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蘭
摘 要:根據(jù)當前職高學生心理,年齡特點 ,以及目前多數(shù)職高學校只重專業(yè)技能,對音樂教學形如擺設,甚至不設音樂課的現(xiàn)狀, 我希望能夠在職業(yè)高中教育過程中,重視音樂教育課,它是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關鍵詞:職高;學生心理;音樂教育;重要性
一、職高學生的心理特點
職高學生,已進入身心巨變的青春期。這是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寶貴的時期,也是心理發(fā)展最重要、關鍵的時期。他們精力充沛、朝氣蓬勃,思維敏捷、情感豐富、渴望獨立要求自主。然而職高階段又是從少年走向成人的過度時期,學生心理很不成熟,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經(jīng)常處于許多矛盾沖突之中,相對于普通高中來說,職高不被人們重視,“職高生不如普高生”、“職高生沒出息”,很多學生表現(xiàn)較為自卑,學習沒勁,不愛學習,缺乏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缺乏青年人應有的朝氣和熱情,顯得懶散、拖拉。職高學生的文化基礎、學習自覺性、行為習慣和思想、心理素質與普高生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對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是職高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同時,由于沒有高考的壓力,學業(yè)負擔較輕,課余空閑較多,一些違反學校紀律,與校外不良青年結交,打架 、甚至違法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因此適當增加音樂教育,成立各種音樂藝術團體,舉行音樂方面的活動或比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這是廣大學生的需求,也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
二、當今職高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
在當前,許多職高的專業(yè)設置較多,專業(yè)教師也不少,但音樂教師一般只一個(有藝術、幼師專業(yè)除外),在音樂教學上,一些學校會搞個樂隊,或合唱隊,好點的會設置音樂選修課,供少數(shù)學生上課,而我們普通中小學和高中的音樂教材有了自己的課程標準,進行了多次的改編,每周有一定次數(shù)的音樂課,面向全體學生,在師資方面許多學校也投入較多,每年也會有普通中小學、高中的音樂藝術方面的比賽,近幾年也經(jīng)常舉辦普通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培訓,在音樂教學和藝術成果上得到很大提高。而相比之下,職高的音樂教學是被人遺忘的角落,他們往往沒有適合自己的音樂教材,有的學校根本不設音樂課,教學設備形如擺設,有時一些音樂比賽干脆就不參加,師資方面的培訓也是空中樓閣,學校重視的是其他專業(yè)的技能,忽視它在培養(yǎng)美育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特長是職高教育的宗旨,把職高生培養(yǎng)成“四有”新人更是我們?yōu)橹Φ哪繕恕?/p>
三、音樂教育是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工具
重視發(fā)揮音樂的教育作用,我國自古有之?!稑酚洝飞嫌涊d:“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像德矣。”這說明“樂”的作用,是對人們實行教化,是用來治理人民的一種方法,用得適當就能使人們的行為符合德行的要求。例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選擇一些愛國歌曲,優(yōu)秀的民間、民族音樂,來加深學生對祖國悠久文化歷史的了解,加深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現(xiàn)實生活的贊美,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從而激發(fā)我們職高生熱愛現(xiàn)在的生活,熱愛自己的專業(yè),使被動、自卑變?yōu)榉e極主動,奮發(fā)進取!又如在欣賞肖邦的樂曲時,給學生講述他流亡在外,臨終時,他讓友人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讓朋友把從祖國捎來的一杯黃土與他合葬,以表達他懷念祖國,熱愛祖國的赤子深情,這對我們的學生會有極強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作用。此外,許多音樂教材中還教育學生愛家鄉(xiāng)、愛自然、愛學習、愛勞動、愛科學,樹立遠大理想、繼承革命傳統(tǒng),尊敬師長、互相友愛等,從多種角度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
四、音樂教育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和勇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無產(chǎn)階級的偉大導師列寧始終認為:“音樂是人類的美好事業(yè),是能給人們無窮力量的神圣事業(yè)。”因此,在列寧的革命生涯中,經(jīng)常用有限的活動經(jīng)費開音樂會,這一洋溢著生命力的活動,使它們這批革命者無論處于什么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都能充滿信心和力量,從而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tài)。經(jīng)過中考的失敗,我們的職高學生往往失去自信,做任何事都缺乏勇氣,選擇職高也是沒有辦法,被動去讀。新生中有很多會懶散、沮喪、逃避學習、自暴自棄。《樂記》中記載:“夫樂者樂也,人情之免也所不能免也?!本褪钦J為音樂使人快樂,是滿足感情的需要所不可缺少的。其中特別強調了音樂的愉悅作用。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多選一些輕松、歡快的樂曲給學生欣賞,人的心情愉快了,內(nèi)心就會平靜,情緒相對穩(wěn)定,也會有增力的感覺。使人的精神世界更豐富、和諧。給我們學生帶來許多快樂!記得有一次學校文藝演出,選拔時發(fā)現(xiàn)一個班級有三個男生唱歌不錯,于是給他們指導,剛開始很放不開,在多次的鼓勵和練習中,越來越好,演出很成功,很快成為校園明星,后來他們的班主任告訴我,自從參加了那次演出后,那幾位學生的心情漸漸變得開朗,專業(yè)學習興趣相對也提高了,高三那年全考上了大學。自此,那位班主任在以后的班級工作中,非常重視音樂活動,而學生學習成績一點也不差,在平行班級中各方面都排在前面??梢娨魳吩趲砜鞓返耐瑫r也能促進學生學習!又如,在給學生欣賞《命運交響曲》時,給他們列舉上海交大34歲的副教授唐坤發(fā)在與病魔搏斗的兩年里發(fā)表了30篇論文,在這期間每當病痛難忍,他就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激勵他向死神作最后拼搏的勇氣,并獲交大青年教師優(yōu)秀科研教學成果獎。鼓勵我們的學生,讀職高也有出息,同樣可以成材,不能自暴自棄,要讓自己成為生活的強者!
五、音樂教育能培養(yǎng)審美能力,陶冶心靈,有利于學生心身健康
職高生與普高生相比,心理素質普遍較差,生活或學習上一遇到挫折,往往會逃避、半途而廢、離家出走、個別的還會有輕生,暴力等現(xiàn)象。由于音樂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它主要通過觸及人的心靈深處來陶冶人(心理學上常用歡快樂曲來治療憂郁癥,使患者恢復建康)、教育人。因此,好的音樂能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承受力,促進學生的心理建康和身體建康。古希臘的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圖認為:“音樂與樂曲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靈最深處,如果教育方式適合,他們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使它也就美化”,“受過這種良好音樂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感地看出一切藝術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確地加以厭惡,但看到很美的東西,他就會贊賞他們,很快地吸收到心靈,作為滋養(yǎng),因此自己性格也變成高尚優(yōu)美”。在我們許多的音樂教學或音樂活動中,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愛美、協(xié)作、寬容、 創(chuàng)造、同情等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凈化了學生的心靈,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總之,音樂教育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使他們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做人、學會審美、學會勞動。這對職高生的學習、生活、甚至成材起著重要的作用,職高的音樂教育與普通中學一樣,也應受到人們的重視,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合格的中等專業(yè)技術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參考文獻
[1]步根海,徐虹.音樂的力量[M].上**藝出版社,1991
[2]曹理,李樸珉.中學音樂教育[M].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
[3]章連啟.音樂教育教學經(jīng)驗[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4]中國音樂教育雜志社.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C].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