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士芹
摘 要:元朝的學者吳澄說:“學必以德性為本?!蔽以诶斫獾耐瑫r,也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人的品德的重要性。我從小環(huán)境——家庭,到學校再從社會生活三方面來闡述,作為教師教育學生時,要品德先行。
關鍵詞:生活出真知 潤物于無聲 化整為零 以小見大
元朝的學者吳澄說:“學必以德性為本?!鼻疤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蔽屹澇汕叭说挠^點和主張。從語言中我體會到我們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時候,更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我平時就給學生灌輸,作為學生可以成績不好,但要懂得感恩,要誠實守信,這樣才稱之為有思想的人。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也是這樣引導的:
一、生活出真知,潤物于無聲
在教育過程中,家長經常反映現(xiàn)在的孩子不好管,不懂大人的苦心,不懂感恩……總是把教育的責任全壓在老師的身上。老師聽了也倍感無奈。這仿佛已成為一個社會的大問題,一個孩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想做的事或想要的物,不用說很多,家長總是及時的送到跟前,苦自己,決不能苦孩子,久而久之,一切理所當然。他們只去幸福的享受,卻不懂得付出,因為不需要努力,一切由家長。而大人們也只是認為理所當然,“孩子還小”成了口頭禪。當問題出現(xiàn)時就開始抱怨和無奈。而作為教師,育人是我們的責任,并深深地感到德行的重要,除了我言傳身教,身正為范以外,在教育過程中也利用所教語文學科的便利來達到這一目的。
改變教育的方式方法滲透于生活,讓生活來教育學生。我利用二年級開始寫的日記為主導,來有目的的有計劃地帶領學生走進身邊的生活,教育學生學會感恩。
開始學生不會寫日記,總是從早上起床一直寫到晚上睡覺,所做的事一點不漏地記錄下來,可謂是典型的流水賬。為了學生寫日記有中心,我設定了日記的內容:
第一周觀察老師的一天,并寫一寫你的感受。學生很認真的觀察并寫了下來。宋舒淇寫道:鈴聲響起,我看到段老師一進教室就開始批閱作業(yè),老師面帶微笑,聽著我們的讀書聲。下早讀了,我們課間休息了,老師仍在批。上課了,老師馬上走上講臺,講起了課文,老師幾乎沒有休息和喝水的時間。中午,老師還要值午自修。下午做值日,老師仍然從頭到尾地跟著我們一起做,并把我們送到爸爸媽媽的手中,老師才會回到辦公室。我覺得老師真辛苦呀!我以后再也不惹老師生氣了。
第二周觀察爸爸媽媽的生活,說一句感謝父母的話。孫義碩在日記中寫道:我爸爸是一名大車司機,經常跑長途,有時我好幾天見不到他,即使回來了,也又忙別的去了。媽媽賣水果,天天早出晚歸,手都凍裂了,我看了心里很難受,我也要多做事,好好學習,不讓爸爸媽媽生氣。
第三周觀察一周的天氣,說一說你有什么疑問,并與家長交流,說說感受。學生由此了解了霧霾、暖冬等自然現(xiàn)象,并從父母的口里得知保護環(huán)境和綠色出行的重要性。而且在交流中增進了家人之間的情感,孩子也能體會到家的溫馨。
有計劃地有目的的日記形式,既讓學生寫日記言之有物,又能使學生關注生活,體會生活。半學期下來,每一周學生都會有收獲,思想上也都會有些改變,隨著時間的變化它就會變成學生的一種外在的行為。所以說時間就是一種沉淀,在生活的長河中慢慢醞釀、發(fā)酵,潤物于無聲,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二、化整為零,以小見大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講一些大道理,他們是不懂和不理解的。在過去教高年級學生時,教育口號是:要讓別人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教師一說,同學們就都明白了其中的含義,自覺地去做。但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有聽沒有懂,才不在乎。于是我把幸福這個大概念變成形象的、具體的,變更為低年級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讓學生去體會感悟。
我在班里舉行了“今天,你讓他(她)笑了”的活動,把今天你讓別人微笑的星星紙。貼在黑板的紅色大心上。一周下來,教室后面黑板上貼的密密麻麻的星星紙。我走近去,閱讀著孩子們稚嫩真摯的語言:有的同學寫著,我給閆靖宇撿起了鉛筆,他笑了;有的寫,我?guī)蛬寢屗⑼肓?,媽媽笑?在校園里,我自覺地撿了垃圾,沒人看到,但我自己笑了……總之都是好人好事,每件事很小,但我看到后感觸頗多??吹竭@一張張小便條,就好像看到了那些孩子們助人為樂的笑臉與幸福。這個活動簡單而又溫馨,慢慢地,班里的學習氛圍越來越好,同學之間友誼更見寬容,每個學生不再斤斤計較,打小報告的學生越來越少,家長見了也是直夸孩子近一段時間懂事了,直說多創(chuàng)造機會比大道理教育孩子管事得多,家長們還給我送了錦旗。我聽了家長的話,心中無比興奮與欣慰。當然也給了我信心,我會積極尋找各種機會,從小事做起,為孩子們德行健康成長出一份力。
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只要我們家長、老師細心地呵護這份善良,給他們成長的土壤,相信這些孩子們將來都會是品行兼優(yōu)的人。就像一篇課文中寫過“通往廣場的路不只一條”,改變思路,把抽象的理論換成貼近生活的語言,從小處著手或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清末的康有為也提出“解蒙養(yǎng)之時,以德育為先”的口號。前人都告訴我們,啟發(fā)教育要從孩提時就要對其進行道德教育,而作為現(xiàn)代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更應懂得教育應以德為先。小學教師的我感覺肩上任務艱巨。教育之路并不平坦,做好教育不是一日之功,“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將盡自己的能力并不斷地充實自己,做好學生天真爛漫學段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