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妙
摘要:有關幼兒園游戲的研究居多,但對幼兒園歌唱活動游戲化的研究卻很匱乏。本文基于對幼兒園中班歌唱活動游戲化的研究,希望通過歌唱活動游戲化教學的開展,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最終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中班;歌唱活動;游戲化;
引言:
“游戲”是幼兒在幼兒園活動的基本形式,讓幼兒通過游戲去學習不僅符合了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的提高了幼兒各個領域水平的發(fā)展。游戲帶給幼兒快樂感和滿足感;也是幼兒情感發(fā)展的基礎。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指導綱要(實行)》里把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列入了藝術領域的教學中;同時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強調了幼兒的主體性,幼兒園中的活動以游戲的形式進行,重視游戲在生活中獨特、獨有的價值。而歌唱活動的游戲化旨在以游戲方式對幼兒進行歌唱教育,使幼兒在唱唱、跳跳、聽聽、玩玩的游戲中感知音樂,發(fā)展音樂能力,使其認知、情感及社會性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因此研究分析在中班幼兒園歌唱活動中實現游戲化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幼兒園中班歌唱活動游戲化存在的問題
(一)活動目標不科學
活動目標是一節(jié)活動的開始,活動目標是對整個活動檢驗的重要標尺,活動目標分為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細化一般分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并且這三個目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在制定活動目標時要把活動目標細化,然而在中班歌唱活動游戲化中,大多老師沒有做到歌唱與游戲的精準融合,也就是沒有做到精細化,不利于歌唱活動的開展。
(二)活動內容缺乏游戲性
游戲化的音樂活動首先要有的就是富有游戲情節(jié)的游戲化內容。這些內容要來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來源于幼兒所感興趣的話題,讓活動的內容充滿游戲的情節(jié)。這些幼兒所感興趣的活動內容可以更好的刺激幼兒的感官,充實幼兒的感性經驗和藝術審美情趣。然而研究者在調查中發(fā)現,幼兒園老師在選擇音樂活動的時候多數來源于幼兒園所要求的固定教材,活動內容更加死板,缺少游戲的情節(jié)。
(三)活動內容選材選擇不科學
音樂活動內容的選擇要經過多方面的考慮。如在欣賞活動中,教師在選擇欣賞材料時,需要對的作品進行綜合考慮,如:音樂作品的選擇要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音樂作品要形象生動;便于幼兒的感知和理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審美經驗。對音樂作品要有輔助性的功能,以幼兒可接受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經驗的滲透,作品的理解,如圖片講解、故事導入等。
(四)活動內容與各領域滲透較少
《指南》中指出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著教育契機。這就要求教師在各個領域的活動內容的設計上要與幼兒的一日生活相聯系與滲透。幼兒的藝術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藝術領域的游戲化活動也要與其他領域相互融合同步進行,促進幼兒的全面整體和諧發(fā)展。研究者通過對幼兒園的觀察,發(fā)現教師設計的教育內容與各個領域的聯系很少。如在中班韻律活動《羞答答》中,幼兒會根據歌曲中的歌詞來進行律動游戲活動的表演,并在歌曲的結尾處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表現出“羞答答”的樣子。在最后的活動延伸部分,教師并沒有與社會領域相滲透,所以,教師在活動時應該有意識的與各領域相連接。在本節(jié)活動中,教師在結尾處可以與社會領域相融合,如:小朋友們你們要做一個勇敢的人,一些小朋友平時總是害羞,不敢說話,你們要勇敢一些,讓你們自己變得更開朗一點,這樣你們的朋友會越來越多的。在活動結束后,教師一語雙關,其活動所發(fā)揮出的教育價值極大。
二、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游戲化的指導策略
(一)活動目標的科學合理制定
教師要善于將音樂元素與游戲想結合,把音樂元素巧妙的應用到游戲中;音樂游戲化活動目標的確立要緊扣《指南》及中班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在認知目標中主要包括幼兒對游戲中音樂的感知和理解、能用動作表現音樂游戲中的形象;技能目標中主要包括幼兒能夠在音樂游戲的活動用自己的符號方式去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遵守游戲規(guī)則、能與他人相互合作并能夠獨立表現等;情感目標中主要包括幼兒對音樂游戲的積極體驗,在游戲中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和規(guī)范等等。
(二)活動過程中方法的靈活運用
《指南》在藝術領域所倡導主要有兩個大部分,感受與理解、表現與創(chuàng)造。教師在設計音樂活動游戲化的時候,要遵循《綱要》中所體現出的精神,即:在音樂活動游戲化中要讓幼兒成為主動學習的主人;在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根據幼兒的發(fā)展不斷地提高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如教師可以改變游戲的規(guī)則或在材料準備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添加難度。在音樂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及幼兒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
(三)充分挖掘活動內容中的游戲素材
幼兒教育中的教育目標及教育內容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穩(wěn)定性。雖然教學目標是相對固定的,但是教學內容卻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游戲素材。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老師將豐富多彩的游戲化形式與教材結合起來,建立起一種強烈的游戲教學理念。如在學習某一首歌曲時,教師可以通過歌曲中的角色情節(jié)的發(fā)展、故事的引入、情境的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道具來讓幼兒去感受不同樂段和情緒,了解樂曲的結構、曲式、速度等變化。
(四)在活動中重視幼兒的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在游戲化的音樂活動中,幼兒是玩在其中,樂在其中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引導并啟發(fā)幼兒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游戲化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在探索中尋找快樂,在創(chuàng)造中收獲幸福。在教師的引導方面;首先??梢允褂谜Z言的引導,對幼兒進行感知層面的刺激,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性思維。其次,肢體的引導也是不可忽視的。幼兒的肢體動作參與是幼兒學習音樂的最喜歡的形式,在游戲化的肢體動作中表現幼兒的藝術之美。
結論:
綜上所述,中班幼兒歌唱活動游戲化就是用游戲化、活動化的方法對幼兒進行音樂歌唱教育,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從而使幼兒在情感上獲得美的熏陶,在能力上學會自發(fā)主動的學習,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要實現歌唱教學活動的游戲化,教師就需要注意選擇有趣、貼近幼兒生活的歌唱活動內容,注意設計有效的、游戲化的活動過程,采用多種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完成歌唱教學活動的游戲化。
參考文獻:
[1]汪婷.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的有效策略運用[J].幼教天地,2016.(22).
[2]柏茹.淺談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策略[J].音樂教育教學.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