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龍艷 郭淑莉
(1.陜西省核工業(yè)二一五醫(yī)院手術麻醉科,陜西 咸陽 712000;2.咸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陜西 咸陽 712000;3.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骨科,陜西 咸陽 712000)
膽系結石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結石類疾病,腹腔鏡膽道探查取石術是應用較為廣泛的治療方案,具有切口小、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1]??焖倏祻妥o理技術對患者圍術期的措施進行一定程度的優(yōu)化和縮減[2]。本方案采用快速康復護理技術對行腹腔鏡膽道探查取石術的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觀察其對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為老年腹腔鏡膽道探查取石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方案制定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鏡膽道探查取石術的老年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70.35±4.63)歲;體質量(67.39±6.42) kg,體質量指數(23.74±3.47) kg/m2;結石部位:膽總管結石11例,右肝內膽管結石11例,左肝內膽管結石15例,肝內膽管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13例,結石最大尺寸(2.35±0.72) cm,均為擇期手術;糖尿病5例,高血壓15例,冠心病9例,腎囊腫4例,12例有上腹部手術史。觀察組男35例,女15例,年齡(70.29±4.58)歲;體質量(67.45±6.38) kg,體質量指數(23.64±3.52) kg/m2;結石部位:膽總管結石10例,右肝內膽管結石10例,左肝內膽管結石16例,肝內膽管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14例,結石最大尺寸(2.32±0.71) cm,均為擇期手術;糖尿病6例,高血壓16例,冠心病8例,腎囊腫3例,13例有上腹部手術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患者均確診,并符合腹腔鏡手術探查取石術指征,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合并其它腹部疾病,其他系統(tǒng)疾病,隨訪資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行快速康復護理,具體方法[3]:綜合分析患者個體情況,制定針對性快速康復護理方案。(1)術前護理:術前強化健康宣教,重點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予以疏導,增強患者信心。術前6 h禁食,2 h禁飲,術前不進行腸道準備,僅進行簡單清潔消毒。(2)術中建立靜脈通道,快速完成全麻氣管插管操作,合理調節(jié)患者體位。連接沖洗系統(tǒng)并確保連續(xù)性和通暢性,沖洗液保持在28℃左右,保持手術室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對于患者裸露皮膚予以保暖措施,嚴格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并協助醫(yī)生進行適當的指標調節(jié)。(3)術后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確?;颊甙踩皶r蘇醒,患者后回到病房后加強患者的疼痛護理,適時給予患者新的鎮(zhèn)痛方法,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氧指標,營造安靜、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及時予以腸內營養(yǎng)支持;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可開始飲用少量為開水,50 mL/次,≤3次/d,盡早開始自主飲食,待患者腹部聽診有腸鳴音即可開始進食流質食物。(4)術后指導患者早期進行活動,根據患者情況從被動運動逐漸過渡到主動運動,從坐床運動逐漸過渡到下床活動,運動量逐漸加大,提升患者的活動能力;同時加強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評估及疏導,鼓勵患者加強術后康復鍛煉。若患者留置胃管應與術后3~12 h內拔除,留置尿管與24 h內拔除。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腹腔引流管放置時間)、并發(fā)癥、護理滿意率,術后隨訪6個月,觀察患者復發(fā)情況。
2.1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腹腔引流管放置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2.2兩組并發(fā)癥比較 對照組尿潴留3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2例,膽漏2例,膽管狹窄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4.00%;觀察組尿潴留1例,腹腔感染1例,膽漏1例,膽管狹窄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00%。觀察組患者術后至出院前并發(fā)癥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 對照組十分滿意16例,十分滿意28例,不滿意6例,總滿意度88.00%;觀察組十分滿意23例,十分滿意26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度98.00%。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4兩組結石復發(fā)率比較 隨訪6個月,兩組患者均未見結石復發(fā)。
快速康復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者術后早期康復,同時獲得提早出院、節(jié)省患者開支、減輕患者痛苦等諸多效益,患者獲益的同時,也增加了醫(yī)療資源的利用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術管理模式[3-4]??焖倏祻屯饪评砟钺槍ρ舆t患者術后康復的因素,通過優(yōu)化圍術期處理措施達到緩解手術創(chuàng)傷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時間、加快患者術后康復的目的[5-6]。常用的措施如采用新的鎮(zhèn)痛方法、減輕手術應激反應、加強代謝及營養(yǎng)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采用新的手術技術盡可能減輕或者阻斷患者的應激反應的目的[7]。腹腔鏡膽道探查取石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其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8],但對于老年患者來說,由于自身器官系統(tǒng)功能的退化,營養(yǎng)狀況普遍較差的特殊情況,采用快速康復護理是否能達到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率,提高患者康復效果的目的成為臨床需要確證的課題[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腹腔引流管放置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至出院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隨訪6個月,兩組患者均未見結石復發(fā)。較之于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快速康復護理明顯降低了患者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腹腔引流管放置時間及并發(fā)癥率,患者對護理滿意率也顯著上升。說明快速康復護理技術對老年腹腔鏡膽道探查取石術患者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