龜?shù)膬?nèi)心世界,看看當時幼龜?shù)男那槭窃鯓拥???/p>
接著教師創(chuàng)設(shè)表演情境:“現(xiàn)在請全班同學扮演偵察兵幼龜,桌面就是無遮無攔的沙灘,藏到桌子下面,聽老師的朗讀進行表演,表現(xiàn)出幼龜?shù)男睦砘顒觼??!北硌莺?,教師采訪“幼龜”:“向?qū)О涯惚虼蠛?,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這么做?”學生回答后,教師趁熱打鐵:“同學們,想象一下,當向?qū)跗鹩攲⑺屯蠛r,幼龜又有何反應?它會想些什么?如果它會說話,又會對人類說些什么呢?請發(fā)揮你們的豐富想象,把自己當作幼龜,用幾句話將想到的場景寫下來?!?/p>
有的學生這樣寫,我使勁掙扎,想擺脫向?qū)У膽驯?。但是我的力量太小了,根本無濟于事。我心急火燎地想:“要出大事了。我要趕快回去給同伴們通風報信,否則一旦它們傾巢而出,就要遭殃了?!庇谑俏铱嗫喟笙?qū)В骸澳憧旆砰_我,我是一只‘偵察兵,我要返回龜巢,跟同伴們說外面有食肉鳥。你們?nèi)祟惒荒茏宰髀斆鳎`反自然規(guī)律辦事?。 ?/p>
作品中幼龜?shù)臒o助與無奈化作了對人類無知的強烈控訴。通過寫話練習,學生們對“違反自然規(guī)律辦事,往往會事與愿違”這一道理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二)深入角色,訴說心愿
教材中有很多充滿真情實感的故事,蘊含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面對教學這類人文性很強的文章時,若能以“情”來貫穿文本,設(shè)計精當?shù)男【毠P,就能促使學生在濃厚的情感氛圍中與文本對話,和角色產(chǎn)生共鳴。
如教學《給予樹》,教師用照片做引導:“樹上有一張卡片是這個小女孩的,她的愿望是得到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她會在心愿卡上寫什么呢?請你把想到的寫下來吧?!?/p>
有位學生寫:“我來自一個貧困的家庭,當我看到富人家的孩子抱著可愛的洋娃娃時,我是多么羨慕,多么希望也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洋娃娃?!?/p>
有的學生這樣寫:“我是個孤兒,我沒有爸爸媽媽,沒有兄弟姐妹,我非常孤單,我多么希望有一個穿著紅裙子的洋娃娃,天天陪我玩耍?!?/p>
學生們與作者的心理距離拉近了,進一步體驗到了小女孩家庭的貧困、內(nèi)心的孤單,這是真情的流露,是真情的告白。小女孩的遭遇讓人感到心酸,但小女孩對洋娃娃的渴盼之情,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她對美的追求,對愛的向往。
二、練在閱讀疑惑處,充實文本
由于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生活閱歷、情感思想等的差異,對文本的體驗也會有所不同,甚至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币虼耍處熞匾晫W生提出的問題,把握契機,引導學生去想象,去練筆,充實文本,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悟。
(一)初讀課文有疑時練筆
在初讀課文時,學生可能會對文章的段落安排、時代背景等進行質(zhì)疑。教師要善對質(zhì)疑,抓住時機讓學生進行練筆,促進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意圖等的理解。
如學習《普羅米修斯》這篇課文時,在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后,學生質(zhì)疑:課文開頭兩個自然段為什么要寫人類“沒有火”和“有了火”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教師順勢引導:“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要取火種?”學生讀文中的相關(guān)句子來回答。接著教師讓學生抓住句中“無邊的黑暗”“驅(qū)寒取暖”“燒熟食物”等詞語想象場景,并用“沒有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從有了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钡木涫綄懺?。
有學生寫:“沒有火,在雪花紛飛的暗夜,饑餓難耐的人們躲在冰冷的山洞里凍得瑟瑟發(fā)抖;自從有了火,人們在山洞中點起火把,燃起火堆,邊烤火邊美滋滋地吃著烤得香噴噴的羊腿?!?/p>
通過寫話,學生們進一步認識了火種的重要性,自然理解了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的幸福鋌而走險的原因。同時對他熱愛并同情人類,敢于為人類幸福而反抗的眾神之王宙斯的大無畏精神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深入品讀課文有疑時練筆
細讀課文時,學生常常會對文章中的與自己的生活閱歷離得較遠的不理解的詞語、含義深刻的句子等進行質(zhì)疑,此時教師要聯(lián)系課文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狞c撥與引導,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練筆的機會,進而使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閱讀理解。
如教學《萬年牢》,有位學生問“摻假”是什么意思?教師提示:“父親是怎么做生意的?請大家從文中找出一個兩字詞語來概括,這個詞語是‘摻假的反義詞?!睂W生快速找到了詞語“實在”,教師繼續(xù)啟發(fā):“父親做糖葫蘆的‘實在體現(xiàn)在哪里?” 學生認真品讀課文后匯報:“‘實在體現(xiàn)在父親用足夠的、好的材料制作糖葫蘆。老板制作糖葫蘆‘摻假就是制作的材料數(shù)量不足,質(zhì)量也不好?!苯處煶驕蕰r機說:“大家想象一下老板是怎樣‘摻假的?請寫下來。”
大家“唰唰唰”地動筆寫起來,一位學生寫道:“那位老板以次充好,買了干癟的紅果,脫了皮的海棠,發(fā)黑的山藥,長了蟲子的紅小豆等來制作糖葫蘆,這樣制作出來的糖葫蘆,顏色不鮮亮,味道也不好。沒有顧客愿意買,生意自然就漸漸冷落了?!?/p>
學生將老板與父親的言行進行對比,進一步感受到:“父親做人實在,產(chǎn)品好,生意才會好?!敝链耍瑢W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加深了,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訓練。
三、練在思維發(fā)散處,拓展文本
文本是通過抽象的語言符號來展示豐富意象的。教學時教師可從文章有內(nèi)涵的詞語或生動語句的寫法等方面入手,盡力尋求能促進知識生成和擴展的思維發(fā)散點,開啟學生的思維空間,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以我筆寫我想,讓文本的空間得到拓展,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感知。
(一)從文章的內(nèi)涵入手拓寬思路
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能給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間。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著眼于文章豐富內(nèi)涵的詞句,激發(fā)學生想象,使隱匿的部分突顯出來,把簡略的部分寫翔實,讓學生在表達中盡情地舒展個性。
如教學《長城》,教師抓住“成千上萬”問:“大家想象一下,有哪些參觀者登上了長城?他們是怎樣登上長城的?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場景?請展開想象,動筆描繪參觀者登上長城的面面?!?/p>
有的學生寫:“年邁的老人拄著拐杖,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登上了長城?!苯處燑c評:“不到長城非好漢,他們不辭辛苦,不怕勞累,就是為了看一眼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p>
有的學生寫:“一群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扛著攝像機,邊走邊拍,興奮地登上了長城。”教師自豪地說:“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只有我們中國才有,值得我們中國人驕傲?!?/p>
…………
在學生們的筆下,形形色色的人們登上了長城。交流完同學的作品,聽了教師的點評后,學生從內(nèi)心油然升騰起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從文句的寫法入手打開思路
在很多教材文本中,作者使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或聯(lián)想、想象、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表現(xiàn)手法來描述場景,使語言充滿情趣和韻味。在教學中,我們可從文句的寫法入手,打開學生的思路,放飛學生頭腦中蓄滿的靈性,通過練筆感悟妙趣橫生的語言文字。
學習《詠柳》這首古詩,教師問:“這首詩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為什么說春風像剪刀?”有位學生說:“春風吹過,柳樹就會長出嫩葉,柳葉細細的,長長的,就像用剪刀剪出來的一樣,所以說春風像一把無形的剪刀?!?教師表揚這位學生言之有理。教師又問:“那你們眼中的春風又是怎樣的呢?請大家用上擬人或排比等修辭手法寫下來。”有的寫:“春風溫柔地撫摸著桃樹,桃樹冒出粉嫩嫩的花苞?!庇械膶懀骸按猴L打了個哈欠,冰雪融化,溪水嘩啦啦地流,譜成了一首悅耳的曲子?!?……
學生的想象充滿了創(chuàng)造色彩,充滿了靈性。學生在富有個性的語言表達過程中提高了讀寫能力。
總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善于搭建“師生、生生、生本”多維對話的平臺,注意捕捉機會,循序漸進地引領(lǐng)學生從讀到寫。以寫促讀,科學施練,“讀寫結(jié)合”之花就會在課堂綻放,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變得更加扎實高效。
參考文獻:
[1]傅玉梅.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19(3):12.
[2]魏茂華.如何在小學高年級實行讀寫結(jié)合[J].課外語文(下旬刊),2019(1):100-101.
[3]周小紅.小學階段讀寫結(jié)合的實現(xiàn)路徑[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9(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