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虎門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存在。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海灘下令當眾銷毀鴉片,至1839年6月25日結束,總共歷時23天,共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約238萬斤。遠近圍觀的民眾歡聲雷動,揚眉吐氣,天地間一片沸騰。
這個斗爭結果來之不易,僅從幾個細節(jié)便能窺見林則徐的用心:林則徐派人收集在廣州和澳門出版的所有洋人報刊、英文書籍、商業(yè)情報篇章,甚至傳教士宣傳小冊子,都統(tǒng)統(tǒng)找來,又滿廣州澳門物色懂外文的人才。他很快對廣州鴉片流通情況以及外夷活動走私路數(shù),摸得差不多了。洋買辦伍紹榮第一次見林則徐被肅穆公堂的威嚴陣勢所震懾住,趕緊表示說:“愿以家資報效。”林則徐頓時怒了,分明是虛偽之言,甚至有買通行賄之嫌,當場怒斥他:“本大臣不要錢,要你腦袋爾!”
清理國內(nèi)毒販煙館及吸食者的同時,必須同時斬斷外商供貨渠道
對于一位欽差大臣抵達天字碼頭的形象,當時美國旗昌洋行的合伙人威廉·亨特在珠江帆船上看到,并且記了下來。他在廣州住了幾十年,早已成為了一個中國通。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林則徐,他對這位欽差大臣的神態(tài)作了如下描述:“他具有莊嚴的風度,表情略為嚴肅而堅決,身材肥大,須黑而濃,并有長髯,年齡約60歲?!边@是有關林則徐形象的一則重要文獻,或是外國人看中國人容易看走眼,或是由于林則徐長途奔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蒼老不少,其實他當年才54歲。
林則徐威風凜凜地進入廣州后,把欽差大營安扎在城東越華書院。一安頓完,林則徐即刻下令在行轅門口張貼出兩張告示,一是:“所有隨從人等,不許擅離左右,其派在行轅之書吏,即于公館內(nèi)給予伙食,不準借端出入;凡文武各員因公稟謁者,無不立時接見。”二是:“所有民間詞訟,除實系事關??趹臻喓伺?,其與??谑录o關者,一概不應準理,毋得混行投遞。至應收之呈,亦應俟到省數(shù)日后,擇期牌示放告?!?/p>
同時,他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等人商量后,隨即向全廣州各界發(fā)了一則通告,即《曉諭粵省士商軍民人等速戒鴉片告示稿》,其中明確表示:“本大臣于督部堂、撫部院懔遵嚴旨,惟有指天誓日,極力驅除,凡攘外靖內(nèi)之方,皆已密運深籌,萬無中止之勢?!倍覈勒睿骸笆〕窍抟远缕鹬寥碌字?,各府州縣以奉文之日起,勒限兩月,務將家有煙槍、煙斗幾副,雜件煙具若干,余煙若干,一并檢齊,赴所在有司呈繳?!?/p>
這是林則徐秉持嚴禁政策,雙管齊下的第一步,即先從清理國內(nèi)吸食者下手,而且嚴寬有度,不是立馬一棍子打死,而是留給吸食者充分的悔改戒煙時間。他接著上折子請求道光帝圣明決斷,早些頒布嚴律。
林則徐始終擔心,倘若仍然不定“論死”加以嚴懲,只限一年戒毒,唯恐無人害怕法律。沒有戒煙的人不再戒,已戒的人重新吸毒,那法律也會成為玩笑。他認為只有重治吸食者,才是杜絕煙毒的唯一出路。
清理國內(nèi)毒販煙館及吸食者的同時,林則徐的目光始終盯著鴉片外商。想全面禁止國內(nèi)吸毒者,必須同時斬斷外商供貨渠道。為此,他采取第二步驟,根據(jù)外夷鴉片船只活動情況,積極整頓吏治,檢閱水師,加緊調(diào)派水師全面跟蹤海上鴉片躉船,嚴密監(jiān)視和堵防他們以各種方式向國內(nèi)煙販私售鴉片,杜絕一切可能的暗中交易。他親偕水師提督關天培,一同出海,乘舟查勘虎門、澳門等要塞???,巡視地形工事及海面情況,下令水師把游弋在近海的可疑躉船驅趕。
此后,他及時向道光帝匯報情況,奏折稟陳:“在洋躉船二十二只,已陸續(xù)啟碇開行,作為欲歸之勢,若但以逐回夷界即為了事,原屬不難,而其奸謀詭計,仍思乘間覓售,非特不肯拋棄大洋,亦必不肯帶回本國,即使逐出老萬山以外,不過暫避一時,而不久復來,終非了局……必須將其躉船鴉片銷除凈盡,乃為杜絕病源?!?/p>
顯然,林則徐意識到,這種簡單的驅趕,并非最終解決問題的辦法。逐出近海,暫避風頭后,這些外賊還是會找機會返回,他們不把躉船上的鴉片銷售完不會甘心,不可能把等同于白花花銀子的煙土倒進海里或者帶回本國去。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繳獲他們的鴉片煙土。這就要直接面對洋人。
通過為洋人當過大廚的伙夫,了解洋商的情況
這時的林則徐,對西方世界以及洋人的了解,幾乎為零。內(nèi)心里,他自然而然地認為天朝為大,是天下中心,萬邦皆為納貢的外夷蠻族而已。道光帝認為西人吃生肉,沒有大清國的茶葉很難活命。林則徐曾給道光帝的折子中稱洋人士兵打綁腿膝蓋不會打彎、婦女寬衣很傷風俗等,充分顯示了閉關鎖國造成的歷史成見。
為掌握洋人情況,林則徐也是煞費苦心。他召見廣州眾多文武官員以及友人、舊屬、同鄉(xiāng),讓他們盡可能地提供所了解的外夷情況及鴉片流入資料。為此,還特意聘請曾在十三行為洋人當過大廚的兩個伙夫,到行轅掌勺,通過他們詳細了解洋商的蹤跡和活動規(guī)律。
在粵海關監(jiān)督豫堃處當幕僚的門生郭桂船,抱來厚厚的海防書局檔案中有價值的資料。另外,越華書院監(jiān)院梁廷柟整理的專著《粵海關志》《夷氛聞記》等書籍,也成為林則徐徹夜研讀的珍貴資料。形勢逼迫,林則徐不得不惡補有關外商洋人的知識。
他是一個心細之人,不能在對陌生事物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去面對它。他派人收集在廣州和澳門出版的所有洋人報刊、英文書籍、商業(yè)情報篇章,甚至傳教士宣傳小冊子,都統(tǒng)統(tǒng)找來。由于看不懂洋文,需要翻譯,他又滿廣州澳門物色懂外文的人才,進行招聘。在各方舉薦下,物色到3人,由他們3人組成林則徐的外文翻譯工作班子,與洋人打交道時擔任翻譯。
威廉·亨特在其《舊中國雜記》《廣州番鬼錄》中,也感嘆林則徐這段時間夜以繼日了解洋人事務的情況,連夜招詢廣州通事蔡懋等人,核査各商館中外籍僑民登記人數(shù),以及他們與鴉片生意關聯(lián)情況等。
林則徐很快對廣州鴉片流通情況以及外夷活動走私路數(shù),摸得差不多了,認識也變得全面起來。鑒于道光帝遲遲不明確重治吸食者的態(tài)度,他決定把從嚴治國內(nèi)吸食者轉向外夷,以斬斷鴉片來路作為第一要務。
可追繳外洋上的躉船鴉片,廣州水師耗力太大,大海洪濤巨浪又漫無邊際,很難達到預期目的。與其去大海上浪費功夫,不如守株待兔。因為那些內(nèi)外大煙商其實都還在廣州商館躲避著,暗中等候時機,觀察動態(tài)。
林則徐與鄧廷楨、怡良等人密商之后作出決定,直接去找他們,逼迫他們交出外洋躉船上囤積的鴉片煙土。位于廣州的十三行,是牽系的繩子,也是拴住漂在外海上躉船的木樁子。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終止之理”
十三行,又稱廣東十三行、十三洋行,起始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作為清朝設在廣州的對外貿(mào)易特區(qū)商行,享有對外貿(mào)易的壟斷權,是清廷海禁政策下的一個對外小窗口。
當時十三行比較有名的商館是伍氏怡和行、盧繼光廣利行、潘紹光同孚行、謝有仁東興行等。他們當中,怡和行的伍紹榮與廣利行的盧繼光為十三行總商首。這些商行其實就是洋買辦,專門幫助洋人盤剝國民,表面上在通商的旗幟下做茶葉、絲綢、大黃之類的買賣,暗中卻大肆幫洋人走私販賣鴉片獲取暴利,讓國內(nèi)白銀流向西方國家。
道光十九年二月初四(1839年3月18日),馬辰等一干武將兵弁,前來十三行下達欽差大人令,傳十三行商人立刻去越華書院,見欽差大人林則徐和總督鄧廷楨、巡撫怡良。
這一聲欽差大臣傳令,頓時使洋買辦驚慌失措。他們不敢耽誤,提著膽子迅速趕到越華書院欽差大營,拜見林則徐。滿滿一堂,列隊站立。林則徐臉色冷淡,首先向他們頒布一條官方公文:“《諭洋行責令外商呈繳煙土稿》,責令外國鴉片煙商,限期三日之內(nèi)繳出所有鴉片煙土,并寫出保證書,聲明嗣后來船永不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jīng)查出,貨盡沒收,人即正法?!痹诖酥I令中嚴厲指出,鴉片“此物蠱惑華民,已歷數(shù)十年,所得不義之財不可勝計,人心所共憤,亦天理所難容!”而十三行洋買辦,表面上保證外船不夾帶鴉片,可明知鴉片躉船在伶仃洋上卻裝聾作啞,匿不舉發(fā),串通海關,幫助外商偷漏白銀。
同時,林則徐明確告訴十三行老板,讓其轉告外商洋人:“今皇帝聞而震怒,必盡除之而后已,所有內(nèi)地人民販賣鴉片煙館者立即正法,吸食者亦議死罪,爾等來到天朝地方,即應與內(nèi)地人民同遵法度!”這是林則徐明確無誤發(fā)出的最嚴厲的信號。他命令這些人,按照諭令要求,“立即逐一據(jù)實供明,以憑按律核辦”。
伍紹榮第一次見林則徐威風尊容,也被肅穆公堂的威嚴陣勢所震懾住,趕緊表示說:“愿以家資報效?!绷謩t徐頓時怒了,分明是虛偽之言,甚至有買通行賄之嫌,當場怒斥他:“本大臣不要錢,要你腦袋爾!”
林則徐的指令,還是講究了分寸和策略。對洋人,他慎重地劃分“慣販鴉片之奸夷”與“不賣鴉片之良夷”,而且明確告知對他們實行不同的政策,對“良夷”照常貿(mào)易,還讓他們在正常貿(mào)易中盡量獲利賺錢。而對“奸夷”則“暫則封艙,久則封港”,并且按照新律例加以重罰嚴懲。
這是林則徐深思熟慮后作出的決策,核心意思是要求外國商人遵守大清律法,停止不道德的鴉片毒品貿(mào)易。告知外方,這次禁煙是體現(xiàn)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尊嚴和國策,也是天朝內(nèi)政,外商只有遵守這份法律的義務,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最后,放回十三行洋買辦的代表商人,去落實頒布的諭令。為了防止他們耍陰謀,林則徐暗中派出密探官兵,嚴密監(jiān)視著洋買辦的行蹤。
伍紹榮等人趕回商館,馬上叫來各國洋商,傳達官方諭令。伍紹榮無奈地苦著臉,讓翻譯一再解釋這是大清國皇帝的旨意,欽差大臣林則徐頒發(fā)的指令,向他們一字一句地念譯林則徐指令中的重點詞句,如:“此次本大臣自京面呈圣諭,法在必行。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終止之理!”
林則徐的舉措,一步步如絞索般勒住洋商們的脖頸。他飭令豫堃,發(fā)布了一份公告:“當欽差大臣駐粵期間,在徹查夷商與內(nèi)地人民的結果尚未確定之前,停止一切夷眾前往澳門?!比缓笥峙晒俦鴷写砣ネ馍淘⑺?,搜查武器軍械,以防他們狗急跳墻,節(jié)外生枝。
三天繳煙期限已到第二天(3月19日),可洋商們?nèi)匀惶撆c委蛇,毫無繳煙之意,反而不斷試探,甚至反問清政府收繳煙土還給什么代價?這急壞了夾在中間的伍紹榮,他勸誡洋人必須交出一小部分,并應承清政府也許會承擔一小筆費用。
到了期限最后一天的早上,洋行公所聚集了各國洋商。他們到了這會兒才聚在一起開會研究,商議對策。廣州當時最大的煙販顛地,在廣州經(jīng)營鴉片20多年,幾乎是一個中國通,設有獨立鴉片行顛地公司,他帶頭堅決不同意繳出煙土,還要頑固地繼續(xù)拖延。
為此他們還特意成立一個7人小組進行工作,決定7日內(nèi)再給清政府一個答復。他們還假模假式地回復伍紹榮:“欽差大臣的指令,既如此嚴重,包括著各方面的利益,我們必須詳加考慮,盡早答復,但不能馬上回答。同時我們都感覺到,不再和鴉片貿(mào)易發(fā)生關系,這是絕對必要的。”
林則徐一見那份洋人答復便擲于地上,拍案而起,立刻下達口諭,如果夷商不馬上繳出煙土,第二天10時自己親自到十三行公所,嚴審洋商,正法一二!
口諭飛速傳到洋人那里,這下,他們才有點著急了,當晚召開緊急會議,召來伍紹榮、盧繼光、潘紹光等十三行代表,詢問林則徐的情況。
外商的會,開到深夜。討論來討論去,顛地等頑固派最終還是妥協(xié),同意繳出1037箱鴉片,但要附上一封給欽差大人的信,表示嚴重抗議這種逼交鴉片的行為。
事情沒有那么簡單。林則徐早已通過各種渠道査知,洋人手上存積著至少2萬箱左右的鴉片,與他們準備繳出的區(qū)區(qū)1000余箱,相差太遠。顯然這是缺乏誠意,只繳出九牛一毛以圖蒙混過關。針對洋商如此輕蔑自己的指令、輕蔑朝廷法律,林則徐需要進一步勒緊絞索。于是根據(jù)掌握的情報,立刻傳訊顛地。
傳訊顛地,林則徐擒賊先擒王。不拿下這個首惡,他的禁煙行動很難再往前推進,甚至有半途而廢、前功盡棄的危險。林則徐與鄧廷楨商議,讓鄧廷楨傳見十三行老板,駁回外夷鴉片商的呈報文件。
26日,鄧廷楨派廣州知府佛岡及同知劉開域等人去洋行會館,告知義律和洋商前來談話。結果,“諸夷匿不一出,并該領事義律亦竟不到”。這個義律耍了鄧廷楨一遭,出爾反爾,要求見官,官來了卻又躲藏不出。
林則徐得知后,當即回復鄧廷楨,咨文中指出,義律到來之前,夷商們雖然沒說繳出多少鴉片但都未拒絕繳出,連慣販顛地雖不敢見官但也不敢逃走??勺詮牧x律抵達廣州后,一切都變了,當晚就“簧惑眾心,指引逃走”,如果不是防范嚴密顛地就逃脫了,而且一日之間出爾反爾,混遞兩樣不同公文,卻又只字不提繳煙之事,此人詭計多端“直同鬼蜮”,故而此時抗違阻撓之人,不在顛地,而在義律。
林則徐開始意識到,麻煩根源不在顛地身上,而是在披著合法外衣的義律身上。林則徐把斗爭的矛頭指向義律,向他明確而嚴正地表示:一定要遵令先繳煙土,然后頒給護照。
私下里,林則徐又指示鄧廷楨,如果義律有所改悔,說服煙販繳出躉船囤積的煙土,仍可既往不咎,對他們恢復正常的貿(mào)易往來,“倘佯為不知,甘心貽誤,是其孽由自作”。顯然,林則徐自始至終采取一手硬一手軟的策略,有理有節(jié),仁至義盡,想著盡量把事情辦好。
3月26日,林則徐再次向外夷鴉片商發(fā)出告示。告示直接張貼在義律當時所住的同孚商行外墻上,還特意派人送一份給義律,免得他裝聾作啞。
這份告示,在法理和人情上都占足分量。同時,宣示出一個獨立主權大國不可侵犯的尊嚴,并告知外方,所頒布的律例必須遵守,政府在禁毒上絕不手軟。態(tài)度嚴明,剛柔并濟,有張有弛,逼得義律再無理由狡辯。
大勢已去,又沒有完全作好硬抗的準備,也不具備那個條件,義律雖然嘴上叫嚷著戰(zhàn)爭,但眼下人都離不開廣州半步,何談其他?他已明白,不繳出鴉片毒品,一輩子也別想離開這里。3月27日清晨6時,義律無奈地向洋商們宣布:
以不列顛女王陛下政府的名義并代表政府,責令在廣州的所有女王陛下的臣民,為了效忠女王政府,將他們各自掌管的鴉片即行繳出,以便轉交中國政府,并將從事鴉片貿(mào)易的英國船只置于本人指揮之下;再速將各自手中英國人所有的鴉片開具清單,簽章呈閱。
英國財產(chǎn)的證明以及照本通知樂于繳出的一切英國人的鴉片的價值,將由女王陛下政府隨后規(guī)定原則及辦法,予以決定。
然后,義律向林則徐遞交文書,表示同意繳出煙土,等他清點數(shù)目后,再請示繳煙的具體地點。
困在商館寓所的煙販,雖然心中不甘,可如今已走投無路。義律答應繳煙土的損失將由英國政府賠償,為了爭得這筆賠償,在顛地等人的攛掇下,以攤派形式每家每箱1元湊夠2萬元,交給義律做他回英國活動的經(jīng)費。
事必躬親,林則徐夜里住在沙角??谒畮煷献?zhèn),晝夜監(jiān)督收煙進程
林則徐此時一邊給道光帝寫報告呈奏折,一邊忙著清點收繳鴉片煙土。
洋人繳煙土的地點選在虎門,位于廣州東南百里之外的海口。他給道光帝的奏稿里有詳細描述:
臣林則徐、臣鄧廷楨均于二月二十七日自省城乘舟,二十八日同抵虎門。水師提督臣關天培本在虎門駐扎,凡防范夷船,查拿售私之事,皆先與臣等隨時商榷,務合機宜。自收繳之諭既頒,尤資嚴密防堵。茲躉船二十二只陸續(xù)至虎門口外,關天培當即督率將領,分帶提標各營兵船,排列彈壓。并先期調(diào)到碣石鎮(zhèn)總兵黃貴、署陽江鎮(zhèn)總兵楊登俊,各帶該標兵船分排口門內(nèi)外,聲威極壯?;浐jP監(jiān)督臣豫堃,亦駐虎門稅口,照料稽查。臣等親率候補知府南雄、直隸州知州余保純、署廣州府同知佛岡同知劉開域、候補通判李敦業(yè)、樂昌縣知縣吳思樹、暨副將李賢等,分派文武大小各委員,隨收隨驗,隨運隨貯。惟為數(shù)甚多,一躉船所載之箱,即須數(shù)十只駁船始敷盤運,而自口外運至口內(nèi)堆貯之處,又隔數(shù)十里。若日期過促,草率收繳,恐又別滋弊端。臣鄧廷楨擬收至兩三日后,先回署辦公,臣林則徐自當常駐???,會同提臣關天培詳細驗收,經(jīng)理一切。
3月28日,義律向林則徐報告的鴉片煙土總數(shù)為20283箱,全部價值是63266英鎊。
林則徐和鄧廷楨仔細謀劃收繳煙土的具體方案,并告知洋人。具體如下:洋商館內(nèi)的鴉片,定于第二天全部搬到館外,由清朝官方驗收;黃埔貨船內(nèi)存的鴉片,定于3月30日由官員乘船前去驗收;伶仃洋、九洲、沙瀝等處拋泊的躉船,義律寫信給他們,由特派官員持信前往傳諭,令其駛入沙角海面,等候林則徐、鄧廷楨于3月31日至4月2日親臨虎門,會同關天培驗收;存放在澳門的鴉片,指令其運往沙角??冢S時驗收;散泊外洋遠處船只上的鴉片,依舊由義律寫信,官員持信前往令其駛至沙角海口,隨到隨繳。
林則徐忙著親自核查每個細節(jié),如具體核算煙土斤兩,躉船所載箱數(shù)及每塊煙土的分量,計算方法等,唯恐義律耍什么把戲。與此同時,他指令廣州知府通告各國駐粵領事,如同英國商行般全數(shù)繳出所存鴉片煙土,等候處理。
林則徐辦事有張有弛,也頗為工于心計。見義律開始繳煙,他也很靈活地宣布完全恢復商館食物和水源供應,并答應如果繳出1/4煙土,允許商館雇傭工役買辦等,如果繳出1/2允許舢板請牌往來,繳出3/4則準許外商開艙貿(mào)易,若全部繳出則完全恢復往日商貿(mào),一切照舊。
事情終于按照林則徐預想的方向發(fā)展,與他一起奮斗的鄧廷楨、關天培、怡良等官員,群策群力,他們共同商議,在繳煙土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上都議定出詳細規(guī)則,以便做到萬無一失。他們定出七條細則:一、所繳煙箱須蓋船主章印、未開原箱須蓋原箱戳印,曾開啟的須注明核實必與報的數(shù)字吻合才可;二、收繳人員各有文武官員20名,一文一武搭配一組、一組分管100箱,編排序號碼以兩艘躉船為一起,零數(shù)在1000箱之外的由結尾人員收官,不得混亂;三、起煙箱時官員逐一標寫號碼畫押驗清,送往水師臺署堆積時逐箱填寫姓名封皮,點交看管者,日后若查出封皮破損出現(xiàn)差錯一一嚴懲;四、自繳煙之地龍穴島到提督署中途,必須委派可靠得力的正印以上文武官員沿途護送稽査,監(jiān)督收押貯存,對圖謀不軌覬覦煙土者當即鎖拿從重懲辦;五、必須妥善看管收繳的煙土,為防雨水浸泡,由東莞縣提供葵葉棕片等苫蓋之物運往虎門;六、貯存之地廣東水師提督署,院內(nèi)搭蓋高寬篷廠,頂部鋪瓦加蓋厚席,地下鋪木板,下挖水溝,四設柵欄,周圍封閉嚴密,以利看管方便;七、酌派文武要官,帶兵役赴虎門看守收繳的鴉片,洋商亦要委派可靠人員協(xié)同看守。
關天培在虎門作了詳細部署,由于提督署院子有些狹小,煙土又很多,他另辟一座廟宇和民房,按照標準加以改造以便存放和保管。
4月10日,林則徐接到關天培信函,首批鴉片煙土已運至虎門。林則徐便攜鄧廷楨、豫堃一起前往虎門,經(jīng)一天一夜乘船航行,11日停泊虎門鎮(zhèn)口,12日上岸卸下行李后,他們又馬不停蹄乘小舟到沙角,登沙角炮臺,從高處觀察海面上來往運送煙土的舟船情況。
沙角炮臺,位于虎門鎮(zhèn)南10公里的沙角山上,面臨穿鼻水道,南望穿鼻洋、龍穴島,與隔江對面的大角炮臺間距只有3000多米,這兩處炮臺構成虎門海口第一道防線,被譽為粵海第一重門戶。
林則徐佇立在沙角炮臺上,感概萬分。在沙角炮臺上,林則徐和鄧廷楨向道光帝發(fā)出一份奏折,稟報了戰(zhàn)果,并報告收繳完煙土之后特派專員將原箱樣品送至京城核驗,然后再把煙土全部解押抵京驗明后燒毀。
事必躬親,林則徐夜里都住在沙角??谒畮煷献?zhèn),晝夜監(jiān)督收煙進程。每天都有數(shù)百上千箱煙土運進來,風雨無阻,繁瑣而艱苦。
見此情況,林則徐覺得不能把對方逼得太緊。他先下令解除對商館的圍防,允許舢板通行,同時批準開艙貿(mào)易,但鑒于尚有一小半鴉片還未繳齊,為防變故,選顛地等16名毒販繼續(xù)暫留在商館內(nèi),何時繳足何時放行。
海上風云,難以預料,找齊閩粵洋面販毒船只也非易事,一直拖到4月13日才陸陸續(xù)續(xù)駛來繳煙土的船,延至18日,所有躉船才繳齊原定煙土箱數(shù)??傆嫈?shù)字共19187箱,另有2119袋。這比原來義律報的數(shù)字,溢出1000袋。無論如何,按原定計劃收繳齊了煙土,已經(jīng)是很大的勝利,史無前例。
4月23日,顛地等十余人向清廷官方寫出保證書類的具結之后,在官兵監(jiān)督下,被驅逐出境,永世不得再來。
24日,英國駐粵領事義律也帶著所有住在商館內(nèi)的英國人,灰溜溜地離開廣州,前往澳門。這場禁毒,這場逼洋人毒販繳出毒品的斗爭,已經(jīng)完全獲勝,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各國毒販,在這場斗爭中以失敗告終。
林則徐在虎門干了20天,寸步未離
這時期,虎門鎮(zhèn)十分熱鬧。水師提督署院里,鎮(zhèn)口廟堂和幾間民房里,都堆滿了鴉片煙土。每一個鴉片煙箱長3尺,寬1.5尺,一間大房只夠存放400多箱,為了防止宵小覬覦,每一儲存處屋外加筑圍墻,上蓋高棚,固若金湯。每日24小時,內(nèi)院派正佐文官12名分棚堅守,外派武官10名帶領弁兵100人,晝夜巡邏,嚴防死守。
林則徐已上報道光帝請示,等候圣上御旨下達,再做處理。
道光帝很快下旨,批準了林則徐把煙土全部解押抵京驗明燒毀的請奏。不過,此時有一個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鄧瀛,上奏稱從廣州水旱兩路押解那么多鴉片,路途遙遠,行期過長,數(shù)千民夫水手外加官兵耗費太大,又有可能引發(fā)偷換作弊等事端,不如就地銷毀更為方便。道光帝遂改諭旨,命林則徐、鄧廷楨就地“督率文武員弁,共同查核,目擊銷毀,俾沿海居民及在粵夷人,共見共聞,咸知震詟”。
在虎門,林則徐正與關天培詳細研究押運計劃時,道光帝改變初衷的新御旨到達。他遵旨準備就地燒毀,還致信怡良說:“此番解京事宜,均已籌定,昨折臨發(fā)撤下,計所省已十萬金矣?!?/p>
為徹底銷毀這批數(shù)量龐大的煙土,林則徐廣泛征求了各種方法。湖北曾用烈火焚燒法,是用桐油攪拌煙土一齊燒之,但是此法有一個漏洞,焚燒過后有一定劑量的殘剩煙膏滲入土中,一些不法之徒便悄悄挖土再熬取膏,還能獲得十分之二三,這種方式顯然不妥。后來有人提供另一辦法:鴉片最忌怕兩個東西,一是鹽鹵,二是石灰,若用此二物煮化,甚是穩(wěn)妥,但這辦法不宜大規(guī)模銷毀,因為需要造出許多鐵鍋,煮化起來也費時費工夫。廣州的英國醫(yī)生史濟泰和另一個旅英歸僑榮林,告知林則徐,孟加拉人制造鴉片的方法是建筑一大場子,再掘地挖出一個大方池,約一丈深,下邊鋪上硬石板,然后倒入罌粟果熬煉取煙膏。
林則徐由此得到啟發(fā),建造石底石壁大池煮化的好處是,一可防止煙膏滲進土里;二可不必去造許多鐵鍋;三是將大批煙土傾入大池,撒鹽鹵浸泡,再倒進燒透的石灰攪拌,使其徹底浸化燒化。此法十分得當,而且適合大規(guī)模銷毀。林則徐與關天培等人商量后,決定采用這個辦法。銷毀地點定在虎門鎮(zhèn)口碼頭旁的一處海灘高地上。
緊急施工,筑造兩座焚池。寬15丈、長15丈,兩座焚池輪流浸化煮銷。再修一涵洞,通向大海,好把余渣引水沖入大海,無影無蹤。林則徐親自監(jiān)工,細細督辦,雙池周圍全用木柵欄釘牢,一側高臺上又搭一座臨棚,以便內(nèi)外眾官員和邀請來的外商觀瞻。
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1839年6月3日),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㈤T鎮(zhèn)外海灘上人山人海,人頭攢動,由衷擁護禁毒銷毒的百姓們奔走相告,喜形于色,有的從很遠的地方趕來,要目睹這一歷史事件。
正午2時,林則徐在怡良、豫堃、關天培等同僚陪同下,高登觀瞻臺。21聲震耳欲聾的禮炮聲中,震驚中外的人類歷史上首次正式銷毀鴉片毒品的壯舉,就此拉開了序幕。
威武雄壯的鼓號聲中,列隊整齊的壯漢們,站立在橫跨銷煙池的木條長板上,先往池里撒鹽,再現(xiàn)場劈開煙箱把鴉片煙土剁成片狀,投入池中。
經(jīng)過一段浸化之后,再把一擔擔燒透的石灰倒進去,士兵和壯漢們手拿鐵杵鐵鎬不停地攪動戳翻,頃刻間,銷煙池中滾滾沸騰,冒出灼人的白氣。林則徐描述說:“濃油上涌,渣滓下沉,臭穢熏騰,不可向邇。”
遠近圍觀的民眾歡聲雷動,揚眉吐氣,天地間一片沸騰。
銷完一池,打開涵洞,把殘渣沖入大海,接著再重復進行……
夕陽西下,這一天整整銷毀了170箱。浸化煮銷后的鴉片污水,沖入大海后,隨著滾滾的退潮盡數(shù)流向大洋,轉眼間無影無蹤。工作熟練后,進度也加快,從每天170箱、200箱提高到了1600箱。
偷窺著每天一箱箱銷毀的煙土,唯利是圖的毒販和吸毒者們心在流血。有人干脆鋌而走險,亡命徒般數(shù)次乘夜翻墻而入偷煙土,有的甚至在銷毀時趁人不備,想當場偷竊煙膏,但都被弁兵們抓獲,加以嚴懲重辦。
銷毀工作順利進行,怡良返回廣州后,鄧廷楨接替他來虎門陪同林則徐監(jiān)督銷煙,一直到此事結束。
在這一舉世聞名的銷煙壯舉期間,洋人的表現(xiàn)也頗有意味。林則徐從一開始就暗中觀察著他們的反應。美國商人奧利芬公司代表C.W.金不失時機地探問清政府和林則徐的政策底線,林則徐非常明確地告知他,現(xiàn)在實行的嚴禁政策,目的就是徹底掐斷鴉片這一罪惡貿(mào)易,所有違法的走私交易必須停止,所有正當貿(mào)易依然會受政府支持和歡迎,這就是外國商船進港貿(mào)易的首要條件。
躲在澳門的義律,一開始就不相信林則徐真的會銷毀那么多鴉片煙土。他給英國外務大臣帕麥斯頓寫信說,估計清廷會拍賣這批煙土換成銀子。其他鴉片外商們,也無一人相信林則徐會燒了煙土,他們暗自打賭,對方連一兩煙土都舍不得銷毀。
林則徐,可不同于他人。他深知自己肩上擔負的是民族和國家的使命,豈能辜負上下厚望。
兩座銷煙池里,連天連日翻滾著白色、灰色、黑色的穢物,很快混成一體,變異成渣子后隨注水瀉入海洋。就這樣,林則徐在虎門干了20天,寸步未離。
6月23日,銷煙結束。統(tǒng)計數(shù)字是:銷鴉片19179箱加2119袋,重量約238萬斤。6月25日,林則徐、鄧廷楨留下關天培繼續(xù)嚴守海防,不可懈怠,之后他們二人乘船離開虎門,凱旋廣州。
歷史學家如此評說:“林則徐主持下的震驚世界的虎門銷煙壯舉,像海水沖刷煙膏那樣,洗去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強加給中華民族的恥辱,捍衛(wèi)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決心禁煙和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意志,譜寫了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光輝篇章的第一頁?!?/p>
歷史選擇了林則徐,當他以虎門銷煙為中國近代史揭幕,他也當之無愧地成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參考資料:《海祭——從虎門銷煙到鴉片戰(zhàn)爭》花城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山之巍峨:林則徐傳》2016年10月第1版;作者:陳啟文、郭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