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君鴻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醫(yī)院,新疆 832000)
前列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一般好發(fā)于60歲以上老年人群。相關報道顯示,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威脅到男性老年人群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1,2]。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為一種多功能細胞因子,可促進腫瘤血管生成,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是由前列腺分泌的一種蛋白酶,是臨床診斷及判斷前列腺癌預后的重要指標因子[3,4]。比卡魯胺為一類特異性非常強的抗激素藥物,可通過其特異競爭性特點與雄激素受體結合,起到減低體內(nèi)雄性激素的作用[5,6]。本院2013年2月—2018年2月探討了比卡魯胺膠囊對前列腺癌術后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清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和前列腺特異抗原水平的影響,且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2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6.47±5.34)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21±0.46)年;體質量指數(shù)(24.57±1.34)kg/m2;PSA(57.56±14.33) ng/ml。觀察組年齡54~78歲,平均年齡(67.12±5.43)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33±0.41)年;體質量指數(shù)(24.38±1.42)kg/m2;PSA(55.87±15.07)ng/ml。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前列腺癌診斷標準[7],且均進行手術治療的術后患者,預計生存期12個月以上,無遠處轉移,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腦及腎功能不全者,其他惡性腫瘤者,藥物過敏或治療禁忌,精神病史及臨床用藥依從性差者。
1.3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列腺癌根治術,兩組術后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內(nèi)分泌治療及護理,同時給予皮下注射諾雷得治療,3.6 mg/次,1次/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比卡魯胺膠囊口服,50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每月復查1次,當PSA水平低于0.2 ng/ml 時可停藥,當患者 PSA水平高于4 ng/ml 時,繼續(xù)用藥治療,持續(xù)治療1年。比較兩組治療3、6和12個月后血清VEGF和PSA水平變化及病情緩解情況,隨訪12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
1.4療效評價 參照《前列腺癌診療指南》[8]進行評價療效評價:治療后視覺模擬疼痛(VAS)評分低于1分,PSA 降至4 ng/ml 以下為完全緩解;治療后VAS評分2~3分,PSA水平較治療前降低50%以上為部分緩解;治療后VAS評分4~5分,PSA水平較治療前降低30%~50%為輕度緩解;治療后不符合上述標準為無緩解。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9]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分別從生理健康、生存質量、心理健康、環(huán)境領域及社會關系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2.1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水平變化 兩組治療3、6和12月后與治療前比較,血清VEGF均降低(P<0.05或P<0.01),觀察組治療3、6和12月后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較 pg/ml
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血清PSA水平變化 兩組治療3、6和12月后與治療前比較,血清PSA水平均降低(P<0.01),觀察組治療3、6和12月后血清PSA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PSA水平比較 ng/ml
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2.50%和60.00%,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4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12月后與治療前比較,生存質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環(huán)境領域評分均增高(P<0.05或P<0.01),社會關系評分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存質量和心理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 分
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前列腺癌是臨床60歲以上男性人群常見惡性腫瘤之一,臨床研究表明,該病為一種雄性激素依賴型腫瘤,雄激素可刺激前列腺癌細胞的增殖和分裂,使癌細胞不斷擴散,導致病情惡化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0,11]。目前,臨床對于前列腺癌患者通常采取前列腺根治術聯(lián)合內(nèi)分泌治療為主的治療方式。研究顯示,內(nèi)分泌治療可有效抑制雄激素的釋放,從而阻止雄激素對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促進作用,緩解病情,減輕疼痛,起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及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12]。
血清 VEGF 為血管生成中的一種特異性最強的促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調(diào)控因子,可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結合,進而提高血管的通透性、并促進細胞外基質變性,血管內(nèi)皮細胞遷移、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臨床研究顯示,VEGF參與到了前列腺癌的發(fā)病和進展全過程,與病情密切相關[13,14]。
PSA是一種含有237個氨基酸的單鏈多肽,在正常和癌樣上皮細胞中都可合成,具有組織特異性,只存在于人前列腺腺泡及導管上皮細胞胞漿中,PSA是前列腺癌的特異性標志物,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及預后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5]。
諾雷得可抑制腦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從而引起男性血清睪丸酮和女性血清雌二醇的下降,還可暫時增加男性血清睪丸酮和女性血清雌二醇的濃度,該藥可使大多數(shù)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腫瘤消退,癥狀有所改善。
比卡魯胺是目前臨床常用內(nèi)分泌治療方法,該藥為雄激素受體抑制劑,通過特異的競爭性與雄激素受體結合,抑制雄激素對前列腺細胞生長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誘導細胞凋亡及腫瘤細胞生長,從而緩解病情,改善預后。
本臨床觀察結果顯示,諾雷得聯(lián)用比卡魯胺膠囊的觀察組治療3、6和12月后血清VEGF和PSA水平均低于單用諾雷得的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比卡魯胺膠囊治療前列腺癌術后患者的臨床效果肯定。
綜上所述,比卡魯胺膠囊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術后患者血清 VEGF、PSA水平,近期療效滿意,且無明顯臨床不良反應,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