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菊先
課堂上學生的專注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為解決初中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本文著重探討初中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專注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通過有趣的導入,恰當?shù)恼n堂節(jié)奏,適度的課堂管理,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和思維的挖掘,全方位多角度的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讓課堂效果達到最佳狀態(tài)。
1 引言
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為學生今后在英語學科方面的發(fā)展奠定著基礎性的作用。然而,很多學校的英語課堂效果很不理想:學生上課“走神”,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或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紋絲不動”地聽講,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xiàn)。研究表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本文將對英語課堂專注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探討。
2 培養(yǎng)初中學生專注力的意義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tài)。而注意力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tài)。因而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注意力作為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它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的智力發(fā)展和學習工作效率。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上課注意力集中的學生學習成績明顯好于注意力渙散的學生,可以說,注意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學習的前提條件,直接影響著人的智力發(fā)展和對知識的吸收。意大利的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學習的方法?!?/p>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專注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知識掌握的程度和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教師來說,學生注意力品質的高低,是構建高效率課堂的重要保證,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注意力尤其重要。
3 初中生英語課堂專注力的培養(yǎng)策略
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說:“教師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作為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呢?
3.1 利用好課堂引入,培養(yǎng)學習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新課
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喚起學生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所以,教師要巧設開頭、先聲奪人,力爭用最短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齡等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和求知欲,綜合運用直接法、情景交際法、聽說法和全身反應教學法、猜謎語、歌曲、游戲等引入一堂課都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在喚回學生無意或有意注意的同時,刺激大腦興奮中樞,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迅速進入角色,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如八上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在引入新課時,教師將自己假期出國旅行的照片做成精美的PPT,配上教材目標詞匯和句型,聲情并茂地用英語給學生介紹自己的愉快假期體驗,這就會馬上給學生呈現(xiàn)一幅很直觀的生活情景,即貼近生活,又有趣味性,不知不覺中學生就產生了想介紹自己假期旅行經歷的想法,這樣老師就把學生的專注力通過興趣建立起來了。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樂學,有了樂學情感,學生才能精力專一地去攝取知識。
3.2 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安排好活動時間。適度的課堂節(jié)奏,能自始至終牽動學生的注意力,維系學生的熱情,使課堂教學跌宕起伏、張弛有度。一節(jié)課的知識容量既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要避免上隨意課,或是漫無邊際地調侃,甚至是“馬拉松”式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表現(xiàn),注意調節(jié)學生情緒,從而控制課堂節(jié)奏。同時,注重課堂適時檢測,掌握學生上課的專注程度和學習效果,督促學生課堂集中注意力。
同時,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既要注意單個活動的持續(xù)時間長度,不可太長,又要動靜結合,思做結合,說寫結合,聽說結合,盡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還要注意活動的可操作性、生活性,活動面的參與度等因素。如七年級學生在學完去食品店購物的對話后,教師就可要求學生進行一個模擬購物的活動:要求學生將準備好的牛奶、桔汁、梨汁、香蕉、蘋果、面包等在小組內陳列出來,讓一些學生扮演營業(yè)員,另一些學生扮演顧客,然后看哪個組設計的活動更好,表演得更真實。這樣的活動切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又迎合了學生表達的欲望,具有可行性和趣味性,學生易于全身心投入。
3.3 使用好教師語言,美化課堂環(huán)境。教師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通順準確,優(yōu)美有趣的口頭語言和優(yōu)雅得體的肢體語言會給學生營造一種美的情景,很容易讓學生專注于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不易分心走神。首先,把話說“通”。教學語言既要有書面語言的準確,又要有口頭語的通俗明白易懂,易于被學生接受。實踐表明:教學取得成功常常是因為教師能深入淺出地講清問題,不成功的教學往往是教師不能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圖,顛三倒四,詞不達意,是很難讓學生專注地聽下去的。其次,把話說“活”,世上沒有枯燥的知識,只有枯燥的講授。如果教師沒好的口才,語言不生動形象,即使生動有趣的內容,也會講的干巴巴,索然無味,沒有學生愿意跟著老師思路走。再次,把話說“準”準確性是教學語言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語言就沒有生命。最后,把話說“趣”說“美”幽默風趣的語言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美的語言不僅能極大的增加教學內容的感染力,使學生學得輕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有的甚至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例如:Old habits die hard. 可以教給學生一句更富有詩意和哲理的話 Old habits never die hard with a willing heart.
教態(tài)要富于變化。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聲音的變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教課時語調,音量,節(jié)奏和講話的速度等變化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有顯著效果,可以使教師的講解,敘述富有戲劇性或使重點突出。有時還可以暗示不聽講的學生安靜下來。當教師從一種講話速度變到另一種速度時,學生已經分散的注意力會重新集中起來。在講解中插入停頓,一般3秒左右,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也為學生思考留出時間。
3.4 搞好課堂管理,減少干擾因素。課堂上學生能否專注地聽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對課堂的管理技巧。尤其是當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老師需要及時的處理,避免對大部分同學造成注意力的干擾。教師的下列行為對制止學生不端行為十分有效: 1)要極為敏感,猶如后腦長眼睛一樣,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良行為,能夠與各類層次的學生保持信心溝通,但不做過敏處理??梢院喍痰恼f“Tom, be careful!” “Lucy, look at me!” 2)能在同一時間里做不同的事情,比如一邊處理學生的不良行為,一邊促使其他學生保持秩序;3)學生在忙著做練習時不要打擾他們;不要剛開始一項活動就停下來,做另一項活動。如學生在剛開始寫help這個單詞的用法筆記時,就要求他們口頭造句 “I often help my parents with housework”.這時,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會跟著說句子,而是停留在之前那個動作,抄寫筆記。4)避免在一個問題上花費太多時間,以免引起學生厭倦。5)避免緩慢,教師要保持旺盛的推進精力。6)熟悉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可以加強管理中的情感聯(lián)系。7)使學生保持最高的參與度,處于最佳的競技狀態(tài)。8)隨機抽問,集體朗讀??傊?,教師要盡量的采取行動去改變不可接受的行為,去提供必要的幫助或者去阻止干擾的擴大。
3.5 使用好多媒體,多方面刺激感官。美國視聽教育家戴爾1946年寫了一本書《視聽教學法》,其中提出了“經驗之塔”的理論,對經驗是怎樣得來的,認為經驗有的是直接方式、有的是間接方式得來的。各種經驗,大致可根據他的抽象程度,分為三大類(抽象、觀察和做的經驗)、十個層次。
根據“經驗之塔”理論,我們的課堂教學可以得出如下啟示:1.教育教學應從具體經驗下手,逐步升到抽象。有效的學習之路應該充滿具體經驗。教育教學最大的失敗,在于使學生記住許多普通法則和概念時,沒有具體經驗作它們的支柱。2.在學校中,應用各種教學媒體,可以使學習更為具體,從而導致更好的抽象。3.位于寶塔中層的視聽媒體,較語言、視覺符號更能為學生提供具體和易于理解的經驗,并能沖破時空的限制,彌補其他直接經驗方式之不足。因此,在我們的英語教學課堂中,很多單元的話題如果單是靠對文章的閱讀和講述是不能讓學生專注下來并深入體會的,例如學習課文八下unit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3a 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 通過對電影視頻127hours的欣賞,學生們的心靈受到沖擊,一下子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并留下非常深刻的映像,很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研究表明,人的各種感官獲得知識的比率:視覺83%,聽覺11%, 嗅覺3.5%, 觸覺1.5%,味覺1%。因此借助多媒體,充分利用多種感官,實現(xiàn)信息傳遞的多渠化,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度,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促進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3.6 設計好課堂提問,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教師提問的方式,問題的類別可以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對于提問,教師必須精心設計,選擇恰當?shù)姆绞脚c技巧。1.關注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問題在備課時,教師要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難點,在設計問題時要緊緊圍繞教學中心進行,所提問題應具有典型性,形式多樣性。如在教學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9時,可設計這樣一些問題Do you know the car(the light bulb,the computer,the TV…)?When was the car(the light bulb,the computer,the TV…)invented? Who was the car invented by? What is the car used for? 在提問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重難點。2.循循善誘,關注啟發(fā)性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擴充知識,而是通過分析和綜合培養(yǎng)學習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的提問應富有啟發(fā)性。如對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B 3a 閱讀部分的提問,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Where did you go ? Who did you go with? What did you do ? Did you do anything special?
這幾個問題學生需要動腦筋來回答。這樣不僅使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而且難度層層推進,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4 結束語
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課上學生能否專心學習是關鍵,所以,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利用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注意和興趣,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當然,教師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加積累,多想辦法,充分利用學生的專注力,為他們的高效學習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重慶市第八中學宏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