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麗 鄧寶玲 國麗紅
摘要:為了更好的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科學性,確保資產完整,便利師生,促進資源深度整合,規(guī)避財務風險。本文對黑龍江省高校信息化管理模式進行研究,高校財務管理模式大體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高度集中管理模式、統分結合管理模式、適度集中管理模式。目前的主要趨勢是從分級式模式向集中式模式的發(fā)展,現在依然還有部分高校是采用分級式財務管理模式。集中統一的謀劃構建高效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對整個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將為高校財務體制改革提供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調研
中圖分類號:F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9-0093-02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互聯網伴隨的信息技術已經深度地融入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利用互聯網+手段來解決當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問題,特別是教育財政體制的管理問題十分重要。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是教育財務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是互聯網高速發(fā)展和融入高校的必然要求,目前,各大高校都逐步開展高校信息化建設,其中高校財務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任務成為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其發(fā)展進程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通多對黑龍江省各大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有步驟的有計劃的調研,然后進行分析與研究。以期從中找出適合高校發(fā)展的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為加快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進程和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提供有利事實依據和借鑒參考。
一、高校財務信息管理的調研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先后針對省內高職院校下發(fā)了調查問卷,包括黑龍江大學、東北林業(yè)大學、東北農業(yè)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近二十所學校參與了調查問卷。同時,我們還有針對性的實地走訪了重點院校,采取座談等方式了解情況,掌握信息,同時立足院校工作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經驗,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一)調查設計
圍繞需要獲取的基本情況,我們對調查問卷的方式、方法、內容等進行了詳細設計,為了保障調查內容的科學性,我們的細分內容參照了國家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內容,側重了財務信息化管理方面。包括開展對財務信息化管理的主體、負責人的調查問卷,調查區(qū)域、是否有專門的信息化管理部門、是否設置有專門的財務總會計師、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是多少。同時從大類來看,還可以分類互聯網基礎設施大類、部門聯動類、項目介入類、行政管理類等等。比如互聯網基礎設計大類中,我們重點調查內容為互聯網建設的投入、網絡建設的等級、網速、學生用網費用、寬帶升級、無線網絡覆蓋情況等等。從部門聯動類我們重點側重于是否啟動了校園一卡通等信息化便捷方式、是否有統一的信息網站、有統一的公共繳費平臺、有統一的數據交換和認證系統,特別是基于身份認證的相應系統信息。這里面同時還包括科研信息化管理等多方面內容,整個調查問卷細分為145項內容,涵蓋了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以及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全方面內容,同時我們還細化了參數和技術的問詢。例如當前正在使用的信息化軟件技術、數據庫技術、Web Service技術、移動智能終端技術等等。通過詳實的調查設計,為我們的調查研究做出了較好的鋪墊。
(二)調查過程
為了更好的了解實際情況,我們在與院校進行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分發(fā)了調查問卷,并同步與院校相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進行了座談,詳細了解了院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帶來的重要變革、基本情況以及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下一步打算等內容,形成了調查研究的訪談筆錄,有力的支撐了本文的調查研究。通過實地調研,獲得了很多的寶貴經驗,比如哈爾濱師范大學利用財務信息化管理改革,推動了財務管理的“加減乘除”,正如調研中哈爾濱師范大學信息化管理負責人提到,未來的大學的財務信息化管理應該是推動科研、生活、學習的全方位互聯網化。這種言論在2018年上海舉辦的“互聯網+”時代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研討會上,大部分專家也均是持這種意見和態(tài)度。
利用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手段,自助繳費終端實現了學生繳納學費不排隊,財務管理不亂賬、各項數據均在電腦的自動分類下呈現出了較大的發(fā)展趨勢,目前自助繳費機在國內處于領先,自助繳費平臺不僅能夠自助繳納學雜費,還能夠繳納等級考試的報考費、補考費等費用,繳費的同時能夠直接獲得由省財政廳印制的正式發(fā)票,完全是互聯網+一體化的整體體現,同時該平臺還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其他生活性的繳費服務,包括提供相應的查詢功能,科研經費申請進度等等。調研的案例是當前國內十分成功的經驗,在同類改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已經推廣至黑龍江省多家大學。自助繳費機的出現不僅僅是一個設備引入,其背后代表著整個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變革。
(三)經驗分析
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每一次改革的突破都需要破除巨大的障礙和阻力,包括人們已經形成的慣性思維和習慣。改革需要動力,互聯網+實際上早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之中。成功的案例告訴我們,財務管理信息化承載著巨大的歷史使命,其降低成本的有效性以及更高級別的防范高校財務風險性均具有跨越式的意義,改革需要契機和動力,在財務管理信息化構建中,總會計師和財務部門領導自身的個人能動性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有方法、有認知以及能夠合理擺布財政資源,通過有效的頂層設計,推動了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系統性。實際上,財務管理信息化已經完全將傳統的財務管理內容進行了重構,不斷加大了對傳統財務管理制度的重新定義以及相應流程的重新梳理,從自助繳費機到互聯網+的全方位應用,我們看到的是整個互聯網體系的升級,哈爾濱師范大學在財務管理信息化方面走在了前面。
二、高校財務信息管理模式分類研究
高校財務信息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高校財務管理的最小化和服務師生便利的最大化。盡管根據不同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看到的是各大高職院校已經對財務管理信息化越來越重視,各大高校立足資金情況和實際需求,形成了不同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構建模式,管理模式決定這構建系統的方式,也決定著最終平臺的形態(tài),所以分析當前高校財務信息管理模式對于研究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根據我們的研究,高校財務管理模式大體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高度集中管理模式、統分結合管理模式、適度集中管理模式。
(一)高度集中管理模式
高度集中管理模式一般出現在財務狀況較好,思想較為統一,傳統財務業(yè)務相對比較規(guī)范的高校當中。即通過學校的頂層設計,將財務信息化管理全權委托給第三方,由第三方在主要領導的直接指揮和設計下直接推動全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立足成功經驗,采取激進的改革方式,快速推進,不管是大校區(qū)還是多校區(qū),不論是網點建設還是軟件開發(fā),都統一納入到具體的實施既定方案之中,整個高度集中管理模式就是一體化、標準化,建立統一的制度規(guī)范和統一的標準形式,以強有力的行政手段推動,在內部進行集中統一的推進,這種模式要求的財務管理集權集中集合,表面上是大包大攬,實際上如何能夠快速組建專業(yè)團隊專項負責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
(二)統分結合管理模式
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可以看作是針對多校區(qū)、多單位集成的高校模式而制定和形成的一種財務信息化管理建設方案,這其中就包括我們常見的分片區(qū)特色管理體系,當然財務管理體系不同一般,不能標新立異,所以有統的過程,該集中統一的地方必須集中統一,該殊途同歸的地方可以適當進行創(chuàng)新,這是尊重現實、尊重實際的一種表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否認統分結合的合理性,高度集中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難免會出現一刀切的情況,也不利于實際發(fā)揮平臺的效用和功能,在統分結合管理模式的建構下,我們不難看出某種不同以往的管理模式。比如統一財政的報批制度,但是卻是以結果為導向,具體實施過程不會在意是否完全依據特定的途徑來開展,反而會有序的推動內容向著具體的目標完成。哈爾濱工程大學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
(三)適當集中的管理模式
我們說適當集中代表著的含義在于區(qū)別于高度集中,適當集中也不完全就是統分結合,相反,適當集中遵循高度集中的規(guī)律,在只不過在些許小項目之中找到適合彼此的推進點方能對系統構建達到滿意的效果。對于某個單獨小區(qū)來說的高效,獨立的會計信息體系能夠保障核算的統一性,那么在報批的程序上就可以適當的集中,可以由院系出發(fā),而不是直接對領導小組。在管理級別上也不會完全遵循特定的內容,而是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級管理,這種管理存在的問題也是明顯的,這需要在整個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增設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一級單位下放至二級單位,但是往往這種模式下二級單位的存在會嚴重影響到實際發(fā)展狀況。黑龍江大學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
目前黑龍江高校財務信息管理模式的主要趨勢是從分級式模式向集中式模式的發(fā)展,現在依然還有部分高校是采用分級式財務管理模式。當然我們也看到在信息技術不斷優(yōu)化、網絡平臺建設成本不斷的降低的情況下,集中統一的謀劃構建高效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是十分重要的,這將對整個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總之,黑龍江省對高效財務管理的政策導向奠定了省內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建設的基礎,有力的推動了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進程。不論是開展財務監(jiān)督管理年活動,還是開展財務管理情況大檢查,不論是有針對性的下發(fā)指導性文件,還是召開全省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座談會以及培訓班,都推動了黑龍江高校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責任編輯:方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