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景妍
愛是一種崇高的內(nèi)心體驗,但它不是與生俱來的,要靠后天的培養(yǎng)才能形成。而愛的培養(yǎng)有時候不單單是語言的表達,不單單是誰教會誰去怎樣做的簡單形式。愛,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感染,是一種心靈上的“傳染病”。愛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社會越進步、科學技術越是發(fā)展,就越需要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和愛的奉獻。愛是維系人類不同關系的紐帶。幼兒期是個性形成開始時期,因此愛的啟蒙教育將對他們的成長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愛的啟蒙教育將有利于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
現(xiàn)實教育中,我們發(fā)現(xiàn)更多人關注的是幼兒的身體健康,忽略了心理情感的健康發(fā)展。認為孩子只要身體結(jié)實,不生病,保證生長所需的必要營養(yǎng),就是健康了。殊不知,所謂真正的健康包含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大部分,只有身體和心理都健康了,才是真正的健康。而組成心理健康的很大成分就是情感。現(xiàn)今社會,幼兒面對的困惑日益增多,來自家庭、教育機構等諸多方面的壓力,使他們呈現(xiàn)出膽怯、緊張、孤僻、易怒等不良情緒。家庭矛盾;父母親人的溺愛、放任或冷落、缺少關愛;以及不當?shù)慕逃绞街萍s著幼兒情感的發(fā)展。
很多幼兒表現(xiàn)出自私、任性、孤僻、易怒等情況,多數(shù)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關愛,而這種關愛是情感上的。尤其,農(nóng)村基礎教育落后,家長個人素質(zhì)水平普遍較低,加之實施了計劃生育政策,一家一個孩子,有些家長對孩子聽之、任之,使孩子表現(xiàn)為自私、任性。有些家長忙于工作、生意,忽略幼兒的存在,忽視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使孩子漸漸變得膽怯、孤僻。由此可見,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幼兒時期是進行良好情感教育的重要時期,情感教育必須從小做起。因此,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孩子愛的情感。而在農(nóng)村幼兒園中,由于受地理、環(huán)境、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農(nóng)村幼兒愛的情感教育又有著它獨特的一面。
那么,要怎樣對農(nóng)村幼兒進行愛的情感教育呢?
我覺得,首先,要把愛傳染給幼兒,在平時生活中不經(jīng)意的引導幼兒。有很多孩子,特別是一些農(nóng)村孩子,他們的父母沒有多少文化,老師也只是普通的農(nóng)村教師,可是他們寬容,具有平實的愛心,他們?nèi)棠?,總能克服各種困難。難道是他的父母或是老師教會了他們?nèi)绾握业綄捜?、忍耐、愛人的心嗎?不是,其實造就這樣的人的是一種無形的愛,那種愛,來自他們勤勞、善良的父母及樸實的農(nóng)村老師。或者說,是父母和老師將這種愛傳染給了他們,他們比別人擁有更多的,那就是愛別人和為愛所做出的付出。每一對父母或老師正是通過種種不經(jīng)意間愛的故事和行為,才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久久無法磨滅并影響他一生的記憶。愛的記憶帶來的是積極的情感動力。對于農(nóng)村的幼兒,將行為訓練與情感強化相結(jié)合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幼兒教師和母親們要善于結(jié)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愛的情感教育。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和老師就要首先擁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
其次,要增強幼兒對愛心情感的認識。也就是說,要告訴孩子懂得愛、欣賞愛。模仿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老師、父母以及其他所能接觸的人就成了他們的模仿對象。所以,作為父母和老師,就應該注意在幼兒面前做任何事,都要注意。在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引導幼兒觀察什么時候別人難過,什么時候需要自己的幫助。家長在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情況時就應該考慮到怎樣為孩子做個好榜樣。比如:別人摔倒了,大人不應該站在旁邊看,而應該把他扶起來,并幫助他拍掉身上的泥土,問他疼不疼。幼兒時當時的
“觀眾”,日后將成為這樣事情中的“主角”。長此以往,就會引導幼兒主動關注困難者,幫助別人。
再次,讓幼兒體驗愛,教育幼兒學會給予愛。在給孩子愛的同時,讓孩子知道別人在給予你愛時所付出的辛勞,從而使孩子產(chǎn)生感激之情,體驗并懂得愛。同時要教育幼兒學會給予愛,有了對愛心的認識以后,必須采取行動,行動是關鍵的一步,應教給幼兒相應積極方式。
根據(jù)農(nóng)村的具體情況,家長整天忙于勞作,無暇顧及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加上中國傳統(tǒng)的“含蓄”精神,和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是家長忽視了與孩子的溝通,父母的愛是無形的,無聲的。是幼兒覺得,這種愛就是理所當然,是應該的。更有甚者,他們根本體會不到這里面有父母和老師無盡的愛。所以,家長和老師就必須注意在給予愛的同時,還要教育孩子懂得并體驗到愛的美好,讓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父母在給予愛時所付出的辛勞,從而使孩子產(chǎn)生感激之情,從中體驗并懂得愛。這一點,在當今尤為重要。在幼兒懂得愛的同時,也要教育幼兒給予愛,既能夠去關心愛護他人,去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只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為孩子給予愛創(chuàng)造條件。例如:小伙伴生病了,要教育孩子在情感上和行動上表示關心與同情。又如,看見有孩子捅鳥窩、抓青蛙要及時制止,講明原因。教育孩子要保護大自然,愛護大自然。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情感習慣。
最后,要了解和尊重孩子愛的情感需要和表現(xiàn)。幼兒在情感上的需要是很多的,作為家長和老師必須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并無條件的給予孩子心靈的渴望。同時,要尊重孩子的情感表現(xiàn),即使他的情感表現(xiàn)是微不足道的,或者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我們?nèi)匀灰湎ё鹬?。對其表現(xiàn)給予鼓勵好表揚,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幼兒堅持他的愛心,奉獻他的愛心,才不會使他受挫。愛的情感就像一條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河流,它是道德的基礎,是理智的動力,是人生生不息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睈?,是幼兒教師所有付出的凝合體,對幼兒實施愛的情感教育,正是幼兒教師崇高師德的最好體現(xiàn)。所以,在農(nóng)村幼兒園中開展幼兒的愛的情感教育,對提高幼兒情感素質(zhì),發(fā)展幼兒潛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改善農(nóng)村社會現(xiàn)狀,提高農(nóng)村家長素質(zhì)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