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群 劉江鳳
【摘? 要】肥胖是全世界范圍內突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近幾年來,各國肥胖人群數(shù)量逐漸增長,尤其是容易受到遺傳基因及環(huán)境因素影響的兒童青少年而言。兒童青少年肥胖不僅能夠影響其身心健康,還可對其生活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因此需在了解如何判定兒童青少年肥胖的同時,予以有效干預措施,以提高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促使其正常生長發(fā)育。本文從肥胖概述、干預方法入手,闡述兒童青少年肥胖判定標準及影響因素,以及如何有效干預。
【關鍵詞】兒童;青少年;肥胖判定;有效干預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295-01
近幾年來,兒童青少年肥胖在全球范圍內逐漸成為一個突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其肥胖人群總數(shù)呈遞增趨勢。截止至本世紀初期,全球學齡前兒童群體中,約10%為超重及肥胖者[1]。明確兒童青少年肥胖標準,了解其影響因素,對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并予以針對性干預措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助于改善兒童及青少年群體肥胖情況。本文通過闡述肥胖定義、影響因素以及干預方法等方面內容,為評估兒童青少年肥胖,提出并實施有效干預方法提供依據(jù)。
1 肥胖概述
1.1 肥胖標準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肥胖判斷指標為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cm)2,即以超過28kg/cm2為肥胖標準。兒童青少年是其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其形態(tài)指標、身體成分均處于持續(xù)變動狀態(tài),而且存在著地域差異、年齡及民族方面的差異。10歲以下兒童可利用BMI評估其是否肥胖,但若超過10歲以上的兒童青少年,建議依照年齡、性別以及BMI共同評估其是否符合肥胖標準,而部分國家,除年齡、性別以及BMI外,還聯(lián)用皮褶厚度進行評估;其中7-18歲肥胖標準為同年齡性別人群BMI值≥P95。
1.2 肥胖影響因素
肥胖是全世界公認的健康難題,據(jù)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超重人群已經(jīng)超過15億,其中兒童及青少年約占1/3,肥胖人群總數(shù)量達到5億,肥胖小兒數(shù)量占肥胖總數(shù)量的6-8%。而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基因遺傳因素:①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與肥胖有關的基因超過600種,比如FTO基因、SCEL6B以及Mc4R以及NPY2R等;②遺傳因素,主要包括父母體重,母親初潮年齡、妊娠期合并癥、妊娠期體重增加幅度以及新生兒出生體重等,比如父母肥胖,其子女肥胖風險高于父母體重正常人群,母親妊娠期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等代謝性合并癥或妊娠期體重增加幅度過高,則能夠增加其子女肥胖風險,或者小兒出生體重過高,則能夠使其肥胖風險也隨之提升,但若小兒屬于低體重兒,則其體重成長速度也可能高于正常體重出生小兒。(2)環(huán)境因素:①腸道微生態(tài)或病毒感染,腸道微生態(tài)中菌群失調,比如擬桿菌門數(shù)量大幅度下降,可從一定程度上增加胰島素抵抗風險以及慢性炎癥發(fā)生風險,進而造成肥胖,而動物實驗證實人類腺病毒感染后,瘦素分泌量減少,而前脂肪細胞合成量則增多;②喂養(yǎng)及日常飲食,比如人工喂養(yǎng)小兒肥胖風險高于母乳喂養(yǎng)小兒,兒童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不吃早飯、暴飲暴食、進食速度過快、高糖高油飲食或多吃肉少吃素的行為,很容易引起肥胖[2];③家長的健康意識,比如認為肥胖是福,父母工作屬于腦力勞動等均可導致此類家庭中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率更高[3];④運動及生活習慣,比如睡眠時間不足,晝夜顛倒,或活動時間較少等均可導致肥胖風險高,記憶功能受到負面影響。
1.3 肥胖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
肥胖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主要見于兩方面:(1)生理方面,生理方面的負面影響主要見于引起血脂譜、體成分異常,增加高血壓、脂肪肝患病率,造成體型肥胖等,威脅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健康。(2)心理方面,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群體中,很容易因自身體型的肥胖,運動靈活度不足等情況而招致同學或朋友們的嘲笑,使其產生自卑、抑郁等負面心理,導致其不愿參與集體活動或體育活動,縮小人際交往圈子,壓抑自身,封閉自己,若未能及時進行合理心理疏導,長期以往,則很容易引發(fā)心理問題[4];另外,由于脂肪細胞過多,導致其耗氧量增加,與腦組織爭奪供氧,使得兒童青少年的學習能力及精力下降,影響其學習成績。
2 干預方法
2.1飲食干預
人體能量攝入高,消耗低,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需注意對飲食的干預。大量數(shù)據(jù)表明,低鹽低脂、高膳食纖維飲食是調整體脂含量,可采取以下方式調整飲食,比如利用白開水替代甜味飲料日常飲用,減少甜食或高熱量快餐的攝入量。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校內時間非常多,因此需校方對食堂向肥胖及青少年提供的飲食進行調整,比如規(guī)定三餐時間、三餐水果及膳食比例等。比如早餐,需在清晨7:00-8:00間完成,牛奶220-250g,雞蛋1個,面條100g,水果1個,將早餐熱量控制在全天熱量的25%-30%間。
2.2運動干預
運動干預是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干預方式,目前已有大量數(shù)據(jù)及文獻就此課題進行相應的探索[5]。運動干預的強度多控制在中等強度或55%-70%HRmax范圍內,干預項目包括足球、健身操、跑步、抗阻練習、游泳、跳繩等,每日運動至少15min-30min,每周運動至少3次。
2.3其他干預方法
而提高睡眠質量,延長睡眠時間、糾正家長錯誤認識,調整腸道菌群等方式均可改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狀況。此外,部分兒童及青少年過于肥胖,僅依靠飲食及運動干預無法達到減重效果,則可開展藥物及手術方面的干預。常用藥物以奧利司他為代表,部分10歲以下兒童,糖代謝出現(xiàn)紊亂,可聯(lián)用鹽酸二甲雙胍進行治療,但其用量仍有待繼續(xù)研究。手術干預適用于BMI>35kg/m2,且伴發(fā)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嚴重并發(fā)癥的兒童及青少年,常用手術方案包括AGB、SG及VBG等。
參考文獻
[1]??? 陳秋映,李顯麗,李奕平.兒童、青少年肥胖的研究進展[J].藥品評價,2019,16(3):3-6,14.
[2]??? 吳曉飛,王燕萍,范麗敏,等.浦東新區(qū)7~15歲學生肥胖及影響因素研究[J].預防醫(yī)學,2018,30(10):1060-1063.
[3]??? 曾祥英.基于家長協(xié)同監(jiān)管下的肥胖青少年運動飲食干預效果[J].醫(yī)學新知雜志,2018,28(2):174-176.
[4]??? 楊漾,吳艷強,王向軍,等.上海市中小學生超重肥胖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9,40(1):12-19.
[5]??? 孫長良,何敏學,解超.體育活動對肥胖學齡兒童身體成分影響的meta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8,35(5):59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