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 ?要: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研究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平臺。本文對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從分析課堂教學活動參與者的特點、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注重評價工作的開展、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實踐四方面,論述了混合式教學方法在研究生課程中的實踐形式。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方法;研究生;評價工作
一、前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xù)開展,以及“雙一流大學”計劃的推進,我國研究生數(shù)量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充。與此同時,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執(zhí)行,其科學研究和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特點,這也促使碩士研究生從學術型人才向應用型人才的轉變,為我國教育行業(yè)的主體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研究性”內容不足
截止到目前,在實際研究生課程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依然以課程講授為主,這也導致教育工作者們對學生判斷性思維和意識的培養(yǎng)受到了極大影響。站在具體學習角度來說,并沒有將學生當做科研主體,使其處于被動地位,降低了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無法實現(xiàn)進一步成長。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無法將前沿理論與技術特點呈現(xiàn)出來,無法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新型技術,這對于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升極為不利。
(二)教學方式略顯單一
盡管達到研究生導師層次,很多教育工作者依然以“填鴨式”教學模式為主,無法與學生進行全面互動,更沒有形成相互探討的局勢,而且學生課程參與程度不足,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不能對相關問題進行獨立思考,長此以往,研究生對于學習的交互性和開放性存在較大程度的欠缺。除此之外,很多教育工作人員并不注重對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進行應用,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上,也沒有制定出有效策略,而且教師對學生特點不了解,無法開展因材施教。
(三)考核方式不科學
現(xiàn)階段,研究生的課程考核方式比較靈活,最為常見的形式為試卷和課程論文撰寫。在試卷考核工作開展之前,很多教師往往會為學生劃分重點區(qū)域,幫助學生在考試中取得較好成績,但由于學生并沒有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了解,理論基礎嚴重欠缺,無法將創(chuàng)新科研能力提升。在專業(yè)課開展上,多以論文撰寫為主,并將學生出勤情況納入到最終成績范圍內,但學生抄襲、偷懶等現(xiàn)象無法得到真正避免,約束能力十分有限。
三、混合式教學方法在研究生課程中的實踐形式
(一)分析課堂教學活動參與者的特點
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課堂教學是每位學生必須參加的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的內容有課程內容、教學活動等等。教師在相關工作開展上,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興趣愛好,提出合理化建議,引導他們在課前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如果學生所學與本科學習的知識沒有太大關聯(lián),可以向其提供基礎知識要點內容,夯實基礎,并鼓勵學生學習更高級別的素材。如果學生自身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良好,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根據(jù)自身興趣和不足之處來選擇學習內容。站在“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角度來說,教師需要從實際科研素質和思考能力角度著手,為學生提供一些典型的知識文獻,通過這種經(jīng)典閱讀,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思維變得更加開闊,對研究方向進行合理把握,強化學習效果。
(二)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
研究生專業(yè)課程教學與本科生不同,但其教學本質并沒有太大變化,依然以專業(yè)學習活動開展為主,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呈現(xiàn)出來。為了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在具體教學方法選擇,以及教學活動的安排上,均應該由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來決定,與“進展類”課程特點相結合,借助于講座形式,將教學內容傳遞下去,強化教學工作的組織效果??偟膩碚f,該種內容編排和教學設計,可以將“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目標呈現(xiàn)出來,通過對學生學習需求的挖掘,讓教學安排更具針對性。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得到明確之后,教學方式的選擇也會變得更加簡單,并為教學效果提供保障。例如,在體育人文科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5人,然后設計一個完整的知識專題,讓學生在小組協(xié)作下完成,強化動手和合作能力。
(三)注重評價工作的開展
在實際“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次評價和實時性評價,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例如,當課堂教學工作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設計“課堂小練習”,對學生練習情況進行實時性評價,進而將學生的學習能力呈現(xiàn)出來。從實際教學結果中也可以看出,有超過90%的研究生認為,在課堂學習之后收獲了很多新知識,尤其是在專業(yè)興趣強化,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展示上,提升效果極為顯著。還有80%的學生認為,通過本次課程學習,讓自身知識體系變得更加系統(tǒng)化,同時也獲得了更多鍛煉自我的機會。通過這種評價方式的開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會得到充分強化,更加愿意學習。
(四)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實踐
MOOC的出現(xiàn),為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提供了更多機會。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類似,想要將更好的教學效果呈現(xiàn)出來,教育工作者需要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進行合理化設計,并以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對MOOC學習內容進行有效規(guī)劃。在具體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上,教師可以將實際模塊知識體系分解成多個知識點,并對其重要程度和難度進行分類,同時將各種知識內容連貫在一起,強化其系統(tǒng)性和完善性優(yōu)勢。教師還可以借助于翻轉課堂,為學生自學提供更多途徑和機會,強化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更好的應用翻轉課堂,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劃分,之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習。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yǎng)屬于是教學目標的本質所在,但由于時間和教學條件的影響,研究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yǎng)無法展示出一致性特點。為此,教育工作人員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對混合式教學方法進行應用,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有效更改,實現(xiàn)實踐工作的充分改進。
參考文獻
[1]王紅彬.混合式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9(13):103-105.
[2]魏萌.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讀寫教學模式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6):6.
文章源于:2018年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研究生教學研究改革課題《混合教學法在研究生教學中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