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濤
玻璃有時就像晶瑩剔透的石頭,折射出赤橙黃綠青藍紫不同的色彩,有時就像戴著面紗,讓你忍不住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面貌。我們可以通過窯爐和溫度這兩個元素給玻璃做一個魔術,在此作用下,玻璃這個看似普通的材料,會變成富有故事的藝術作品。玻璃材料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尤其玻璃本身具有通透性,再加上光的加盟,通過玻璃材料的折射,會變得五光十色,藝術魅力得以迅速展現(xiàn)。
鑄造玻璃藝術的色彩美
色彩就是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實物所反映給你的顏色,不同色彩的搭配具有的效果給人的感受不同,所以色彩具有影響人們的視覺感受的作用,色彩對于鑄造玻璃藝術的視覺表達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說光是玻璃的主干,那么玻璃的色彩就是它的枝和葉,玻璃的顏色和光融合在一起時,顏色與光融會相通變幻莫測,不同的色彩給人們傳達的視覺是不同的,色彩的許多特性都與透度有關,如色彩具有的冷暖、質感、輕重感及運動感等。
在鑄造玻璃中,多種的顏色融合在一起時能帶給人們更豐富的視覺效果,而單一的色彩的應用也許使形象更具有審美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形成更高秩序感、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突出簡單和樸素的感覺。鑄造玻璃在創(chuàng)作中,可以選擇豐富多彩的顏色,也可以只選一種顏色,甚至用透明色來表現(xiàn),這樣更突出一種純潔、自然、質樸的美感。玻璃材料光感的特性很容易使得藝術家迷失,我們過于強調視覺愉悅,而真正的藝術是材料的本身帶給人們的美感,追求作品本身的靈魂,不通過外接的渲染,修飾的手法,反而會看到作者內心最直接的意圖。
在鑄造玻璃中,色彩的融會、流動,都給作品帶來了華麗的情感,玻璃特有的材質,使每位藝術家的作品中都帶有獨特性。而透明的玻璃,就好似剛出世的嬰兒,簡單、美好,不曾經歷世俗的磨練,不曾感受人間的悲苦,有的只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那種最美好的質樸,反而深深打動了人們的心。這種質樸、不加修飾的美,卻讓人們更能看清作品內在典雅,與作者感同身受,體現(xiàn)玻璃本身的獨特之美,從而喚起人們的美感意識,增添無窮的內涵和意境。
玻璃藝術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美
拋光的工藝手法是鑄造玻璃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玻璃藝術品無論進行任何形式的表現(xiàn),都將在光形色的綜合作用下實現(xiàn)。光影的變化會使作品產生層次,形成豐富的空間美感,因此,拋光效果與光影的結合對鑄造玻璃藝術創(chuàng)作顯得至關重要。玻璃藝術展示的過程中,玻璃通過光會形成很多的折射,這就豐富了整體的效果,在拋光的作用下,玻璃質感令人產生迷幻的感覺,由薄至厚的過渡,輕盈剔透,充分的體現(xiàn)了玻璃的通透感,再加上巧妙地利用光影作用的多變性,形成玻璃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
磨砂效果也是玻璃材質美的一個特性,磨砂藝術加工之后在光的作用之下發(fā)生模糊與朦朧的美,光對玻璃藝術有著最重要的意義,有光玻璃才有靈魂。拋光效果帶給人們是高貴、美麗、迷幻的感覺,而磨砂傳遞給世人的更是一種透徹與寧靜,與世無爭的意境。當磨砂的表現(xiàn)手法向人們訴說著朦朧與內涵的時候,肌理效果仿佛又在講述著一個有內涵背后的故事,因此很多作品并沒有運用磨砂形式展現(xiàn)其特性,而是以肌理的方式襯托出具象特征,讓作品以充滿質感效果,與晶瑩剔透的玻璃作品本身形成對比,更加有感染力的形式美感。
鑄造玻璃藝術的肌理美
透明是一種時尚,似有似無的品位,玻璃是冷峻堅硬的材料,由于透明和折光而有流光溢彩的魅力。正是因為玻璃材質本身的透明性這種特性,才使得光影能在創(chuàng)作者后期發(fā)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變得如此讓人神往,光影和玻璃相容能迸射出色彩流動的美感,呈現(xiàn)出璀璨色彩,彰顯出玻璃的另一種姿態(tài)。玻璃拋光之后呈現(xiàn)的是透明性,而磨砂之后就是不透明,相比透明性,不透明具有與之相對立的厚重感。鑄造玻璃的厚重感與透明性并不矛盾。將玻璃質感的磨砂與拋光結合,追求的兩種肌理的共同作用下的肌理美感。鑄造玻璃追求的厚重感是透明中凸顯厚重的效果,是玻璃獨具的一種質樸與渾厚。因此,在追求玻璃的厚重感不應喪失其特質的通透性,所以透明性與厚重感二者需要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地、全面地體現(xiàn)玻璃藝術的材質美,磨砂與拋光,它給人一種厚重感同時也體現(xiàn)了透明性與不透明性的結合。
鑄造玻璃的透明性,將玻璃以一種靈動、剔透、華麗的姿態(tài)展示在人前,褪去浮華,不透明性為這個材料添上一份自然與純粹。透明性與磨砂是玻璃藝術中的兩個同樣重要的元素,帶給人們卻是兩種不一樣的藝術效果。玻璃的磨砂效果是相對透明性產生的,玻璃本身通透的材質特性就包含透明性,所以,磨砂效果反而打破常規(guī)的視覺感受,突破人們慣性思維,改變了玻璃在人們心中晶瑩剔透的觀念,多一份厚重,增加一種更加柔和與真實的藝術感染力,玻璃的不透明性相比之下將玻璃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們捉摸不透,更值得藝術家們去探索和追求。
總之,鑄造玻璃藝術豐富多樣,表現(xiàn)手段多樣,當我們看到玻璃絢爛光彩的一面時,也不要忽略其淳樸和神秘。無論是有色還是無色玻璃,還有拋光與肌理結合的形式,都為玻璃材料的藝術表現(xiàn)力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增加了豐富多彩玻璃藝術語言。鑄造玻璃語言的形式美法則,需要玻璃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中更多的去實踐和實驗,去探索玻璃材料更多的可能性,為玻璃藝術的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也是當代玻璃藝術發(fā)展不可回避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