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撒占友
摘 要:礦井瓦斯災害會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嚴重影響煤礦企業(yè)的生產。為研究上保護層開采過程中下伏煤層應力應變的變化規(guī)律,降低高應力應區(qū)瓦斯突出事故的發(fā)生,本文利用COMSOL進行不同煤巖距離的數值模擬。結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保護層開采可有效降低被保護層煤巖壓力。
關鍵詞:保護層;數值模擬;煤巖形變
1 概述
我國是一個是一個煤炭大國,2015年,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比重中大約占70%,[1]2017年,煤炭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費比重中仍大約占60%。[2]隨著煤炭資源的利用與開采,我國許多礦井逐步進入到高應力開采區(qū)域,一旦發(fā)生煤礦事故,特別是在“三軟”煤層,將會造成巨大損失。2005年到2014年,煤礦事故中,瓦斯事故仍是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事故。[3]本文在結合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三軟”煤層上保護層開采不同煤層間距煤巖應力應變的研究。
2 模型構建
2.1 數學模型構建
在文獻[4]中已給出了相應的假設,并建立了煤巖采動下伏煤層應力應變變化的數學模型,本文將基于文獻[4]進行研究。
2.2 物理模型構建
(1)數值模型構建。本文建立的模型為水平煤層,各層分布及屬性見圖1,本文將通過調節(jié)兩煤層間的巖層厚度(砂質泥巖層)控制煤層間距,通過調節(jié)保護層上方巖層(砂質泥巖層)厚度使被保護層所受總壓力保持不變,模型長×寬=200×50m,保護層煤層厚度為3m,被保護層煤層厚度為4m。
在保護層上方有中砂巖層及砂質泥巖層,兩煤層中間有砂質泥巖層,被保護層下方有泥巖層及砂質泥巖層。
(2)初始條件設定。本文設定模型底部為固定約束,左右兩側分別為輥支承,上部施加20Mpa的均布載荷。
(3)數值模擬。本文通過設定保護層開采距離為40m,分別研究煤層間距為6m、9m及12m的被保護層應力應變變化規(guī)律,模擬結果如圖2所示。
3 模擬結果及分析
在保護層開采40m范圍內,當煤層層間距為6m時,被保護煤層會形成的連續(xù)的形變區(qū)域,最大影響距離為87.5m,被保護煤層有明顯卸壓,最大卸壓壓力約為1MPa;當煤層層間距為9m時,被保護煤層部分區(qū)域為發(fā)生形變,最大位移形變距離為78m,卸壓區(qū)域與層間距6m時相比有所縮小,最大卸壓壓力為09MPa;當煤層層間距為12m時,被保護煤層連續(xù)變形區(qū)域明顯被破壞,最大位移累計為68m,最大卸壓壓力約為0.7MPa;當煤層層間距為20m時,最大位移累計為52m,最大卸壓壓力約為02MPa。被保護煤層應力應變隨煤層間距的變化。
4 結論
(1)“三軟”上保護層開采對下伏煤層有一定程度的卸壓,卸壓影響隨著煤層間距的增大呈線性減小的趨勢;
(2)保護層的開采對下伏煤層的采動影響呈倒“V”型分布的特點,隨著煤層間距的增大,現象越明顯;
(3)在一定的煤層間距范圍內(本文為20m),保護層的開采可有效釋放被保護煤層的煤與瓦斯的壓力,減少煤與瓦斯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2016.
[2]中王彥軍,張超龍,肖樂樂,等.2001-2013年煤礦生產事故分類研究[J].煤礦安全,2015,46(3):208-211.
[3]李偉.高瓦斯厚煤層覆巖裂隙演化與瓦斯運移規(guī)律及應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
[4]李磊.“三軟”煤層上保護層開采下伏煤巖瓦斯氣固耦合模型及應用[D].青島理工大學,2017.
作者簡介:王立(1994-),男,山西長治人,碩士,研究方向:工礦災害預防與控制、安全與應急管理。
通訊作者:撒占友(1969-),男,內蒙赤峰人,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工礦災害預防與控制、安全與應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