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麗娟
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抽簽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結果 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實驗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可以消除患者焦慮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冠心??;心絞痛;生活質量
冠心病是心血管內科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1],該疾病主要發(fā)病人群為40歲以上男性,主要癥狀是心絞痛,疼痛往往會延展到手臂、頸肩等位置[2],因其疼痛感難以忍受,且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往往會引發(fā)患者焦慮,恐懼以及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本文主要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對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2016年9月1日-2018年9月1日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經過臨床確診均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排除其它病因患者,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其中實驗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在45歲~74歲之間,平均年齡(50.5±9.5)歲,平均體重(65±13.3)kg,病程2-8年,平均病程(305±1.5),對照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在46歲~76歲之間,平均年齡(54.5±11.5)歲,平均體重(67±10.3)kg,病程2-7年,平均病程(4±2.5)對兩組患者的年齡、體重以及病程等一些基礎資料進行核算比較,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的脈搏、心率、血壓及病情變化等進行監(jiān)測,叮囑患者嚴格遵守醫(yī)囑用藥,為患者提供整潔、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醫(yī)護人員保證患者充足休息,多和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發(fā)放健康手冊,講解關于病理知識,對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家屬多鼓勵患者,對患者飲食進行指導,多食用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少食多餐,加強營養(yǎng)補給,提高患者自身機制素質,增強疾病的抵抗力;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酒、適當進行運動,增強免疫力。心理護理:醫(yī)護人員微笑面對每一位患者,減輕不安感,醫(yī)護人員傾聽患者的心聲,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消除患者的恐懼感,多鼓勵患者,盡量滿足患者合理的要求,提高患者的歸屬感和治療依從感,多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配合度,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以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卡氏評分法為評價標準:比較患者的生理健康、社會作用、睡眠質量和周圍環(huán)境的評分,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完成后,將準確的數據錄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例數或者(±S)表示研究資料,以T值或χ2值對比較結果進行檢驗,當P值小于0.05時,則可以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之間的比較結果存在明顯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生理健康、社會作用、睡眠質量和周圍環(huán)境評分均低于實驗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3 討論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一種多發(fā)病,據相關報道表明,不良的心理和生活習慣會引發(fā)冠心病心絞痛[3],該病需要長期進行治療,由于受到疾病的折磨,患者往往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在治療該疾病時配合高效的護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不僅可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朱小靜.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250-251.
[2]楊柳,李欣,郭鳳珍.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32):243-243.
[3]白素春.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36):25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