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紅
摘 要: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且還應(yīng)當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利用專業(yè)知識,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之際汲取情感素養(yǎng)的精華,從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靈品格.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導語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智育的目標不僅在于發(fā)展和充實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yōu)美的品質(zhì)?!?“教書”、“育人”兩者同等重要,忽視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師的失職。因此,作為一名在教育崗位上工作了24年的班主任及英語教師,我清楚地認識到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wù)之外,更重要的還要在教學中實施育人的目的。如何把德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和道德修養(yǎng)呢?下面談?wù)勎业淖龇ê腕w會。
一、以教材為載體,深挖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教材是寓德的載體,依據(jù)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是課堂寓德的前提。英語教材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涵括個人情況(personal information)、家庭、朋友與周圍的人(family,friends and people around)、日常活動(daily routines)、學校生活(school life)、興趣與愛好(interests and hobbies)、個人感情(emotions)、節(jié)假日活動(festivals,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購物(shopping)、天氣(weather)等三十多個話題,為課堂的德育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然而與語文、思品相比,英語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是那么顯而易見的,往往深藏在話題之中。因此,我深入鉆研教材,讀透話題中的德育內(nèi)涵,認真挖掘教材潛在的德育素材,分類歸納出了愛國愛家、尊敬師長、關(guān)愛他人、講文明、講禮貌、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遵守規(guī)章制度、講公共道德、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德育素材。例如我從季節(jié)這一話題挖掘愛國德育素材,通過祖國大地四季景色的變化,讓孩子感受祖國山河的美,從而更加熱愛祖國。
道德知識、觀念是抽象的,直板的進行理論教學很難讓學生接受,更談不上理解運用,因此,我明確教育目的,抓住結(jié)合點,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寓德育于英語教學之中。
二、以課堂為載體,注重教學過程的德育滲透
課堂是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主陣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強,都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相反有可能產(chǎn)生消極效應(yīng),使學生產(chǎn)生反感。因此課堂上,我時刻關(guān)注學生,找準機會,適時、適度、靈活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在自然滲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體驗,從而內(nèi)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自覺的行動克服不良的行為。
我在教學情境中進行德育滲透。例如:當我教授完P(guān)EP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2 My family 這一話題后,與孩子分享一段FAMILY的公益廣告視頻:視頻中的F(爸爸)和M(媽媽)在I(孩子)小的時候細心呵護,可隨著孩子的長大,當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卻不斷地與爸爸媽媽發(fā)生沖突,孩子企圖掙脫爸爸媽媽的束縛來自由成長,這使爸爸媽媽十分傷心,并流下了眼淚,后來,孩子成年以后,體會到生活的艱辛,才發(fā)現(xiàn)爸爸的背早已駝得不成樣子,媽媽的身體已臃腫。于是孩子主動承擔起家庭的責任長成參天大樹,讓年邁的爸爸可以依靠,替年老的媽媽遮擋盛夏的驕陽。視頻的最后出現(xiàn)了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這一句子,是爸爸媽媽我愛你的意思,最后結(jié)束時出現(xiàn)了一行字:有家就有責任。原來英文也如此充滿含義,包含這樣深刻的道理,這不禁讓孩子心中充滿了感動:家庭是一個有愛的集體,應(yīng)當理解父母的不易與苦心,為家庭盡一份責任,為父母獻一份孝心。
我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例如:當我教授PEP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的交通規(guī)則這一話題時,我開展了說一說遵守交通規(guī)則標語的活動,孩子們頓時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標語:Slow down and stop at a yellow light.Stop and wait at a red light.Go at a green light.We must wear a helmet.We must wear a life jacket.We must fasten seatbelts.We must look left before you cross the road.Dont go at the red light.Dont run on the bus.Dont run on the ferry.Dont touch the door in the subway.通過這一活動孩子們不僅學會用英語表達交通規(guī)則,而且增強了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生活中更好地保護自己。
三、以實踐為載體,拓展課堂德育滲透
德育強調(diào):德育應(yīng)促進學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實踐著的是讓學生自己親身參與生活與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辨別、生成,這種精神的生成與構(gòu)建只有讓學生經(jīng)歷了體驗、感悟的過程后才能實現(xiàn)。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能將教育僅僅停留在課堂所創(chuàng)設(shè)的各種學習活動,而要將課堂上的德育素材擴展到學生的其它生活空間,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特定情境中進入德育實踐探索,使德育實踐和教育融為一體,使情感體驗達到最優(yōu)化。例如:當我教授完P(guān)EP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節(jié)日這一話題后,我讓孩子在Teachers Day/Mothers Day/Fathers Day/Birthday時,自己動手制作賀卡送給老師、爸爸、媽媽或朋友,祝他們節(jié)日快樂,并表達自己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傳達孩子對父母、老師和朋友的愛與關(guān)心,使親情、友情地長天久。
結(jié)束語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今后,我將繼續(xù)完善德育與英語學科的整合,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shè)一個真、善、美的情感空間,讓他們在語言學習的同時把握情感品質(zhì)的內(nèi)化力量。
參考文獻
[1]陳超.隨“語”潛入“課” 潤物細無聲——淺論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257-258.
[2]鐘郭梅.挖掘英語德育資源 塑造學生健康人格——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
[3]張清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原則——以教科版(2011年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J].學周刊,2017(2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