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常寶 王春艷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電腦投影、電子白板、交互式一體機等多媒體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教學,為教師們構造了一個圖文并茂、影音交融的交互式教學環(huán)境,給教學帶來了更加深刻的變革。作為思想性和藝術性極強的語文學科,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輔助教學,更有利于幫助學生領會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豐富的情感。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電教手段進行古詩詞教學,更能把語言凝煉的古詩詞所表達的深遠意境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電子白板;小學語文;古詩教學
新課標提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庇捎谛W生閱讀量尚少,知識面較窄,對于古詩詞中精煉的語言,優(yōu)美的意境,還難于理解,感悟。如果能夠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就能事半功倍了?!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诮虒W古詩詞時,選擇圖文結合、聲情并茂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營造出與古詩詞內容相吻合的情境、氣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全身心沉浸在古詩詞的美好境界中,達到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就易于把握詩意,想像情境,體會情感。下面就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作用談幾點體會。
一、聲情并茂易入詩
古詩詞具有無窮的魅力,從短短的字里行間能充分體會其和諧的韻律,富于音樂的美感。在教學古詩詞時,如果通過音樂設置情境,能夠渲染氣氛,烘托詩境,奏響詩詞的主旋律,從而巧妙地將學生帶進古詩詞的學習中。如在教學《早發(fā)白帝城》時,我選用了舒緩和悠揚的古箏曲《高山流水》作為背景音樂,配上動情的朗誦,撥動了學生的心弦,喚起他們的豐富想象,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李白詩中那種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與山自然水呼應共鳴之情境。讓學生也仿佛置身于彩云間的白帝城,正與詩人一同乘著輕快的小船飛越千里江陵。如此營造出的聲情并茂的導入情境,感染了每一個學生,能使學生滿懷興趣地進入到古詩的學習中。再如,教學北朝民歌《敕勒歌》時,為了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單調,使學生在一開始就能領悟到這首民歌的大意和大草原的美好風光,我對《草原牧歌》這曲輕音樂進行了剪輯,并在網絡中搜集綠草如茵,牛羊滿地的草原風光圖片,配上原聲朗誦,制成flash動畫課件進行情境導入。在學生對詩歌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后,再讀古詩時,我要求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配樂朗誦,一邊想象大草原的奇麗風光,然后將自己根據詩歌所想像到的大致情景進行描述,學生們興致高昂,娓娓道來。
二、詩情畫意巧解文
兒歌通俗易懂,學生能一讀即通。而古詩,是詩人經過千錘百煉,將深邃意境融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短短二十個字或二十八個字中的精華(小學古詩一般為五言或七言),這些極為精煉含蓄的語言,對于閱讀量不大,知識積累欠缺的小學生來說,可謂望而生畏,又如何能愉快地進行學習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巧妙地運用電教手段,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能使學生變畏學為樂學了。如,在教學《望天門山》時,首先讓學生將古詩初讀幾遍,解決了字音問題后,我結合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顯示出“浩浩蕩蕩東流的長江水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 的畫面,然后向學生介紹天門山雄奇秀麗的風光,最后,把“兩山夾峙,洶涌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進行了一個特寫。在這種雄奇的情境中,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詩文中所描繪的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以及后兩句中描繪出的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之下,學生對古詩的含義及描繪的意境無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教學《望洞庭》一詩時,由于學生沒有見過洞庭山、洞庭湖,更難于想像月夜的洞庭美景,因此多媒體課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滿月的秋夜,平靜的洞庭湖在朦朧的月光下,像一面未磨的鏡子,倒映著空中那輪明月,洞庭山靜靜地立在湖水之中,猶如一顆大青螺放在一個巨大的白銀盤里。詩人筆下湖光秋月兩相輝映的寧靜和諧情境,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潔和精美絕倫的優(yōu)美景象,已清晰展現在學生眼前,教師無需再用華麗的語言為學生講解詩文含義,學生就能自己用語言進行描述了,理解詩文含義的重點難點不攻自破。
三、如夢似幻深悟情
古詩教學之最高境界,就是使學生領略到古詩詞獨特的藝術魅力。而讓學生抑揚頓挫、韻味無窮地吟誦詩文,不僅可以感受到漢語言的音律之美,還可以更深入地體會到詩文意境,升華情感,產生與詩人共鳴的效果。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直觀、感性的特點,教學時,可以通過對詩詞所描繪的景物進行回放的方法幫助學生朗讀,達成熟讀成誦,體會詩人情感的教學目標。如教學《惠崇<春江曉景>》時,通過竹林桃花、鴨子戲水、蔞蒿蘆芽三個實物畫面和一個河豚逆游的聯想畫面幫助學生記憶詩句,由畫面上的景物在腦中形成影像將詩句記憶下來,再配上《春江花月夜》的輕音樂,帶領學生朗誦古詩,畫家和詩人所表述的春天到來時萬物欣欣向榮的景象會自覺地在學生腦海中顯現,從而達到與畫家詩人共鳴的境界。
總之,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抽象久遠、凝煉含蓄、意境深邃、而學生會感到枯燥的詩詞變成具有讓學生感到身臨其境,興趣盎然的圖文、聲音并存的直觀畫面,能在語言文字中升華自己的情感,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個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生特有聲響?!苯虒W古詩詞時,運用聲情并茂的配樂朗誦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為了調準撥動學生心弦的音調;運用詩情畫意的動畫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形象理解詩人所描寫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運用情景再現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與詩人在情感和心靈產生共鳴,讓古人的一首首好詩詞變成一串串快樂的音符,流進學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