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453000)王哲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妊娠高血壓患者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甲、乙組,每組41例。甲組:23~36歲,平均(27.2±6.3)歲;乙組:23~38歲,平均(27.6±6.2)歲。所有患者都已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審核,且簽有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甲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內容包括飲食指導、環(huán)境護理、用藥指導等。乙組采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護理措施如下:①病情監(jiān)測:孕婦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實時監(jiān)測,密切觀察產婦的呼吸、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狀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yī)生,進行緊急處理。②生活、活動干預:對產婦進行科學的生活指導,確保病房內溫濕度適宜,定期進行消毒;此外可根據(jù)產婦的具體病情和身體狀況,制定活動方案,以免其過度運動出現(xiàn)不良反應。③健康宣教: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有關妊高癥的疾病治療知識,并提醒產婦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改善產婦子宮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④飲食護理:加強對產婦進行飲食干預,叮囑產婦適當減少每日鹽分攝入量,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⑤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積極與產婦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產婦焦慮、抑郁的情況,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為產婦及家屬解疑答惑,減輕產婦緊張、焦慮的情緒,緩解產婦的精神壓力,幫助產婦樹立信心,提高其治療與護理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舒張壓(DBP)、收縮壓(SBP)水平、產后2h出血量、住院時間、妊娠結局(早產、產后出血、胎兒宮內窘迫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各項研究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差異用X2和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BP、DBP水平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前SBP、DBP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乙組護理后SBP、DBP水平分別為(112.8±6.4)mmHg、(82.3±3.2)mmHg,明顯低于甲組的(131.4±4.5)mmHg、(96.8±4.4)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產后2h出血量、住院時間及妊娠結局對比 乙組患者產后2h出血量、住院時間明顯少于甲組,妊娠結局顯著優(yōu)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
附表 兩組產后2h出血量、住院時間、妊娠結局比較(n,±s,%)
附表 兩組產后2h出血量、住院時間、妊娠結局比較(n,±s,%)
組別(n=41) 早產 產后出血 胎兒宮內窘迫甲組 7(17.1) 4(9.8) 6(14.6) 175.6±24.8 8.7±3.2乙組 1(2.4) 0(0.0) 1(2.4) 118.7±20.3 5.3±2.3 t 4.99 4.21 3.905 11.37 5.52 P 0.03 0.04 0.048 0.00 0.00妊娠結局 產后2h出血量/ml住院時間/d
妊娠高血壓癥作為婦產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妊娠高血壓會導致產婦血壓異常升高,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會導致病情加重,極易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甚至危及母嬰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以妊娠高血壓產婦為試驗對象,給予其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采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乙組患者SBP、DBP水平明顯低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甲組,且其產后2h出血量明顯少于甲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甲組,妊娠結局顯著優(yōu)于甲組,表明妊娠高血壓產婦采取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改善其妊娠結局,同時防止產后出血過多,加快患者產后恢復。優(yōu)質護理作為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患者為中心,重視基礎護理服務,遵循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能有效提升護理服務水平,不斷完善服務質量,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2]。在此次研究中,對妊娠高血壓癥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患者加強心理干預和健康宣教,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針對發(fā)生異常情況的產婦,及時采取處理措施,以確保母嬰生命安全,控制產婦的血壓水平,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對產婦進行飲食干預,為產婦提供均衡的營養(yǎng),以提升產婦的生活質量,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妊娠高血壓產婦采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改善其妊娠結局,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適合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