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與語言是相互融合的,語言是人們溝通以及傳遞信息的渠道,文化則通過語言表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通過學習語言了解其中蘊藏的文化,但在語言不通,學習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便可以先從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入手,了解語言發(fā)展的歷程。文化背景是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具,由此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師應根據日常教學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滲透學生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學習英語的能力。本文將對文化背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進行幾點淺顯的分析。
關鍵詞:文化;高中英語;滲透
引言
中國教育當中考試作為學生學習的終極目標,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容易過于死板,想要真正的掌握英語,就要從文化背景入手,將文化與語言相互融合,使得英語學習變得更加靈活。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英國的西式文化有著巨大的差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可想而知,用腦不用嘴,語法系統(tǒng)生硬難懂都造成了高中時期啞巴英語、課本英語的局面,即使學生在短期內取得了高分英語,也無法使用英語流利的交流,這也是高中英語最大的障礙。
一、現階段高中生英語學習能力
在中國教育現有的大環(huán)境下,高考成績是高中學生、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在這種教育環(huán)境下,英語變成提高分數拉開差距的科目,學好英語的表現就是試卷分數而忽略學生實際運用的能力。單詞量、寫作能力、語法能力等各項要求下,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就變得機械化、生硬化。但學生的學習在被動的基礎上進行,由于學習氛圍如此,沒有相對的語言文化環(huán)境熏陶,學生講英語的能力逐漸下降,英語也不再是一種人們交流的語言,由此可觀文化背景的烘托對于學習語言有多重要。
二、如何利用文化背景促進英語教學
語言的創(chuàng)造促使人類文化的傳遞,同樣文化內涵蘊藏著語言的發(fā)展歷程,而各民族各國家之間語言都各有不同,由于所處地域、氣候、歷史背景等不同,語言組成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學生在學習外語時擁有很多無法避免的問題,但在了解其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對其民族文化進行了解,發(fā)現其運用語言的規(guī)律,外語便會變得簡單起來。
(一)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
文化資源的滲透,不僅僅是教師發(fā)揮主體作用,更需要讓同學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在學習之前提前將學習任務布置給同學們‘‘讓同學們先自主了解本節(jié)課英語學習中歷史文化背景,然后再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的時間,讓同學們用英語講述所學習的內容,并根據學生所查找的資料以及講述情況計入平時的學習成績或者給予相對的獎勵,這樣保障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還增加對于接下來課堂內容的興趣。以人教版英語必修一unit1安妮日記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讓同學們提前預習,根據安妮日記的時間內容讓同學講述安妮實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的日記;安妮寫日記的時代背景是什么;安妮這本日記最后起了什么作用。設置這三個問題讓同學們課后進行了解以及思考,根據同學們課前五分鐘的講述,讓同學們知道次此篇課文的背景是德國納粹分子,這樣使同學們記住德國以及安妮等關鍵詞,有利于日后的復習工作。
(二)讓學生體驗文化背景中的角色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中,單詞、語法、聽力、寫作使課堂變得乏味,學生作為受教育者被填鴨式的被動學習,無法發(fā)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這是高中英語課堂中突出問題之一,因此教師應根據這一現象,對課堂時間進行充分掌握,讓學生們根據學習內容的文化背景,創(chuàng)建成其中的角色,充分體驗當時的文化特色,可以通過演話劇、辯論、演講等各種環(huán)節(jié)來活躍課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必須全程英文講話,所講內容必須是所學內容,以人教版英語必修五unit1Great scientists為例,教師可以課文中約翰斯諾擊敗霍亂的故事,讓同學們提前預習,并將故事在課堂之中通過話劇的方式演出來,將約翰怎樣發(fā)現問題,怎樣救治以及課文當中約翰幾百霍亂的梗概都通過話劇表現出來。學生自行分配角色、私下自主練習,只在課堂中呈現最后的成果,這樣不僅活躍課堂氛圍,在全程英語的表演過程中更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三)課后資源分享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短暫的,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而學習任務繁重,課堂時間較少,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更要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實用。由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制作相應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在家也能完成自主學習,在學習英語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相關的PPT以及視頻等,幫助學生完成私下的學習。以人教版英語必修三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為例,教師與學生在學校課堂中完成固定知識學習時,將課文當中三種不同類型的節(jié)日中的知識做成視頻,如課文中第一部分的亡靈節(jié)在日本以及西方怎樣呈現二者有什么不同,第二部分紀念名人的節(jié)日中,中國的端午節(jié)以及美國紀念發(fā)現新大陸的日子,他們的由來是什么,再如第三部分春天的節(jié)日中,中國的春節(jié)、西方的復活節(jié)人們都準備什么東西等等,這些知識在課堂上無法講述給同學們,在課后制作成視頻,可以通過這種同學們喜愛的方式,將課外知識傳遞給同學們。在受教育主體文化背景得到熏陶的同時,課外的時間沒有浪費。
結語
在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大力教育革新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還存在著諸多不合理不規(guī)范的死板的教學方法,通過發(fā)現高中階段英語課堂教育所紕漏出來的問題,進行問題的能動化改善,以此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科學習的能力,英語課堂教育進行文化背景滲透式教學,通過背景文化教學的模式,讓晦澀難懂的英語語法語言教學生動活躍的躍動起來。利用課前十分鐘,課堂中情境角色扮演,課后資源分享等豐富多樣的英語課程情境教學手段,讓學生對于英語課堂的學習的認識情感體驗度,以及英語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故事文化。不同于中國語言文化的英語語言以及背后的異國風情。將英語課程情境教育教學的方法形成一種英語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的實踐教育教學的前進中不斷的完善進步,讓受教育主體對于英語以及整個英語教育教學整體產生不同以往的認識。讓英語教育在實踐探索中不斷的產生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英語教育不斷符合素質教育以及課改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嬌.論文化導入對高中英語教育的意義[J].才智,2018(02):156-157.
[2]詹汝龍.高中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化的滲透策略[J].英語廣場,2018(05):129-131.
[3]游云.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科素養(yǎng)的滲透[J].華夏教師,2018(14):80-81.
[4]王桂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01):111-112.
[5]謝燕紅,陳佩怡,馮志桃,馮小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文化品格教材滲透——以高中英語北師大版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237-238
作者簡介:
楊識理,出生年月:1988年1月,性別:男,籍貫:云南富源,民族:漢,最高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作者單位:云南北辰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