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晨君
【摘要】《梁山伯與祝英臺》,簡稱《梁祝》,這一享譽世界的古代愛情故事,經過歲月的洗禮,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在全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小提琴協奏曲《梁?!返某晒?chuàng)作,將西方樂器小提琴中國化,更是吸引了無數的音樂愛好者,讓全世界人民都認識到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標志著我國音樂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本文通過對何占豪、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愤M行分析,來表現其特征。
【關鍵詞】小提琴;《梁?!?作品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小提琴協奏曲《梁?!愤@一經典曠世之作,是我國民族交響樂向前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它是以《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一著名古代愛情故事為素材創(chuàng)作而成的。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創(chuàng)作中,不僅采用了民間的音樂元素,而且采用了西方協奏曲的音樂形式,巧妙地將中西方音樂結合起來。音樂與故事的結合,更是凸顯了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深厚的愛情,擴大了故事的悲劇性,創(chuàng)作出帶有濃郁藝術氣息的經典之作。小提琴協奏曲《梁?!凡捎米疃嗟募夹g手法便是民族樂器演奏中的一種特殊的裝飾音——滑音,它將中國民族胡類樂器的技巧融入到了西方的樂器中,發(fā)展出一種音樂的新形勢,這恰恰也是其精彩之處,也是其取得巨大成功且流傳深遠的原因之一。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從作品的背景、曲式和技巧幾個方面進行研究,來對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進行作品分析。
一、《梁祝》的創(chuàng)作背景
《梁?!分饕v述的是英臺女扮男裝去書院學習,與山伯一見如故,義結金蘭,同窗三年,朝夕相處,三年過后,十八里送別,山伯渾然不知英臺的心意,英臺只好假言要將妹妹許配于山伯,請山伯到家中做客,豈料父母要將英臺許配他人,英臺抗婚不從,山伯郁郁而終,英臺悲痛萬分,決意殉情,正當英臺在山伯墳前祭吊時,突然狂風大起,英臺墜入其中,風停后,二人化作蝴蝶翩翩起舞的愛情故事。體現了古代人民為了追求愛情,打破封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做出的努力。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出現了國民經濟的“大躍進”,為了藝術的發(fā)展,國家大力支持用好的作品來教育激勵人民,上海音樂學院響應國家的號召,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競賽,激發(fā)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小提琴協奏曲《梁?!繁闶怯珊握己?、陳鋼在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出來的,經過演奏者俞麗拿與樂曲的不斷磨合,終于在1959年5月27日這一天,在上海音樂學院為國慶十周年的獻禮上,于上海蘭心大戲院第一次被演奏出來,演奏結束后,觀眾席先是一片沉寂,繼而爆發(fā)出潮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觀眾的熱情使演奏者不得不走上臺演奏了第二遍,而演奏者俞麗拿也因此被稱為“永遠的祝英臺”,造就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在后續(xù)的傳承中,小提琴協奏曲《梁?!窂奈幢恍薷倪^一個音符,兩位作者也因此響徹音樂界,受到了廣大音樂愛好者的一致好評。
二、《梁?!返那椒治?/p>
《梁祝》是一首按照西方奏鳴曲式的結構創(chuàng)作的單樂章標題小提琴協奏曲,全曲以民族調式的和聲與奏鳴曲式的發(fā)展原則展開,建立在徵調式的基礎上,不僅將中國傳統(tǒng)的胡類技巧融入到了小提琴中,而且在調式調性、和聲和配器上也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元素,使中國音樂有了極大的進步。
《梁?!贩譃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和尾聲五個部分,呈示部展現草橋結拜、同窗共讀和十八里相送部分,展開部描述祝英臺反抗包辦婚姻,再現部展現化蝶的場景,在重復呈示部的基礎上加以變化,使感情更加強烈,寄托了人們對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美好祝愿。
引子部分為前十一小節(jié),節(jié)奏為Adagio cantabile(如歌的慢板),描寫了春天陽光明媚的景色,用柔美的音樂引入主題。
呈示部為復三部曲式,旋律多附點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主部與引子部分節(jié)奏相同,描述了對愛情的無限向往,為后面的坎坷愛情埋下伏筆。副部速度加快,旋律活潑,描述二人同窗共讀三年的場景,結束部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奏相互呼應,體現離別時的依依不舍。
展開部中國戲曲的板式結構與西方奏鳴曲式相結合,前后速度變化明顯,描述了抗婚、樓臺會、哭靈和投墳的場面。樓臺會部分大提琴與小提琴相互形成鮮明的對比,將互訴衷腸、即將生死離別的場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哭靈投墳部分旋律快速變化,將曲子推向高潮,描述了祝英臺在梁山伯墳前痛哭流涕、悲痛不已的場面,在接下來的投墳部分,更是將曲子推向另一個高潮,將整個曲子帶到了頂峰,體現了祝英臺和梁山伯之間轟轟烈烈的愛情。
再現部引用了引子部分的主要旋律,描述化蝶的場景,伴隨著旋律,眼前仿佛真的出現了兩只蝴蝶翩翩起舞、雙宿雙飛的畫面,朦朧中帶著一絲絲神秘,美好而又使人淚目。這樣的愛情悲劇大團圓的結尾,使二人的愛情得到了大大的升華,至此這段刻苦銘心的愛情終于結束了。
三、《梁祝》主要技巧分析
《梁?!穼⑿√崆倥c戲劇唱腔巧妙地結合起來,運用小提琴滑音的技巧來表現戲曲的唱腔,將曲子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細膩真實。小提琴在運弓的技法上也非常嚴格,也正是因為小提琴在弓法上的嚴格才能演繹出如此美妙而動聽的音樂。
在《梁?!返难葑噙^程中,小提琴運用了很多中國民間樂器的演奏方法,民族樂器演奏與炫技結合在一起,無疑是錦上添花?;?,也可稱為滑奏,分為上滑音和下滑音兩種,是民族樂器演奏中的一種特殊的裝飾音,也是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
引子部分,伴隨著顫音輕輕地展開,旋律輕柔而又連貫。
呈示部的滑音大多是距離較長的滑音,演奏技巧與中國戲曲音樂的語言相互呼應,表現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純潔的友誼以及為之后演繹二人的愛情做鋪墊。十八里相送部分運用同一指滑音和其他滑音,此段音樂描述了梁山伯與祝英臺離別時依依不舍的場景。
展開部抗婚部分,長距離滑音與加重音的八度雙音相結合,小距離滑音與震音相結合加上同一指半音向上滑音的演奏,體現了祝英臺抗婚的決心以及不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的悲痛與難過。樓臺會部分采用從某個音向下滑半個音后又恢復到某個音的慢抹音技巧,將祝英臺的悲痛欲絕展現得淋漓盡致??揿`投墳的部分運用小三度反復滑指,體現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感天動地的愛情以及祝英臺誓死要和梁山伯在一起的決心。
再現部在之前的基礎上加以緊縮,節(jié)奏緩慢地演奏出來,終于二人化作蝴蝶一起在天空下飛舞,經過溪流,穿過花叢,相互訴說著他們的愛情。這種悲劇式的團圓,使故事得以升華,在結構上也做到了首尾呼應。
四、結論
《梁?!肥俏覈谝徊啃√崆賲f奏曲,是世界十大經典音樂作品之一。描述了梁山伯與祝英臺從相識相知到相愛的過程。它蘊含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和數位音樂家的智慧?!读鹤!方涍^多年的傳承,時間的洗禮,仍經久不衰,至今已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提琴曲之一,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梁?!返恼Q生,不僅成就了一批熱愛音樂的人,也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用小提琴的委婉抒情來演繹中國的愛情故事,將西方的樂器、音樂形式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樂器、戲劇相結合,是音樂發(fā)展史上的一種新形勢,對于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大的進步,讓我們中華民族的音樂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中華民族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值得每個人去探究。而現如今,更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展現中華民族音樂的魅力,保護民族瑰寶,讓民族作品傲然于世界之林。
參考文獻
[1]付月恒.小提琴協奏曲《梁?!返膭?chuàng)作與主要演奏技巧[J].黃河之聲,2018.
[2]王琳.小提琴協奏曲《梁?!返乃囆g特征分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