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彩
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教書育人是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xiàn)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作為教師的我也以此時刻督促自己做好這份教書育人的工作,關心愛護學生,耐心教導學生。
個案一:在我任教五(4)班時,班上有一名男生叫鄧思慧。性格內向,在課堂上的存在感很低,總是低頭弄鍵盤和鼠標。平時他不會主動和同班同學說話,但在操場上卻和低年級的學生玩得很開心。
在一次課堂上布置了word模塊的制作任務,提交任務時發(fā)現(xiàn)他的任務沒有完成。當時詢問思慧,他只是支吾說不會做。在我指導他操作時,卻發(fā)現(xiàn)我告訴完第一步的操作,接著說第二步的操作時,他還停留在第一步的思考中,明顯是對外界信息接受能力受阻。課后我翻查思慧的課前5分鐘英文打字記錄,發(fā)現(xiàn)是有成績的,雖然每分鐘只有15個左右,可見他并非完全不做,只是有選擇性地做自己能做的部分。
為了解更多情況,我向班主任咨詢,得知思慧是屬于臨界的自閉癥兒童,與人的交流甚少,但是寫的一手漂亮的字。平時的作業(yè)中抄寫訓練的作業(yè)是可以完成的,但需要思考的作業(yè)基本是無法完成的。數(shù)學作業(yè)可以完成六成,但速度很慢;英語作業(yè)也只能完成抄寫作業(yè)。
得知情況后,我制定以下處理方案。一是繼續(xù)鼓勵他提高原有的打字技能;二是給予特殊幫助,讓他逐步完成每課的基本任務。在翻查思慧的打字記錄時,發(fā)現(xiàn)他的打字速度很慢,與班里同學比速度快慢,是得不到成就感的。但是可以自己跟自己比,哪怕只是增加1,對自己來說也是進步的。所以我把每次打字訓練的成績由“名次”排名表揚換成了“有進步”表揚。這樣一來被表揚的人數(shù)大大增加,思慧也能獲得表揚。另外,要讓思慧在每節(jié)課都有所收獲,我先把他所在小組最好的兩位同學安排在身邊做,叮囑他們在完成自身任務后及時去幫助思慧;再給思慧最基本的學習任務,這些基本任務都是課本上有具體操作步驟插圖的。這樣降低思慧的思考量,也具有實際的操作性。有些步驟圖可能需要一定的思考,這時同桌和老師需要及時提供幫助。
經(jīng)過這樣的調整后,思慧在接下來的11次打字記錄中有7次受到表揚,使得他對打字的訓練更加賣力。而采用同學互助,任務難度降低,課本對照等措施,使得思慧在每一節(jié)里都有些許的收獲,實現(xiàn)由0到1的成功喜悅。
個案二:在我任教六(1)班時,班上有一名男生叫高思華,相貌長得比較蠻,脾氣較暴躁,容易和同學打架,有時被老師批評時還會表現(xiàn)出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作業(yè)完成率低,缺乏自信心,但又愛面子。
開學初,他總是向我提出要調位,我問他是什么原因,他沒有給出一個理由。直到有一次,他氣沖沖地來上課,隨著隊尾進入計算機室后,自己找了個沒人坐的小組坐下。見他還氣在心頭,不易直接批評,而且課堂任務他還是跟著做,所以我暫且放下,待課后了解。課后我留下他單獨談話,短暫的課間5分鐘的時間他始終沒說出原因。后來通過他班上的班干部了解到,思華在課前和小吳同學發(fā)生口角,并有肢體上的動作,而小吳正是他在計算機房坐的同桌。
為了解決座位的問題,我還向班主任了解情況。原來平時暴躁的思華在班上也有忌諱的同學,就是小吳同學。因為小吳同學體型高大,思華雖然也很高,但力量還是不及小吳,所以思華想在班上出風頭時,小吳總是干涉他,讓思華感到很不高興。同時思華的家庭情況也不太理想,父母雙方在學校附近的布匹市場開了一間店鋪,為了打理生意,很少顧及孩子的生活與學習。當思華學習成績下降,老師約談后,他爸爸只是簡單粗暴加以拳腳懲罰,這也使他產(chǎn)生暴力傾向。不過他內心還是有善良的一面,在心情好的時候會主動幫助老師做事。
得知情況后,我制定以下處理方案。一是通過約談說清問題,解決調位的事;二是繼續(xù)與思華保持溝通,疏導他的心理問題。我首先與思華單獨談話,把打架當天的事與其分析,讓他以換位思考想想,自已不愿被小吳欺負,同樣其他同學也不愿被你欺負。所以讓他調位到其他小組時也要保證不欺負或騷擾其他同學。接著與他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有什么心理的事都可以來找我談。
調位以后,課堂上思華遵守承諾,不但沒有給小組其他成員帶來麻煩,還能與小組合作完成課堂的任務。礙于面子的問題,課后的談心,思華并沒有主動來找我,改為我主動找他談話。隨著談話次數(shù)的增加,他也愿意說說自己的事。
多與學生溝通,也是為學生減壓、排憂的好方法。
個案三:在我任教四(1)班時,班上有一名男生叫王子俊,人長得聰明伶俐,語言表達清晰,能和不同類型的同學相處,雖然有時會發(fā)生小爭執(zhí),但問題很快會處理結束。
我負責他們班上的信息技術課,在第二次上課時子俊就讓我記住了他。因為在課中周邊的同學經(jīng)常投訴他講話,離位走動,隨意拿別人的文具……即使被點名批評了,但5分鐘過后又開始“活躍”起來。經(jīng)過2節(jié)課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每次被同學投訴都是發(fā)生在上課的后半段時間。后來我借用巡堂的機會,特意去觀察他,發(fā)現(xiàn)他是左撇子,很喜歡畫畫,只需半節(jié)課時間他就能把畫紙畫滿,而且畫面童趣十足又有故事意義。可是畫完畫后,他就會沒事可干,這個時候他就會到處找人講話,隨意拿別人的文具玩。
通過和班主任的溝通得知,子俊上課時回答很積極,精神集中度也只能維持半節(jié)課,之后會出現(xiàn)講話和開小差的現(xiàn)象;家長反映在家里做作業(yè)有拖拉現(xiàn)象,但很喜歡畫畫。
了解情況后,我就制定以下處理方案,一是以表揚的方式贏得他對老師的喜愛,二是給予更多的時間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接下來的課,我有意識地在他快畫完畫的時候,巡堂到他身邊,并特意當著附近同學的面表揚了他的畫,還表示了老師很喜歡他的畫,讓他畫出好的作品參加比賽。子俊立馬表現(xiàn)出極其高興的樣子,我也順勢給他制定個人規(guī)矩。我提出:“你的畫畫得很有童趣,老師希望在期末學科優(yōu)秀作品展示時展示你的畫。你可以在信息技術課中完成好自己的作品后,坐到老師身邊畫畫給老師看。”他聽了,滿口答應。
接下來的信息技術課上,子俊變得忙碌起來。他會安靜快速地完成課堂練習,然后去我的身邊坐著畫畫。我也特意準備了一套彩色畫筆給他使用,還專門找一個畫畫軟件給他使用。在期末時,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在校園里展示,子俊高興地邀請同學們去看。
鼓勵和贊賞能改變學生對老師的看法,發(fā)揮其特長,也讓學生不再無所事事。
作為教師應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主動幫助學生,支持學生,關愛學生,多與學生互動溝通,了解學生所需,發(fā)現(xiàn)學生所難,盡全力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