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摘 要 日記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觀察,是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做有選擇地記錄下來,通過寫日記可以培養(yǎng)人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積極思考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由此我們意識到:引導大班幼兒通過圖畫和符號“寫”日記具有重要意義。根據(jù)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運用多樣化的策略,發(fā)現(xiàn)“寫”日記不僅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以及對文字符號的興趣,而且對他們的語言、傾聽、思維、記憶等多種能力也有促進作用,這些為他們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關(guān)鍵詞 幼兒日記;幼小銜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7-0043-02
為了讓幼兒順利進入小學,“幼小銜接”是幼兒階段一個重要工作。在《上海市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的目標中提到:“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等)、生活能力,建立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任務意識”……由此可以看到大班幼兒要想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還需在學習習慣、各種能力、任務意識等方面儲備能量。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我覺得除了調(diào)整作息、增加集體教學活動、組織幼兒參觀小學等之外,引導幼兒“寫”日記對大班幼兒幼小銜接也可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那什么是日記呢?日記是指用來記錄其內(nèi)容的載體,它的內(nèi)容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觀察,可記事、寫人、狀物、寫景,當然也可記述活動,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過、看到、聽到、想到的,比較有意義或者比較重要的事情都可以是日記的內(nèi)容。在一般人看來,日記應從小學開始著手記錄,因為小學生開始認字、書寫,大班幼兒認識的漢字不多,再加上沒有接觸過漢字的書寫,那如何來寫日記呢?其實,大班幼兒“寫”日記并不是真正的漢字書寫,而是運用圖畫和符號的方式來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做有選擇地記錄下來。
什么是幼小銜接呢?在《意見》中提到: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旨在幫助學前兒童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wěn)過渡,讓幼兒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樂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通過將近一年的實踐摸索,我深刻感受到:日記這種教育方式對大班幼兒的學習習慣、能力發(fā)展等都有促進,這些為他們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一、“寫”日記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痹凇兑庖姟分幸蔡岬剑涸谟變旱囊蝗栈顒又?,組織幼兒相互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傾聽同伴的所見所聞,提高幼兒用完整表述與用簡單的語句講清一件事的能力。我覺得引導幼兒“寫”日記就是給他們創(chuàng)設了相互交流、表達的機會,因為我不僅鼓勵孩子們每天“寫”日記,而且還請他們分享交流。記得剛開始,孩子們介紹的日記都很簡單,一兩句話,但通過不斷分享、交流后,他們的日記就是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不僅有時間、情節(jié)、好詞好句、角色對話,而且前后連貫,有的甚至還將語氣、語調(diào)也滲透在里面,讓人聽了身臨其境,從此看出孩子們的語言、傾聽、觀察等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寫”日記促進幼兒思維發(fā)展,提煉幼兒記憶問題的能力
在《意見》中提到:養(yǎng)成“每天記一記”的好習慣,在集體活動之后,利用5分鐘主動回憶內(nèi)容要點,在離園前,利用十分鐘回憶一天發(fā)生的事或感受,培養(yǎng)孩子提煉記憶問題的能力。我覺得“寫”日記同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提煉記憶問題的能力,因為在一天中孩子們會遇到許多事情,當他們記錄時就會對一天中發(fā)生的事情進行篩選。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有的孩子每次記日記,記得滿滿的,有的甚至一天的日記記了兩頁,這樣不僅花費了很多時間,而且還影響了做其他事情和休息。于是,我組織他們欣賞哥哥姐姐的日記,讓他們知道每天的日記只要記錄自己覺得有意義和重要的事情即可,漸漸,孩子們所記錄的日記清楚、有趣、有重點。
三、“寫”日記促進幼兒對文字、符號的興趣,提高幼兒的繪畫、記錄能力
我們知道寫日記除了記錄內(nèi)容,還要記錄日期和天氣,一般日記的日期記錄在左上角,右上角是記錄天氣。而我們的孩子,剛開始時他們隨便亂記:有的沒有日期和天氣,有的日期記在中間,有的記在下面;有的在記日期時先記日,再記月;有的記了日期不會介紹出來,真是五花八門……那么我該怎樣來引導呢?在《意見》中提到:創(chuàng)設機會擴大不同層面的社會交往面,如大帶小、社會調(diào)查活動增加等。還提到:提供的材料逐漸向?qū)嵨锓?、詞語方面轉(zhuǎn)變……基于這幾點,我一方面請孩子們回家向爸爸媽媽、哥哥姐姐請教,然后到幼兒園進行介紹,相互學習;另一方面在教室各區(qū)域中添加了一些圖文并茂的觀察提示,讓孩子們從中獲得一些經(jīng)驗。漸漸,孩子們對日記的格式、排版等都有所了解,不僅知道了日期、天氣的記錄位置,而且對日期的記錄也更加完整;不僅有年、有月、有日,而且介紹的時候也有序、連貫了。
四、“寫”日記促進幼兒人際關(guān)系發(fā)展,增進幼兒相互間的情感
剛才提到,我不僅鼓勵孩子“寫”日記,而且還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日記,在介紹時,我還引導孩子們進行集體或者是結(jié)伴互相評價,一方面提高孩子們的傾聽、語言表達以及評價等能力;另一方面促進他們的人際關(guān)系,增進他們相互間的情感,這正好符合了《意見》中所提到的:創(chuàng)設“交友網(wǎng)”,為幼兒開辟交友空間和時間。記得剛開始,當聽到別人的評價時有的孩子要么不回應,要么不太樂意接受同伴的建議……但后來在不斷地分享交流后,孩子們不僅能安靜地傾聽完同伴的建議,而且還能在聽完建議后進行一定的互動,例如“謝謝你的建議,以后我會注意的”,例如“我也覺得自己的日記里缺了對話,那你覺得哪些地方應該加上對話呢”……從這可以看到,孩子們不僅情感有所增進,而且自我評價以及評價他人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五、“寫”日記促進幼兒揚長補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美國加德納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還主張加強對兒童優(yōu)勢智能的早期鑒別和訓練開發(fā),還要盡早了解兒童發(fā)展的弱項,研究彌補辦法,并且注意“揚長補短”,促進其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大班幼兒對文字的認識不多,因此“寫”日記一般運用的是圖畫和符號的方式,可有的孩子繪畫能力不夠,于是他常常找借口不記日記。鑒于加德納教授多元智能的理論,于是我采用了揚長補短的方法來幫助他們,如一孩子想記錄幫媽媽做家務這則日記,但是做了好多事情,一下不知該怎么記,于是我引導他用箭頭、簡單的符號來記錄,如先畫一個掃把,再畫一個箭頭,最后畫一件衣服,這樣不僅自己介紹的時候清楚,而且別人也一目了然……幾次引導后,不愿“寫”日記的孩子不僅興趣高了,而且記錄的日記清晰、美觀,自信心也隨之增強。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引導后,孩子們在“寫”日記中獲得了不少,不但一些學習、行為習慣有了養(yǎng)成,而且多種能力得到了發(fā)展,這些為他們順利進入小學奠定了基礎。現(xiàn)在,孩子們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我們相信,只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始終本著“為幼兒后繼發(fā)展、終身學習做準備”這一目標來開展工作,那么孩子們會有更大的發(fā)展,他們能更順利地踏入小學,開啟新的學習之旅。
參考文獻:
[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上海市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G].上海: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2008(5).
[2]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S].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3]中華人名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S].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0).
[4](美)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M].沈致隆譯,新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