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
摘? ? 要:作為工程造價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的建設,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就業(yè)競爭力有巨大作用。筆者以學生的應用能力為建設依據,從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對該課程的建設進行了探索,旨在為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作用。
關鍵詞:實踐能力;理論教學;實踐教學
1? 引言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是工程造價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編制招投標文件,簽訂合同文件能力,并具備初步工程談判、案例分析和工程索賠的能力?;谙?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轉變,可從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和教學方法三方面對該課程進行建設。《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是工程管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時也是土地資源管理、土木工程和建筑學等相關專業(yè)的選修課程,具有基礎性和影響面廣的特點。該課程同國家政策法規(guī)緊密相關,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一定要及時更新,與時俱進。該課程的實踐性強,對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不同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比較高。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出題考試,學生死記硬背的呆板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難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
2? 教學內容
以學生能力為主導,是任何一門課程建設的基本原則。另外,工程類課程,不能只借助于理論教學來實現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應與實踐教學雙管齊下,保證教學質量。因此,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建設,可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進行:
2.1? 理論教學
(1)招投標市場概述。該部分包含建筑市場的主體和客體、承發(fā)包的模式、招投標市場等相關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對建筑市場、承發(fā)包以及目前的招投標市場情況有初步的了解。
(2)建設工程招標。該部分應包括工程招標的條件和程序、招標文件的編制、資格預審文件的編制、建設工程招標標底和招標控制價的編制。
(3)建設工程投標。該部分應包含以下3部分內容:工程投標的含義及程序、投標文件的編制、投標決策與投標報價技巧。區(qū)別于招標部分,學生應重點掌握投標技巧,初步具備編制標書的能力。
(4)開標評標定標。作為招投標活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該部分內容涉及到的法律條文較多,學生通過該章節(jié),應對招投標法有較全面的了解,以便在今后的招投標活動中遵紀守法,保證建筑活動的順利進行。
(5)建設工程合同。該部分應注重合同類型的多樣性,保證勘察設計合同、施工合同、監(jiān)理合同等都有所涉及。另外,根據學校性質及專業(yè)特點,可對其中一類合同進行重點講解,凸顯專業(yè)特色。
(6)FIDIC 合同條件簡介?;谖覈饾u與世界接軌,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國際工程,因此,了解國際通用的FIDIC 合同條件內容,掌握國際最新動態(tài),是保持一門課程與時俱進的必要途徑。
2.2? 實踐教學內容
(1)編制招標、投標文件??筛鶕鶎W內容,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制實際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文件。
(2)招投標過程模擬。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招標方和投標方,組織開標、評標、定標等相關活動,由老師進行最終點評,使學生對招標投標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同時,幫助其樹立相關法律意識。
(3)合同管理及施工索賠。進行模擬法庭,由學生扮演建設方、施工方、法官等,由法官根據合同法,對不同的工程糾紛進行判決,由此提高學生的索賠意識。
3? 師資隊伍建設
為保證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可考慮成立課程組。
3.1? 課程組職能
標準化教學內容,保障教學質量;研討教學方法,開發(fā)教學案例;對教學資源進行綜合管理,避免重復勞動,同時集思廣益,取眾人之所長。
3.2 課程組活動
(1)定期召開研討會。學期初,課程組成員就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進行研討,根據教學大綱明確教學工作的統(tǒng)一進度和要求;學期中,對教學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共同的討論、研究和解決;學期末,對本學期整體情況進行總結,并形成完整的教學資料,包括教學日歷,教案,講義等。
(2)聽課。課程組組長深入本組其他任課教師的課堂聽課,并客觀記錄下問題,在研討會上進行問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也可不定期舉行示范課或公開課,學習老教師的講課方法和吸收經驗。
(3)集體備課。各教師認真鉆研教材、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寫出教學簡案,由課程組組長組織,課程組成員交流各自的教學簡案,講解設計意圖,達成共識,并根據不同班級水平、學生差異、自身風格完成教學預案,做到共性和個性相結合,施教后對教學預案進行反思,總結得失,并完成教學后記。
4? 教學方法
4.1? “問答式”教學法
“問答式” 這種授課方法對調動學生聽課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提高授課效果有很大作用。在課堂上,動員學生就教師講課的內容主動提問題,如在某處未聽懂或與教師的觀點有異議時,要求學生必須及時、主動發(fā)問,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隨時發(fā)現問題、隨時解決。學生掌握知識的全過程是實踐、理論、再實踐循環(huán)提高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調動學生積極思考,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深入講授,在課堂上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當學生不習慣,不愿當主人的時候教師應采取手段即用“問答式”課堂教學,把學生推上主人的位置,并幫助他們當好這個主人。
4.2?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很多課程都采用的教學方法,以讓學生相互討論與交流,可鍛煉學生的口才,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案例討論中,知識、思想、經驗在師生之間雙向流動,并在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本課程旨在通過建設工程招投標、合同管理、索賠管理等相關內容的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編制招投標文件、參與招投標過程、擬定合同條文、合同履行管理以及施工索賠處理等單項或綜合技能,形成“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專業(yè)核心能力,并促進學生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養(yǎng)成。因此,除講授書本知識外,要補充很多工程招投標及合同索賠的案例以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相關職業(yè)資格考試中也有涉及招投標及索賠的內容和案例分析,可見這種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可以在課堂上補充相關案例讓學生加強練習并進一步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能力。例如講到“招標投標法規(guī)”一章時,為了使學生全面掌握招標投標相關法律,明確招標、投標以及評標中的法律規(guī)定和招標投標中的法律責任,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進行來領悟招標文件禁止的內容和招標人的保密義務、招標文件的澄清和修改、投標的禁止性規(guī)定、開標時投標文件無效的幾種情況等法律規(guī)范條件下的招標投標活動。
4.3? 總結提高式
講重點,在每章結束后,筆者都及時幫助學生進行總結,通過總結使學生抓住每章的重點,加深對重點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對每章內容融會貫通,加深理解綜上,一門課程的建設,應基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進行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的構建,另外,為達到教學的目的,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方法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 李紅佳.淺析新形勢下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8(3):113~114.
[2] 張海燕.新形勢下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分析[J].化工管理,201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