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麗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小學教學的質量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若是小學生學習教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度較低,其在參加課堂教學活動時難以保持集中的注意力,致使其學習效率低下,如何提升班級學生的積極性一直是眾多小學教學工作者重點關注問題。本文圍繞著小學教學,分析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策略,并且為小學教師提供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學;積極性;學習效率
引言:
小學教師是小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其自身的言談舉止、制定的教學活動策略、設置的教學內容、采用的教學形式都直接影響小學生參加各項教學活動的積極性[1]。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必須從教師專業(yè)技能、教學活動策略、教學活動內容、教學形式的角度入手,將具有趣味性的知識內容、教學形式融入到各項小學教學活動中,使得小學教學課堂富含樂趣,激發(fā)小學生參加教學活動的熱情。
一、設置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由課間玩耍嬉鬧轉變?yōu)榻邮芟到y(tǒng)性教學知識的過渡時間段,小學教師應依據自身以往的教學經驗,合理預估課堂導入所需時間,采用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使得班級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安定自身的情緒,快速投入到學習教學知識內容當中。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如復習以往所學知識內容、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物品、觀看生動有趣的微課視頻等方式,運用不同的課堂導入方式會取得不一樣的效果,小學教師應深入研究每一個課堂導入方式,結合自身對教學知識內容、班級學生興趣愛好的了解,選擇恰當的課堂導入方式,從而提升班級學生學習教學知識內容的欲望,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二、情境設置,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
小學教師在向小學生進行各項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采取情境設置的教學方式,讓班級學生代入情境中的主要角色,思索如果自身是故事中的主角,該如何解決自身正在面臨的困境,這種小學教學方式與幼兒園教學有著相似之處,教學活動富含樂趣,小學生以參加游戲的心態(tài),參加課堂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如在進行簡單的加減法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設置“小蘭擁有7袋餅干,小東擁有8袋餅干,小強比小東多擁有2袋餅干,請問小強比小蘭多擁有幾袋餅干”情境,教師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每組3名成員[2]。小學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并用紙條代替餅干,這樣教師設置的數學題目的答案一目了然,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讓班級學生自己主動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互相交流時,能夠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人溝通能力,當學生解答出教師設置的情境問題時,學生能夠感受到解答問題的成就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善于提出問題,增強師生互動
在傳統(tǒng)的各項小學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并未與班級學生進行過多的溝通,其將課堂教學活動的重心放在理論性知識內容的傳授,忽略對小學生實踐能力、思維拓展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小學教師在向小學生進行各項教學活動時,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增強自身與班級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自身的親和力,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課堂提問是增強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小學教師應依據自身對教材中涵蓋知識內容的熟練掌握,合理設置問題內容、提問方式,在向小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提高小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3]。如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小學生提出“你最喜歡的花草是什么”問題,當學生回答完畢之后,教師接著提出“你會畫自身喜愛的花草嗎”問題,一般情況下小學生會給出“不會畫,畫的不好”等答案,教師再次提出“那你想要老師教你怎么畫花草嗎”問題,這樣的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能夠讓小學生明白其所學知識內容對自身的繪畫能力有著重大的幫助,從而提高學生參加美術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四、適當鼓勵學生,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
班級學生在學習能力、適應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小學生在接受課堂教學活動時,受到外部周邊環(huán)境、教學知識難易程度、自我控制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課堂中的表現時而優(yōu)異,時而跑神,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對教師講解知識內容的消化吸收效果。小學教師應仔細觀察小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將課堂教學時間分為四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為10分鐘左右,教師觀察學生在各個時間段內的表現,對于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加以表揚,同時鼓勵其他小學生向其學習,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若是發(fā)現部分小學生難以保持集中的注意力,教師可以走向學生身邊,在其身邊講解教學知識內容,小學生對教師具有敬畏心理,會努力保持自身的注意力,專心聽教師講解的知識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小學教師的教學效率。
五、結束語
小學教師應深入了解教育改革內涵,在向小學生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時,將小學生視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合理運用現有的課堂教學資源,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教學活動富含樂趣,讓班級學生能夠主動吸收教師講解的知識內容,提升小學生在各項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教師向學生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孟馥紅.“知之者”不如“樂之者”——試論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5(33):184-184.
[2]王學高.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3):427.
[3]邰麗萍.試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自主性學習[J].中國科技投資,2013(A35):51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