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 目的:調查分析醫(yī)院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情況。方法: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選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使用糖皮質激素的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從年齡、科室、給藥途徑等方面調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應用情況。結果:120例使用糖皮質激素的住院患者中,40.00%患者年齡>60歲,29.17%患者年齡<14歲;30.83%為呼吸內科疾病,25.00%為兒科疾病;55.83%為靜脈滴注,19.17%為肌肉注射;65.00%為地塞米松,37.50%為曲安奈德。結論:醫(yī)院存在不合理應用糖皮質激素的情況,應加強糖皮質激素應用的監(jiān)督管理,提高糖皮質激素使用合理性。
【關鍵詞】
醫(yī)院;糖皮質激素;使用情況;調查分析
糖皮質激素是當前醫(yī)院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藥物,具有調節(jié)脂肪、蛋白質生物合成、代謝的作用,同時具有抗炎及抗病毒的藥理作用[1]。但臨床仍存在不合理應用情況,導致患者不良反應較多。本文作者為了調查分析醫(yī)院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情況,特選取本院收治的120例使用糖皮質激素的住院患者,現(xiàn)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次所選120例住院患者來源于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此次研究,本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會的批準。其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0.2~77.0歲,平均年齡(45.34±10.21)歲。
1.2 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分析法,調查分析住院患者年齡、應用科室、給藥途徑,并根據《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對其進行分析評價。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所有調查數據均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糖皮質激素藥物應用年齡分析
120例使用糖皮質激素住院患者中,>60歲患者占40.00%,30~60歲患者占19.17%,14~30歲患者占11.67%,<14歲患者占29.17%,>60歲患者占比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糖皮質激素藥物應用科室分析
科室分布中,呼吸內科占30.83%,兒科占25.00%,明顯高于其他科室,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糖皮質激素藥物給藥途徑分析
給藥途徑中,靜脈滴注占55.83%,肌肉注射占19.17%,明顯高于其他給藥途徑,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2.4 糖皮質激素藥物種類分析
糖皮質激素藥物種類中,地塞米松占65.00%,曲安奈德37.50%,聯(lián)合用藥占46.67%。詳見下表4。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從年齡分布看,集中在<14歲及>60歲,科室集中在兒科及呼吸內科。兒科是特殊的用藥群體,常用于退熱治療中。由于應用此類糖皮質激素藥物,可誘發(fā)或者加重感染,導致肌肉萎縮或者發(fā)育遲緩等。應謹慎用藥,醫(yī)師應嚴格掌握其適應證,盡量避免對兒童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呼吸內科中常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疾病治療中,以上疾病常常出現(xiàn)激素水平失衡、免疫紊亂等現(xiàn)象,基本符合糖皮質激素的四抗藥理作用。本次調查中,55.83%患者采用靜脈注射給藥,注射是一種損傷性給藥方法,若處理不當極易引起局部性感染,甚至醫(yī)源性疾病。因此,可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吸入等給藥方式,吸入可直接作用于肺部組織,尤其在呼吸內科疾病治療中,具有見效快、痛苦小及使用方便的優(yōu)點。65.00%患者使用地塞米松,地塞米松退熱是臨床極為常見的,可有效抑制體溫中樞對致熱源的反應,穩(wěn)定溶酶體膜,可有效減少內源性致熱源釋放,可有效緩解發(fā)熱患者萎靡及渾身酸痛的癥狀。但地塞米松有較長半衰期,對腎上腺軸的抑制時間相對較長,在24h內可降低激素受體水平,應最大限度避免短時間使用。同時糖皮質激素對病原微生物無明顯抑制作用,若濫用勢必降低機體免疫能力,誘發(fā)及加重感染。若退熱患者中濫用糖皮質激素,勢必增加診斷及治療難度。因此,臨床中應綜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適合患者的糖皮質激素。
從當前來看,本院糖皮質激素使用中存在品種選擇、給藥方法不當等問題,導致不合理用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醫(yī)生對糖皮質激素知識的掌握度不夠;另一方面是對糖皮質激素監(jiān)督及管理不到位。因此,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加強臨床醫(yī)生糖皮質激素藥物知識的掌握度,定期更新醫(yī)生對臨床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法[2]。提高醫(yī)生的醫(yī)德建設,按照《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用藥,掌握臨床適應證及禁忌證,并權衡利弊,從而獲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提高治療依從性[3]。加強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使用的監(jiān)督,一旦發(fā)現(xiàn)不合理用藥情況,給予相應處罰,與績效掛鉤,從而提高臨床用藥水平[4]。最后,加強糖皮質激素藥物的常識宣傳,可發(fā)放糖皮質激素藥物的宣傳手冊,公示欄墻報等宣傳形式,加強對患者、家屬的用藥教育,從而有效避免糖皮質激素的不合理使用[5]。
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藥物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掌握藥物的適應證及禁忌證,提高對糖皮質激素藥物危害性的認識度,從根源性杜絕濫用藥,進而提高合理用藥水平,確保醫(yī)療安全。
參考文獻
[1] 陳云艷,文娛,黃錚,等.304例住院患者糖皮質激素應用合理性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7,17(02):245-247.
[2] 虞佳,涂麗華,羅美鳳,等.某三甲醫(yī)院2014年1-6月住院患者糖皮質激素應用調查分析[J].江西化工,2015,03(04):13-15.
[3] 劉佩堅,陳幸誼,肖志斌,等.廣州市番禺區(qū)中心醫(yī)院門診糖皮質激素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01):35-37.
[4] 韋賢,韋信偉,陸高翔.某醫(yī)院兒科門診糖皮質激素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4,12(05):771-772.
[5] 張紅雨.某三甲醫(yī)院門診糖皮質激素全身用藥使用情況分析[J].北方藥學,2017,02(10):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