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霞 俞曉冬 張瑋 王斌鵬
摘 要 在“互聯網+教育”的新時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基于雨課堂的電氣控制與PLC課程一體化的教學體系。采用雨課堂,把課前預習、課堂互動教學、課后鞏固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全方位的有效結合;同時,對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體系進行構建,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 雨課堂 一體化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7.055
Integrated?Teaching?System?of?Electrical?Control?and?PLC
Course?Based?on?Rain?Classroom
DONG?Xia,?YU?Xiaodong,?ZHANG?Wei,?WANG?Binpeng
(Qilu?University?of?Technology,?Jinan,?Shandong?250353)
Abstract Under?the?new?era?of?"Internet?+?education",?this?paper?proposes?an?integrated?teaching?system?of?electrical?control?and?PLC?courses?based?on?rain?classroom.?Rain?classes?are?adopted?to?effectively?integrate?pre-class?preparation,?interactive?classroom?teaching?and?post-class?consolidation.?At?the?same?time,?an?integrated?teaching?system?of?teaching,?learning?and?doing?is?constructed?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and?effect.
Keywords rain?classroom;?integrated?teaching?system
“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PLC)”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其課程內容與實際工程密切相關,有著很強的實踐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工程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1?電氣控制與PLC課程面臨的問題及改革思路
1.1?面臨的問題
新時代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一線教師也面臨教學上的困境和瓶頸。如何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的發(fā)展,推進四個回歸,成為本科教學迫切解決的問題。
1.2?改革思路
(1)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轉變。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改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整個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動態(tài),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
(2)以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構建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對電氣控制與PLC課程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新的教學模式,[1-2]教中學,學中教,教與學互動,理論與實踐互融,講練結合,使得知識的講解與具體實踐應用在時空上能夠無差別化地緊密結合,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強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2?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改革實施
2.1?開展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雨課堂依托?PPT?課件和手機終端(微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前、課上、課后),實現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全天候互動。課前,通過PPT中的雨課堂,能夠把包含了MOOC?視頻、語音、圖文、習題等資源的教學課件直接發(fā)送到學生的手機端,同時,可以實時地得到學生反饋,例如預習人數、每個學生的預習情況等;課上,可以進行課堂答題、投票、彈幕互動等,在師生之間實現有效的雙向互動。課后,可以將課后習題、測試題發(fā)送給學生。除此之外,雨課堂能夠全程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統(tǒng)計和記錄,從而可以提供立體化統(tǒng)計數據。[3]雨課堂的功能如圖1所示。
2.2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體系
2.2.1?教學內容的整合序化與校本教材的編寫
與企業(yè)一線技術人員共同探討完成教學內容的開發(fā)與項目案例的選擇。整合、序化教學內容,打破原來的電氣控制與PLC教材的順序,將教學內容模塊化,以模塊為單元、以工程項目為主線,以任務為引領,將知識點融合在典型的項目中。每一個項目都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包括咨詢、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等步驟。項目按照由簡單到復雜排序,有少量重復,后面的項目是在前一個項目下的進一步深入,難度逐步增加。
編寫電氣控制與PLC教材時,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案例項目,教學項目既要涵蓋基本的教學知識點,能服務于教學,體現教學目標,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2.2.2創(chuàng)建豐富的教學資源庫
(1)重新編寫教學大綱,大綱中體現本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模塊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設計與實施;學習評價等。
(2)開發(fā)具有補充性和延伸性的教輔資料。
(3)編寫每次課程的任務單和評價表。任務單包括項目名稱、課時、目標、任務要求、所需工具、提交成果等內容。評價表包括理論考核、技能考核及職業(yè)素質考核;每種考核所占比例;考核方式等內容。構建在學分制條件下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態(tài)度與情感的職業(yè)模塊評價體系,將傳統(tǒng)的考試從“交試卷”轉變?yōu)椤敖蛔髌贰?、“交方案”、“交項目”,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
(4)開發(fā)適合一體化教學的課件。圍繞新教材,制作與之配套的課件,課件將一改以往簡單的將課本紙面內容電子化的形式,將加入大量教材中不便于收錄的現場視頻、圖片等一線素材,真正起到引人入勝、輔助教學、畫龍點睛的作用。
(5)根據現有的實驗室環(huán)境及實驗設備,重新進行規(guī)劃設計與布局,形成一體化的教學場所。將課堂搬到實驗室,對現有的PLC實驗室進行重新規(guī)劃與布局。該場所分為教學區(qū)、實驗區(qū)、工作區(qū)、討論區(qū)、成果展示區(qū)等,從而實現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在空間上的融合,如圖2所示。一體化教學采用小班制授課方式(約30人左右)。
3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改革目標
(1)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自主性。通過在教中學,學中教,教與學互動,理論與實踐互融,講練結合,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充滿興趣、積極主動的投入和參與到學習中去,使學生在做中學、樂中學,在學習中找到一份成就感,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的挖掘,創(chuàng)造性得到深刻的激發(fā),從而使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2)有效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包括工程實踐能力;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項目策劃能力等。
(3)實現教學過程化評價。通過系統(tǒng)評定、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評定等方式,完成對課前、課中、課后整個過程的評價。
項目支持:
1.齊魯工業(yè)大學校級重點項目,電氣控制與?PLC?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主持人:董霞,項目編號:201815
2.齊魯工業(yè)大學校級項目,基于微信平臺的微課在《電工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主持人:俞曉冬,項目編號:201834
3.?山東省級教研項目,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課程立體化建設,主持人:張瑋,項目編號:C2016M004
4.項目名稱:基于教學做深度融合的《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課程模塊式教學改革。項目編號:201802191001
參考文獻
[1] 謝文明.校企合作機制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32(17):34-36.
[2] 李雄杰.職業(yè)教育理論一體化課程微觀設計研究[J].職教通訊,2011.10:1-4.
[3] 劉蕾.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學習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