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岳英
[摘要]目的 探討飲食護理干預在胃炎、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胃炎、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采取基礎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飲食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結果,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臨床效果和護理總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疾病控制、健康感覺、飲食、睡眠及日?;顒釉u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護理胃炎、胃潰瘍患者的過程中應用飲食護理干預所起的效果顯著,推廣價值高。
[關鍵詞]胃炎、胃潰瘍;飲食護理干預;基礎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8(b)-020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November 2018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containing 10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ic nursing as an intervention was used, 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ietary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ded base o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life quality score, clinical effect and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disease control, health feeling, diet, sleep and daily activity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n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ietar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obtains significant effects, which has a high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Dietary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ic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cation effect
在臨床上,胃炎、胃潰瘍都是消化系統(tǒng)多發(fā)且常見的疾病,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該疾病發(fā)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臨床上,患者癥狀主要集中在出現(xiàn)噯氣、反酸等表現(xiàn)[1]。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或飲食造成一定的影響,對社會和家庭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經(jīng)濟負擔。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也得以改善,對醫(yī)療與護理服務質(zhì)量的要求也更加的嚴格[2],故而需要行之有效的護理方式。醫(yī)務工作者在臨床上通常會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護理方式,幫助患者提高臨床效果。因此,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胃炎、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飲食護理干預在胃炎、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旨在提高胃炎、胃潰瘍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為今后的試驗與研究提供更加準確的參考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胃炎、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式,將所有的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中,男50例,女50例;年齡35~70歲,平均(53.22±13.28)歲;病程4.0~7.5年,平均(5.56±1.55)年。觀察組中,男51例,女49例;年齡36~70歲,平均(53.23±13.26)歲;病程3.0~8.0年,平均(5.55±1.54)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jīng)診斷后確診為胃炎、胃潰瘍[3]的患者;②對治療依從性較好的患者;③患者擁有知情權,均已告知本研究情況且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本次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后,給予批準。排除標準:①患有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者;②患有較重的其他器官疾病者;③患者基本資料或病例不夠完整;④患者不同意或不接受本次研究。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①心理護理:在護理過程中,患者容易因疾病產(chǎn)生負面情緒,對之后的身體康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護理人員主動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在接收這些負面情緒的時候,護理人員也要調(diào)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保持開朗、友好、耐心的狀態(tài),傾聽患者的心理訴求,盡量幫助患者緩解負面情緒。對患者疑惑的問題,也要給予耐心且詳細的講解,同時也要充分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和患者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讓患者沒有心理負擔的接受護理,便于患者提高配合護理的積極性[4-5]。②用藥管理:護理人員根據(jù)胃炎胃潰瘍患者自身情況和病情發(fā)展變化來調(diào)整患者的用藥劑量,以達到有效性和針對性,使藥效發(fā)揮到最大限度。同時,幫助患者建立其健康檔案,耐心詢問患者的基本資料,并準確無誤記錄患者每天的臨床癥狀及是否出現(xiàn)異常。通過調(diào)整用藥種類和劑量,來確保持續(xù)性,同時也能起到防止因間斷性服藥而影響到患者整體護理臨床效果[6-8]。③生活護理:胃炎胃潰瘍的發(fā)作和自身的飲食或不正確的生活習慣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在護理階段,護理人員需改善其臨床癥狀的同時,還要幫助患者從根本上改變和糾正患者不良和錯誤的生活習慣和方式。護理人員應適當?shù)奶嵝鸦颊哌M行活動,可在病房內(nèi)進行小范圍的活動,同時保證患者進食的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和營養(yǎng)夠支撐患者一天的活動,使患者意識到飲食規(guī)律的重要意義;確?;颊呙刻焖邥r間達到7~8 h,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根據(jù)患者自己的個人喜惡情況,每周鍛煉次數(shù)在3次以上,且每天鍛煉時間保持在20~30 min內(nèi),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切勿急躁[9]。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飲食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①注意事項:告誡患者避免進食生冷、油膩、刺激、燙口或刺激性較強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在飲食多樣化的前提下,遵循清淡、少放鹽的原則,主要進食半流質(zhì)食物,禁放調(diào)味料(蔥、姜、蒜等),禁止飲用咖啡、碳酸飲料。除此之外,在烹飪時,盡可能選擇燉、蒸或煮的方式。告誡患者戒煙戒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10-11]。②合理搭配食材:每日進食的食物最好是經(jīng)過合理搭配的食材,且每日進食的蔬菜水果、蛋類和魚類等確保其口感新鮮,都是當天或前一天購買的。多食富含維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減少米粉進食量,增加面食的攝入量,告誡患者少吃甜食,以降低胃酸增加分泌。③改變飲食習慣:遵循“多餐少食”原則,同時控制進食速度和量,能夠降低胃腸系統(tǒng)的負擔。除此之外保證患者每天攝入量便可[12]。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臨床效果和護理滿意度。
生活質(zhì)量評分標準:經(jīng)一段時間的護理后,通過觀察兩組患者的疾病控制、健康感覺、飲食、睡眠及日常生活五個方面來判斷其生活質(zhì)量評分變化情況。每項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則意味著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反之,則差。
臨床效果評判標準,包括三個方面。①無效:經(jīng)護理后,臨床癥狀未見消失或好轉,甚至進一步惡化,使用胃鏡檢查后確認潰瘍范圍縮小≤34%;②有效:經(jīng)護理后,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使用胃鏡檢查后確認潰瘍范圍縮小>34%~>75%;③顯效:經(jīng)護理后,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或自行消失,使用胃鏡檢查后確認潰瘍范圍縮小≥75%或完全消失??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通過醫(y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以匿名的方式,由患者填寫??偡止?00分,分為非常滿意(>75~100分)、較滿意(>50~75分)、滿意(>25~50分)和不滿意(≤25分)。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疾病控制、健康感覺、飲食、睡眠及日?;顒釉u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和其他組織相比,胃黏膜組織顯得更加脆弱,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破壞而受損,若病情發(fā)展一段時間后,也很容易引發(fā)潰瘍病變或炎性病變。由此可知,胃炎、胃潰瘍在臨床上屬于一種較為常見且多發(fā)的慢性消化內(nèi)科疾病,病情頑固性較強,治愈難度系數(shù)較大,且二次發(fā)作的可能性較大,倘若不及時就醫(yī),患者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納差或胃痛等,誘發(fā)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幽門梗阻、上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等)[13],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甚至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與其生活質(zhì)量。據(jù)有關部門數(shù)據(jù)顯示,約有80%的患者伴隨著幽門螺桿菌感染。
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的疾病控制、健康感覺、飲食、睡眠及日?;顒釉u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孫穩(wěn)先[14]的研究中所得出的結果相差無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蘇麗華[15]在《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分析》一文中所示的結果幾乎一致。這也就說明,經(jīng)基礎護理干預結合飲食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臨床效果也得到有效提高,同時提示通過改善和糾正患者飲食和生活當中的習慣,調(diào)整飲食結構,對建立健康的飲食模式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16]。在護理過程中,建議觀察和了解各組患者的實際情況后,及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日常實際運動量與日常生活方式和習慣等)來酌情調(diào)整護理方案,以確保其護理效果,進而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在護理胃炎、胃潰瘍患者的過程中應用飲食護理干預所起到的效果顯著,具有一定的價值,更加適用于臨床護理中,推廣價值高。
[參考文獻]
[1]尹鋒.胃炎和胃潰瘍患者治療中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分析[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7,14(8):43-46.
[2]黃麗霞.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HAMD、HAMA評分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173-174.
[3]姚國和,林海,孫小明,等.胃功能三項檢驗對慢性胃病變的臨床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8):91-93.
[4]劉義蘭.系統(tǒng)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24(25):189-191,194.
[5]黃莉.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進行系統(tǒng)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6):249-250.
[6]盛敏.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療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2):1,3.
[7]孫平.胃炎胃潰瘍患者應用飲食護理干預對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探析[J].中外醫(yī)療,2014,33(31):164-165.
[8]馬娜,劉琳,趙雪寒,等.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24(23):170-172.
[9]陽琳玉.系統(tǒng)護理服務對慢性胃炎、胃潰瘍病人療效、生活質(zhì)量及不良心理的影響[J].甘肅醫(yī)藥,2014,33(11):856-858.
[10]李君玉,吳雄健.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胃潰瘍54例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4,23(22):119.
[11]耿小莉.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4):101-103.
[12]侯雯.加強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8,12(22):162-163.
[13]汪黎.對胃炎胃潰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7):116-117.
[14]孫穩(wěn)先.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療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7,29(14):106-107,127.
[15]蘇麗華.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分析[J].臨床研究,2017,25(2):181-182.
[16]王雪芳.系統(tǒng)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55-56.
(收稿日期:2019-01-29? 本文編輯:孟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