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明
一、采用微課來呈現(xiàn)教材選文中涉及的高考知識點,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框架的整合,易出實效。
人教版必修1寫景散文《荷塘月色》是優(yōu)秀的寫景散文,文章中寫景對象的選擇、景物描寫的手法堪稱散文中景物描寫的標桿。荷塘中的荷葉、荷花、荷香甚至荷波是常見之景,如果寫景只局限于此,文章便會落入窠臼而無新意,此時作者把靜謐的月光和荷塘四周風姿綽約柳樹、昏暗的路燈光作為搭檔,選材的典型性頓時讓整個畫面顯得立體、豐滿。文中把荷葉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荷花比做剛出浴的美人;又把月光想像成傾瀉的水、比作輕紗、清晰而又朦朧的夢,這樣新鮮而又奇特的比喻,不僅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語言運用能力,又夾雜著通感,讓讀者用聽覺感受去品味荷香與月光的顏色,想象力更是了得!應該說景物的堆砌是很會讓人感覺枯燥與做作的,但朱先生的堆砌卻透露著一股才氣。縱觀全文,荷塘、月色和荷塘四周的眼前實景與聯(lián)想中的江南采蓮舊事虛寫相結合,在觀賞荷塘的恬靜中升華了對自由、和平的渴望,情感表達合理且自然。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不把景物描寫作為重點抽離出來分析講解,學生是不能高屋建瓴地去體會、掌握“景物描寫”,將文中的“景物描寫”、“虛實結合”這兩個考點以微課的形式進行專題探討,既讓學生加深對朱先生在寫景上的匠心獨運的體會,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后進行仔細、反復的揣摩,有效地掌握“景物描寫”、“虛實結合”的分析鑒賞能力。
同樣是人教版必修1中的《故都的秋》,也是散文名篇,文章中郁達夫獨有的平民化的散文語言風格是學生難以感知到、品味到的,這就需要采用微課制作一個小專題進行針對性解讀。北平的秋可寫的景物很多,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述,“陶然亭的蘆花”,“潭柘寺的鐘聲”等,但在文章的第一幅秋景圖的描繪中,作者卻以普通院落為背景,以普通百姓的口吻小資地調侃了一番:“泡一壺茶,往院子里一坐,看碧綠的天,聽馴鴿的飛聲,細數(shù)一絲絲漏下的陽光,靜對著牽?;ǖ乃{朵……”。細細品味會發(fā)現(xiàn),郁先生在富有情調的敘事中有意地刻畫著北平四合院中平凡的人事風物。在街邊踩著極細極柔軟的秋槐的落蕊,這是尋找秋的意味;層層秋雨中含著煙卷在橋頭與“閑人”的閑聊,這是踏秋的姿態(tài);在茅房邊的棗子樹下數(shù)著鵝黃帶綠的棗兒,一顆、兩顆、七八顆……這是玩賞秋的情調,不難發(fā)現(xiàn)郁先生的足跡都是在尋常巷陌的,京味兒十足的。
把郁達夫平民化的語言風格通過微課形成一個小的專題,學生便有了鑒賞的重點,也讓學生懂得散文語言風格的感知與探究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二、從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來看,如果只是利用微課著眼于課堂知識點的講解、分析,還達不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把微課拓寬到“拓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知識點理解,增加鑒賞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徑。
“拓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要有深度,又要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的動力。杜甫的《旅夜書懷》就可以借助微課設計“拓展延伸”:既可以與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張繼的《楓橋夜泊》等同類題材詩歌比較閱讀;也可以按杜甫的人生歷程將《望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進行同一作者詩歌創(chuàng)作的縱向對比閱讀。在分析講解魯迅的小說《祝?!分械沫h(huán)境描寫的時候,我們安全可以借助微課設計“拓展延伸”:將“環(huán)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這一高考考點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羅漢大爺》《邊城》中的”環(huán)境描寫”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在微課中找到環(huán)境描寫在小說中的異同,讓學生在對比延伸學習中具有真實的“獲得”感。
課內的知識點講解、分析與“拓展延伸”借助靈活、針對性強的微課進行有機結合,語文學習便會呈現(xiàn)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尤其對于城鄉(xiāng)結合部中學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不高的現(xiàn)狀而言,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三、利用微課落實教材選文中滲透的高考知識點與其它類型的微課制作是有區(qū)別的,首先是要找準選文中與高考知識點關聯(lián)的點,其次是需要讓微課變得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所以教師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必須側重兩個個方面:
1.重視微課的內容選擇。高中語文教材的選文是多樣和典型的,里面蘊含、滲透的高考知識點也是全方位的,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和新課標非常熟練,對高考知識點把握準確,立足高中語文學習的整體規(guī)劃,選好微課內容,設計好微課流程,切實為學生做好知識儲備。
2.微課自身所具有的流媒體的特質使得學習內容具有動態(tài)效果,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變得自由、輕松,教師在微課制作過程中必須重視微課的藝術效果,要在熟練掌握多媒體使用的基礎上,利用好朗讀、音樂、圖片、文字等要素,讓微課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性,設計出能吸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微課,不能讓隨意、枯燥的微課反過來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
微課是新興的教學輔助手段,在高中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都有應用的價值,這種新穎的方式與微課內容的吸引力、實在性等頗受學生的歡迎,有力地解決了語文學習興趣不高、不知道怎樣學語文等諸多問題。但微課的應用必須結合本校實際,解決本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城鄉(xiāng)結合部學校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不高的突出問題,把微課巧妙地運用在高考知識點的分析上以及相關知識點的課外遷移上,實效比較明顯。
(本文為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中學高中語文備課組開展江海區(qū)區(qū)級課題《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探索》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