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萍
《師說》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不僅要通過語言傳授知識教人,而且要用自己的品格、德行、習慣去影響學生。因此,教師除了具備淵博的學識和必備的公民道德外,還應當具備必需的職業(yè)道德。只有注重師德修養(yǎng),樹立良好的形象,讓內在的良好的師風師表相結合,才可稱之為教師。
教師既是一種社會角色,又是這一角色的承擔者,應當是接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具備高校任職資格并在高校實際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既是“經(jīng)”師,擔負著向學生傳播、引導學生探索科學文化知識的神圣職責;更是“人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校正學生的人生目標,使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責任。要想真在于完成這些教師應盡的工作,就必須加強自身的師德建設,提高師德修養(yǎng)。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場所,如何在課堂上用良好的言行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如何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應該是所有稱之為“教師”者共同思考的問題?!皞鞯?、授業(yè)、解惑”與“三顆心”共存,下面將個人在此方面的思考略述一二。
一、“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教師的本分
1.傳道。
身為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品質。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對學生進行激勵、鼓舞,在平時的用自己的良好品質與精神氣質去感化同學,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形成他們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
2.授業(yè)。
身為教師,知識儲備量也是不可低估的。俗語常說“要想給別人一瓢水,自己須具備一桶水”,這才能稱之為“授業(yè)”之人。并且要采用恰當?shù)姆椒▊魇诮o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吸收與利用。對于政史類的課程,學生本身存在一定不良情緒,其中一部分同學更是不為重視。有的內容有些呆板,但如果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法,吸引、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能使教學任務更好的進行下去,還真正使此類課程在大學中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
3.解惑。
身為教師,要想學生之所想,解學生之惑。不僅在學習生給予他們合格的意見和建議,對他們生活中的問題,也要注意觀察,必要的時候給出自己的建議,使他們很好的走出困惑。畢竟教師從年齡和閱歷方面都要長于所授學生,加之現(xiàn)代學生特點,更相信教師在課堂之外可以與他們成為朋友,并從人生角度給予他們啟迪。
二、“三顆心”——成就優(yōu)秀教師之根本
所謂“三顆心”,即一顆廣博的愛心、一份寬容和理解的耐心、一種愛崗敬業(yè)的責任心。
1.愛心。
教師的愛心可以說是教育事業(yè)的前提。教師的愛心既包含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又包含著對學生的愛護和關懷。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我們的任務是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人材,我們畢生的工作、生命應當始終是與學生聯(lián)系在一起的。教師的應像蠟燭一樣,所具備的神圣使命和責任就是用自己全部的光和熱去照亮學生的前程,所以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和美德,同時也是教師心靈美的主要表現(xiàn),更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
教育事業(yè)中的愛心,更該是對學生從心底里深深的理解。教育應是心與心的呼應,是愛的共鳴。一名合格的教師,就是要對每一個學生傾注愛心。在教育戰(zhàn)線,曾有許多優(yōu)秀教師的經(jīng)驗證明向后輩證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2.耐心。
耐心是一個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同時也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懷著期望的等待和引導,一種誠懇的幫助。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活生生的人。這一工作對象的特殊性在于他們的不可預定性,在多們的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fā)情況,比如說學生的心理問題、同學的感情問題、同學對事物的理解能力等等,這時候就更能體現(xiàn)教師的耐心,有耐心才能保持一個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冷靜地處理問題。教師本身也是有各種情感的人,也會有脾氣和性格,如果此時缺乏耐心,就會使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很難促進學生的轉變,使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
耐心,在工作時不僅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包容和諒解,還應體現(xiàn)在平時堅持不懈的指導和幫助。特別是在學習方面,在短時間內,很難使學生的學習產生質的飛躍,再加上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老師稍一松懈,他們馬上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學習也又退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因而老師的耐心,也可成為學生通往知識殿堂的基石。
3.責任心。
馬克思說:“作為確定的人,現(xiàn)實的人,你就有規(guī)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笔裁匆馑??很簡單,作為現(xiàn)實中的人,活著,就該負擔自己應有的責任。他還說:“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而我們的工作,是我們經(jīng)過自己對自己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后所選擇的,應該是自己喜歡的事業(yè)。既然是自己喜歡的事業(yè),那就更該具備應有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體現(xiàn)在工作中就是對自己要去做的事情的一種愛。
有人說,教書育人是世間一部很大很沉的詞典,而“責任”是這部詞典里最重的一頁。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yè),對工質量的評價標準不是你上了幾節(jié)課、你帶了幾個班,許多工作難以進行量化評估。但它又應該是最能體現(xiàn)道德的工作之一。能成為一名受學生喜愛的老師,愛心是基礎,但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始終把責任心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是驅使我們干好工作的動力之一。
優(yōu)良師德師風養(yǎng)成,是我們始終要注意培養(yǎng)和保持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師德與師風與教師的本分和工作中應有的態(tài)度是分不開的,明確自己的本分有助于始終明白我們要做什么;而培養(yǎng)自身成為有愛心、耐心,責任心的教育工作者,當我們面對工作、面對學生時,會更加得心應手,同樣,也能更好的做到“傳道,授業(y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