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春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積極認識事物或關心活動的心理傾向,是人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心理學的理論和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都揭示了一種規(guī)律,即人對有興趣的事物干起來總是心情愉快,積極主動,因而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我是一名從事教育工作二十五年的英語教師,一路走來,我深刻體會到,要讓學生學好英語,就必須使學生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才會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如饑似渴地去學習和鉆研。反之,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求知欲。
一、融洽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師應有慈母的愛心,體貼關心學生,做到思想上嚴格要求,學習上耐心輔導,生活上無微不至。只要教師想想自己讀書和自己的孩子讀書時,希望老師怎樣對待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自己就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學生,這叫心理位置互換,也叫以心換心,以情育情。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應當經常和學生談心,走訪家長。還應利用有利時機,幫助后進生和家庭困難的學生。每個學生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當老師真能尊重他們時,學生也會如此回報老師,理解老師的教育,尊重老師的要求。做教師的任何時候都不可以掉以輕心。工作中尤其要注意一些關鍵時刻,如學生犯錯誤,受欺辱,評比落后,考試成績下降,家庭境遇困難等時刻,學生的自尊心都最敏感。教師應從尊重,理解,關懷出發(fā),給學生以溫暖的疏導和教育,決不能進行諷刺,挖苦,侮辱人格,這樣學生會產生“老師看得起我”的情緒,因而會努力向上。2000年我曾教過一名各科成績均不錯唯英語成績很差的高三學生。為了找到原因,我主動找他談心。經過了解,他是因初二時生了一場大病,返校時又沒有及時補上功課,導致英語成績下降,因而喪失了學英語的信心。針對他的情況,我就經常和他聊天,讓他不要著急,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學習,鼓勵他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并且對于他一點小小的進步也要在班上給予適時的表揚。最后這名同學在高考中,英語成績由原來的三十多分上升到八十多分(滿分一百),被山東科技大學財會專業(yè)本科錄取。實踐證明,只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氣氛,保持學習興趣
心理學上講,學生在聽課時,情緒亢奮或壓抑,都會影響成績,輕松的心境效果最好。英語課本身就比較枯燥,一旦師生關系不好,學生極易感到壓抑,感覺學習索然無味。因此,教師上課時,教態(tài)都應親切平和,注意以聲音和肢體語言給學生以可親可信之感,使學生帶著輕松的心境學習。為此,教師最忌諱發(fā)脾氣,即使學生出現了什么問題,也要冷靜從自身找原因,同時注意課前或課后說出幾句與英語有關的妙趣橫生的笑話,講一段幽默,講課過程中適當地插入一些微課、多媒體教學和簡筆畫,或組織好活潑生動的竟賽和訓練。這些形式都可以使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親切自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在講What time is it?一課時,我邊講課文邊隨手畫出一個鐘表的簡筆畫 ,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輕松完成了時間表達方法的講解,而后再讓一學生到黑板上畫不同時間的鐘表,讓其他學生描述鐘表上的時間,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三、激發(fā)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動機是需要的產物,是直接推動行為的內在動力。動機對學習行為有明確的導向作用和強烈的推動作用。因此,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就要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一種需要,并設法去滿足這種需要,以形成動力。為此,每節(jié)課傳授知識時,都要讓學生清楚了解本部分知識的實際意義,了解本課知識的目的,需要完成的任務、要求。這樣學生容易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創(chuàng)設問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好奇心強,愛好幻想,對趣味性的東西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教師授課時恰當地提出與課文有關的一些趣味性的問題,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教table tennis一課時,我首先出示一副乒乓球拍和一個乒乓球,問他們,“Who can play this ball for us?”這樣馬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由學生示范打乒乓球開始,讓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課文,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順利完成,而且也不容易忘記。
四、利用教學反饋,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都急于知道自己的學習效果,發(fā)現學習上有進步有提高,心理上就會產生“我還行”這一類情緒體驗,從而強化學習熱情和信心。因此,教師應注意當堂、當天、當周和階段的反饋。根據反饋信息,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切合實際的表揚和委婉的批評。但不能濫用批評、獎勵。濫用了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利用教學反饋,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時刻以發(fā)展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要善于發(fā)現和鼓勵他們的興趣點,鼓勵他們積極運用英語并給予他們表現的機會,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促進學習的良性發(fā)展。
(作者單位:威海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山東 威海 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