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玉紅
【摘? 要】目的:探討司坦唑醇聯(lián)合環(huán)孢素A治療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8例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司坦唑醇治療,觀察組采用司坦唑醇聯(lián)合環(huán)孢素A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結果:兩組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7%,顯著高于對照組78.9%,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司坦唑醇聯(lián)合環(huán)孢素A治療慢性再障安全可靠、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再生障礙性貧血;司坦唑醇;環(huán)孢素A;療效
【中圖分類號】R55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4-0052-01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可由不同原因導致的骨髓造血干細胞損傷、全血細胞減少的血液系統(tǒng)疾病。骨髓中可見紅骨髓減少,而以黃骨髓代替。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感染(反復發(fā)生的呼吸道感染等)、出血(皮膚散在出血點)、貧血(面色蒼白、疲勞無力)、頭暈、心悸等癥狀[1]。經過多年來醫(yī)學工作者的不斷研究發(fā)現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fā)生與骨髓造血微環(huán)境、人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及造血干細胞缺陷等因素息息相關。其發(fā)病隱匿,病程較長,可因骨髓衰竭、腦出血及重度感染而導致死亡。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8例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9例。對照組中男10例、女9例;年齡16~56(39.67±4.6)歲。 觀察組中男10例、女9例;年齡16~57(39.82±4.7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均經骨髓病理檢查確診為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未正確按醫(yī)囑服藥、依從性差者;根據病情中途需增加其他藥物治療者;存在溶血情況者;伴有重要臟器嚴重病變者;肝腎功能異常者;入組前1個月發(fā)生急性感染、出血、使用高滲性溶液者;伴惡性腫瘤、糖尿病、懷孕或哺乳者;酗酒者。
1.2診斷標準 ①此病起病緩慢,無明顯的臨床表現,一般表現為輕微的出血、感染、貧血等癥狀,一般無明顯的肝脾腫大。②全血細胞減少或其中兩系減少,網織紅細胞絕對數降低。③骨髓至少一個位置增生低下或極度低下,粒紅兩系明顯減少,巨核細胞明顯減少,非造血細胞增多。④排除其他可以導致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⑤一般抗貧血治療后無效[2]。
1.3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必要的對癥治療方法包括:抗感染、保肝降酶、輸注血液制品、應用止血藥物等方法。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僅采用司坦唑醇進行治療。研討組聯(lián)合采用環(huán)孢素A(CyA)和司坦唑醇進行治療。
1.3.1對照組 僅給予口服司坦唑醇片,每日三次,每次2毫克。
1.3.2觀察組 給予環(huán)孢素A起始劑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4毫克藥量,每天分兩次口服。從用藥的第三周開始監(jiān)測患者血藥濃度,并將血藥濃度控制在每毫升血液200-300mg 藥量。給患者口服司坦唑醇片,每日三次,每次2毫克。治療半年為一個療程,患者需要每周定期檢查血常規(guī),每月定期檢查肝功能、腎功能及離子情況,每半年檢查一次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并詳細記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的情況。
1.4療效判斷 ①治愈:患者出血、感染及貧血癥狀均消失。血紅蛋白含量:女性大于110 g/L,男性大于120g/L;血小板計數>80×109/L,且經治療一年后未見復發(fā)。②緩解:患者出血、感染及貧血癥狀基本消失,血紅蛋白含量:男性>120 g/L,女性>110 g/L;白細胞計數>3.5×109/L,血小板計數與未用藥前比有所增高。用藥三個月后既見改善。③好轉:患者出血、感染及貧血癥狀較未治療前有所改善,可不用進行輸血治療。④無效:經半年的規(guī)律治療后,臨床癥狀及體征未見明顯的改善,甚至有加重的傾向。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緩解率%+好轉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課題的數據資料采用軟件SPSS 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進行表示。兩組數據比較用t檢驗,當兩組數據差異為P<0.05 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兩種方法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一。
3 討論
伴隨著現代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生活的壓力不斷增加,生活環(huán)境及飲食結構的不斷惡化均是導致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性貧血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我們生活中各種變異性病毒的不斷侵擾也是一個常見的致病因素。
環(huán)孢素是一種能夠有效的抑制B淋巴細胞和輔助性T淋巴細胞活性的淋巴細胞調節(jié)劑,但環(huán)孢素不僅不會抑制T細胞的活性,而且它會促進和刺激T淋巴細胞增殖。環(huán)孢素不會降低吞噬細胞的吞噬清除病原體的功能,但會強烈的抑制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和細胞免疫功能[3]。本種藥物不會對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產生強烈的抑制效果。司坦唑醇片是一類能夠降低其他因素對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作用、促進鈣和磷的沉積、減少血液中血脂含量、抑制蛋白質異生并有效促進蛋白質合成的類固醇類藥物。
綜上所述,環(huán)孢素A聯(lián)合司坦唑醇治療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不僅可以起到藥物藥效相互增加的作用,而且治療過程中能夠保證安全可靠,此種治療方案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高紅秀,王萍,王萌,等.小劑量環(huán)孢素A聯(lián)合司坦唑醇治療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8):2894-2895.
[2]????? 楊琪.司坦唑醇聯(lián)合環(huán)孢素A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8(17):162-163.
[3]????? 王麗娜.環(huán)孢素A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