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00湖南省人民醫(yī)院骨五科,湖南 長沙
疼痛會對機體的神經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成不利影響,并進而影響患者的最終治療效果;疼痛屬于機體正常的生理反應,若疼痛劇烈則會影響治療依從性不利于患者病癥康復;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術后發(fā)生疼痛感的概率極大,且嚴重疼痛者會影響傷口愈合,若傷口愈合不良則會影響預后,嚴重者造成永久性殘疾,致使生活無法自理。本文旨在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疼痛患者中應用舒適護理,觀察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
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100例,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62~82歲,平均(72.32±5.61)歲;新鮮骨折31例,陳舊性骨折19例。研究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61~83歲,平均(72.56±5.53)歲;新鮮骨折32例,陳舊性骨折1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護理方法:⑴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按照醫(yī)囑用藥;對患者病房進行定時查看;主動詢問患者病癥康復情況。⑵研究組采用舒適護理:①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護理人員多與患者積極交流,多向患者主動講解一些手術實施的目的和術后有疼痛感產生的原因,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指導患者如何不依靠藥物就可以緩解疼痛感[1]。②對患者的病房進行消毒處理,及時更換和清潔被套;對出入病房人員此時要嚴格限制;護理人員要及時處理臥床患者的排泄物,為患者盡量創(chuàng)建舒適且整潔的病房環(huán)境[2]。③患者手術后需要睡硬板床,為患者更換相對柔軟的衣物,在患者側臥位時要借助翻身枕抵住其背部。④對患者的并發(fā)癥要有預防意識和及時處理,患者手術之后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情況;為患者進行CT和MRI檢查以此查看是否出現滲漏壓迫的情況;患者一旦出現胸悶、氣急等臨床癥狀要考慮是否發(fā)生肺栓塞,此時要及時進行心電監(jiān)護和保證患者呼吸的通暢性,并且護理人員要及時向臨床醫(yī)生報告;護理人員提前準備好相關的搶救儀器,與臨床醫(yī)生配合治療[3]。⑤患者手術后要予以局部冰敷,冰敷均要維持15 min/次左右,每天定時給予局部按摩至少3次。⑥若患者有疼痛感要給予對應的藥物止痛,可以采用注意力轉移的方式進行止痛[4]。
觀察項目:對組間的VAS評分、護理總滿意率進行比較:VAS評分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定,分數0~10分,分數越高則疼痛感越劇烈。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VAS評分為(1.56±0.21)分,低于對照組的(3.56±1.11分),且研究組在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76.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腰椎壓縮性骨折屬于十分常見的脊柱骨折類型;創(chuàng)傷是導致腰椎壓縮性骨折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會對患者的行走造成一定影響。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但是術后出現疼痛感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導致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因素眾多,如:切口出現炎癥所導致痛感、手術引發(fā)無菌炎癥、患者本身存在風濕性關節(jié)炎、長時間臥床導致軟組織損傷等。
常規(guī)護理模式應用于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之中,并不能提高其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該種護理模式局限于對患者進行軀體護理,并不能增加患者對疼痛感的耐受程度,并且,患者若對自身病癥不夠了解或存在緊張心理,也會導致機體的肌群緊張,并引發(fā)疼痛感。舒適護理是一種讓患者感到身心兩方面舒適的護理模式,該種護理模式能夠有效降低機體的疼痛感,對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應用舒適護理需要先分析疼痛產生的原因,之后對其因素進行針對性干預,以此不斷將外部因素有效改善;與此同時,對患者進行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疾病和治療兩方面健康宣教,讓患者可以充分感受到尊重和關心;舒適護理要求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的日常生活,多與患者家屬溝通,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以此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舒適護理的有效實施可以減輕患者的疲勞感受,還能夠有效預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疼痛感和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表1 兩組VAS評分、護理總滿意率數據比較(n)
結合數據:研究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在護理總滿意率方面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舒適護理在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疼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且患者對該種護理模式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