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薇
摘 要:民族器樂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傳承的載體,也是最接近人們生活的樂器,民族器樂合奏課程的開設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多聲部音樂的分辨和鑒賞能力,尤其是在音樂的節(jié)奏感、旋律感、合奏意識上得到很大的鍛煉,使學生在聽覺意識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诖?,以下對民族器樂學習在中小學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族器樂學習;中小學音樂素質教育;重要性分析
1 引言
對于民族器樂相關知識學習而言,其屬于學校內部音樂專業(yè)教學工作中非常關鍵的一項課程內容,特別是在目前大眾的物質需求、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的社會背景之下,想要真正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內容,提高音樂教學工作的效果和質量,培養(yǎng)器樂類人才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目前學校內部器樂教學及整體的模式,始終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這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2 民族器樂學習在中小學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2.1 民族器樂應用于中小學音樂素質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自信心
老師描述了民族器樂的由來、民族器樂的重要性、民族器樂的文化,展示了我國的文化遺產(chǎn),給學生一定的自豪感,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與主導接觸、民族器樂學習、積極搜索相關的資料。教師們鼓勵學生們發(fā)表各自的意見,鼓勵學生們演奏民族器樂演奏或這些民族器樂曲,給學生的自豪感,同時散發(fā)出更多接觸學生自信心和民族器樂的欲望,同時讓學生們在音樂課上談論自己的觀點,實現(xiàn)教室里積極的討論氛圍,實現(xiàn)知識的傳達和知識的豐富,同時讓學生們利用民族器樂的聲音,簡要介紹這些民族器樂,給正確答案的學生一定的獎勵。
2.2 民族器樂應用于中小學音樂素質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班級內所有學生一起進行葫蘆絲的演奏。在演奏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器樂的音色和合奏效果,并從中體會到音樂的無限樂趣,體會到在歌唱學習中所體會不到的音樂感受,逐漸開拓學生的審美眼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提升藝術情操。
3 提升民族器樂學習的有效性策略
3.1 對課程設置進一步優(yōu)化
現(xiàn)如今,我國很多的學校內部在音樂專業(yè)的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之中,逐漸的開始朝著西方的音樂教學工作具體開展的形式,以及開展的環(huán)境上進行發(fā)展,這也導致我國很多相關專業(yè)的學生,與傳統(tǒng)音樂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完全遺忘了傳統(tǒng)音樂。在民族器樂學習階段,只有真正了解與民族有著直接關系的音樂內容,才能夠熱愛民族樂器,這也是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只有學生真正懂得民族音樂所包含的文化內容,才能夠把其中所涉及的中華之聲展現(xiàn)出來。在課程的設置上,還需要避免出現(xiàn)學習西方的現(xiàn)象,應該遵從我國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把傳統(tǒng)的音樂民族的音樂和樂理知識等內容,以及一系列與民族音樂有關的課程,設置成學生學習的必修課程,使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真正了解民族音樂的內容。同時,相關學院還是要結合學生自身學習的實際情況,增加一些具有比較強烈的時代性特點的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民族器樂學習過程中的最新消息和最新的動態(tài),使其思維以及學習的內容,能夠跟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前進,這也是一個最新的課程教學改革的主題。
3.2 器樂教學與歌唱訓練相結合,以賽代練
單純的器樂教學只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而且單純的器樂事實上是不具有生命力的,如果使器樂教學和歌唱教學相互配合,使器樂教學融入歌唱教學中,使歌唱教學融入器樂教學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就能有效避免教學形式的單一化,這樣使課堂變得更加舞臺化,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及趣味性。此外,通過演奏與歌唱的配合,能夠使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賦予樂曲新的生命,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演奏能力得以提高。由于中小學階段的器樂學習重點并不是讓學生掌握多少理論、懂得多少樂普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器樂愛好和音樂興趣,所以如果單純只是授課,沒有留給學生過多自我展示的機會,音樂學習將會變得索然無味。所以,通過一些演奏比賽,讓學生在競賽中學習,在學習中競賽,通過這種以賽代教、以活動代教的器樂教學方式將會使中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此外,也可以通過給學生播放國內國外器樂比賽的視頻,來激發(fā)學生對器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最后,也可以請一些演奏家或專家與學生互動、做講座,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器樂學習氛圍。
3.3 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古今中外的學習的實踐表明,學生一旦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會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去參與相關的學習實踐活動,而學習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自然也越好。如何在葫蘆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首先,教師要善于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例如,在初學葫蘆絲時,須先練習指法“1、2、3”,如果讓學生一遍一遍重復練習這三個音,學生會覺得枯燥,很快就沒有了學習的興趣。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安排一半學生吹奏長音練習1——,另一半學生變換節(jié)奏吹奏1111,并讓他們比賽看哪個聲部吹得更好。然后,兩聲部一起吹奏,學生覺得好玩又好聽,并且誰都不想服輸……這樣,學生很快就掌握了“1、2、3”三個音的指法。接著,我讓他們練習吹奏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他們很輕松地就能熟練吹奏了。當學生自己能吹奏一首歌曲時,那種成功的喜悅油然而生,學習葫蘆絲的興趣更加盎然。
4 結束語
提高器樂教學在中小學生課堂中的素質教育,就要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模式,編寫更具有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的教材,引進足夠的器樂器材;提高器樂教學在中小學生課堂中的素質教育,就要融合器樂教學與歌唱教學,以賽代教,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的主動權,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器樂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 吳雅詩.民族器樂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J].時代教育,2016(20):209.
[2] 宋倩雯.探析民族器樂學習在中中小學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6(02):72.
[3] 朱則平.略談器樂教學中學生音樂素質與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J].音樂天地,2009(0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