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娟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整體教學中處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行了分析與研究,希望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語文興趣,為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方法提供一些經驗,希望給大家?guī)硪恍椭?/p>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小學的語文教育,往往在學生的啟蒙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已經成為我們關心和研究的問題,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保障我們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采用合理、科學、有效的措施優(yōu)化我們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幾點分析: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中國已經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填鴨式的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目前的語文基本知識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的客觀需求。學生只有掌握了更多的能力和習慣,才可能提高他們的社會競爭力,然后才能擔負起自己建設國家的責任。
2.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站在教師的角度我認為,造成我們目前語文教學方法單一的原因有我們教師自身專業(yè)水平不高的因素,教師對教材知識框架和教學活動的理解不深,不可能根據語文課堂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更,從而形成一種比較簡單的教學方法。
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的幾點措施
1.注重挖掘課本教材,提升人文素養(yǎng)。
閱讀是指學生與教師之間通過文本進行的對話過程,閱讀也是我們新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要求,標準中強調了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所以我們要保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深刻的體會足夠的理解,保證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其最主要的條件就是,教師要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而且教師還應該深挖教材,對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充分的運用教師的教學智慧,將學生引入到課文中去,由以前的教師“教”,變成現(xiàn)在的學生“學”;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課文中的內容有一個深刻的體會,才能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思考,從而讓學生能夠切身的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文化的熏陶,進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2.注重游戲教學模式與手段的運用。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自制力較差,而我們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又較為呆板,所以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學習興趣,往往出現(xiàn)“學生學的累,教師教得累”。而在語文課堂中引入游戲教學法,通過游戲與語文知識的有效結合,讓我們的語文知識變得更加直觀、生動、立體和富有吸引力。所以,游戲教法不僅能夠延長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生通過這種快樂的方法就會愛上語文學習。其次,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不僅處在智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他們情感和人際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所以,在進行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以增強師生間的合作,讓學生通過團結合作樹立集體意識。
3.注重學生表演活動的開展。
在進行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重組和整合,并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完成語文實踐,并在實踐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表演欲望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特點提煉出故事梗概或者將文中重要的內容編排成短劇,讓部分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時讓其它學生扮演評委。通過表演和評價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得到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例如,在講授《狐貍與烏鴉》這部分內容時,通過角色扮演游戲,有些同學就會指出:“狐貍的表演者沒有表演好狐貍的狡詐性格”。有的同學會覺得:“狐貍對烏鴉說奉承話的時候語氣不夠生動”,“狐貍炫耀自己的表情、動作不夠驕傲自大“等等,通過表演及討論學生就會得出自己的結論,這些結論體現(xiàn)了故事表演教學的重要作用。通過故事表演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融入故事里,可以讓學生得到切身體驗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故事、人物性格的體會,通過故事表演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文思維,同時也達到了語文教學的目的。
4.注重營造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強的心理特征,并且愛動腦筋喜歡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保持較為持久的注意力和和學習熱情;而語文學習自身又具有很強的邏輯性,這給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建,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小謎題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相關語文知識的學習;其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和語言應該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從而讓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激情。
三、結語
總之,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研究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良好的教學方法,對于我們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應該不斷的鉆研教材、深化教學,不斷的加強我們教學方法的改進。
參考文獻:
[1]梁海霞.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3):170.
[2]王國娟.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初探[J].科技資訊,2014,12(1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