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繼紅
摘 要:以文件資料、問卷調研、訪談觀察、實踐研究、歸納總結等方法,以健身育人教育為目標,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改革研究,探索課上課下一體化教育模式。結果表明:學生健康素質、綜合能力、體育精神等方面有明顯改善,體現(xiàn)了體育教育功能,為體育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課程;一體化;健身;育人
一、意義
全民健身是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青年強則國家強,而我國學生體質測試表明了多年來的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呈下降狀態(tài),目前國家從各方面下達了提高大學生體質的相關文件和措施。另外,習總書記在高校政治思想大會上強調了高校對學生的育人培養(yǎng)問題。因此,高職承載著體育教育的體育課必須進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加強體育精神培養(yǎng)的課程改革,“體育課程開展課上課下一體化健身育人育人”,是在體育課程的課堂教學、課下體育活動、業(yè)余運動隊訓練、體育競賽、體育俱樂部等方面進行健身教育和育人教育,意義在于落實國家號召,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體育課程一體化教學,完成體育育人和健身教育目的,深化高職體育課程改革。
二、方案設計
研究與改革目標:(1)提高學生身體素質。(2)實現(xiàn)一體化教學,一體化考核。(3)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4)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5)人格和價值觀研究與改革內(nèi)容:(1)改革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調研、設計體育課程課上課下一體化教學模式和考核模式改革。(3)體育教師的培訓學習模式改革。(4)課上教學方法改革。(5)課下教學的選址規(guī)劃設計、健身路徑設計、選購與試點體驗。(6)采用樂跑軟件進行課下健身。(7)體育課程全部體驗一體化教學,課下軟件監(jiān)控,學生參與度。(8)建立各項體育俱樂部和學院運動隊。(9)完善院內(nèi)體育競賽(10)問卷調查:學生的健康行為、生活方式、運動能力、體育精神、職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與體育課一體化健身育人工程的相關性,
三、實踐研究與結果
(一)體育課一體化教學的健身育人實踐研究
研究過程:將新的課程標準、教學模式、考核標準應用到瑜伽選項課,安排學生清理衛(wèi)生,課上培養(yǎng)學生守紀律,提醒學生愛護器械,準備活動由學生輪流領做,增加創(chuàng)編,學生評價,課上錄像及播放,身體素質課課練,課下健身跑,將身體素質成績和樂跑成績記入體育課總成績中。
結果:學生愛護環(huán)境、愛護公物素養(yǎng)提高,遵紀守法意識增強,組織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溝通交往能力增強,欣賞能力增強,身體素質增強,體育活動更積極,形成了運動習慣,提高了意志品質增強了自信心。
(二)課下體育活動的健身育人實踐研究
研究過程:對大一大二學生實行課下健身跑,4次/周,在規(guī)定時速內(nèi)男生2公里/次,女生1.6公里/次,40次/學期,教師用樂跑軟件監(jiān)控。
結果:學生參與人數(shù)達3747人,實現(xiàn)了學生走出寢室、遠離網(wǎng)絡,來到戶外鍛煉的目的,自覺主動運動意識增強,耐力增強,毅力增強,更健康更陽光,體質測試成績明顯提高。全校的教職工對課下健身樂跑反映非常好。
(三)體育俱樂部中的健身育人實踐研究
研究過程:體育部成立了排球、足球、籃球、踏板操俱樂部,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組織開展活動。內(nèi)容:團隊建設、有計劃的訓練、完成新生納新和宣傳工作、組織校際間體育交流和學習、為學院參加上級比賽提供人才等。
結果:觀察表明,參與俱樂部的學生在身體素質、體育技能、快樂感提高的同時,學生團隊概念加強、對成功與成敗的內(nèi)涵有了新的認識。并運用體育精神指導學習、工作和生活。充分反映了大學體育俱樂部在身體與精神層面的核心教育價值之外,在綜合能力培養(yǎng)、校園文化氛圍方面也具有育人價值。
(四)學院運動隊訓練及比賽的健身育人實踐研究
研究過程:在學院籃球隊、排球隊、足球隊、踏板操隊、田徑隊的日常訓練中,增加了對育人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內(nèi)容:遵守訓練時間、相互關愛、團隊協(xié)助、文明禮貌、尊重他人、體育精神的傳播、釘子精神等
結果:體育技能提高,2019年在遼寧省大學生體育比賽中,女足獲女乙第八名,女排獲女乙第三名,田徑隊獲女乙第四名,并獲精神文明風尚獎。運動隊的訓練與比賽,對體育活動起到帶動和引領的作用。
(五)校內(nèi)體育比賽中的健身育人實踐研究。
研究教程:對2019年學院的田徑運動會、籃球、排球、足球比賽,進行了全方位改革。1、以學生組織為主導,教師做指導,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2、在比賽前進行組織培訓,強調比賽規(guī)則,訓練方法,團隊意識,集體榮譽。在比賽時組織觀看,啦啦隊表演,嚴格遵守裁判規(guī)則。
結果: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團隊協(xié)作配合能力增強,組織紀律性增強,運動技能提高,責任心和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
四、結論與建議
體育課程開展課上課下一體化健身育人工程,改變了學生的體育理念;使學生被動鍛煉變成主動鍛煉;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養(yǎng)成了良好的運動意識和生活方式;培養(yǎng)了體育精神和職業(yè)素養(yǎng)。建議體育教師根據(jù)學校的體育設施、體育師資、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科學地設計高職體育教育教學方案,充分發(fā)揮體育教育功能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波等.大學體育俱樂部課程化管理的育人價值[j]體育學刊,1018,2.
[2]楊宣旺.高職院校體育課實施“課內(nèi)外一體化”課程模式的實踐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