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李天罡
學生是主體,是教學的對象。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如何,主要是學生學的情況如何,掌握知識的情況如何,而不是教師講解的情況和示范動作如何,它是衡量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那么怎么才能稱為一節(jié)好課那,怎么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我自己根據(jù)教學實際及自身情況,簡述如下。
首先讓學生有精準的學習目標。各班學生個人或小組分段進行學習目標承諾。實施“目標+措施+驗收”的跟蹤性管理模式,實施“學生+導師+家長”的三結合管理模式,實施“目標+反思+改進”的發(fā)展性管理模式。目標承諾活動是新的學習階段追求卓越的必要形式,也是學生新的奮斗起點,整個承諾過程不僅要有目標,還得有剛性的措施,更重要的的還有家長和老師的行動支持!定計劃目標,要注意門檻效應,以防過高,不切實際,流于形式。同時要在奮斗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措施,完善自我角度和管理的力度,堅持做下去,防止中途流產(chǎn)。
第二作業(yè)的督促管理必需到位。作業(yè)管理是教學常規(guī)管理中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作業(yè)的收繳和批改,要落實“五必四精兩注重”,“五必”是有發(fā)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糾。抓練習質量,做到“四精”,即精心選題、精致訓練、精彩講評、精細輔導;“兩注重”即注重及時批改,注重面批面改,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關注。要嚴抓規(guī)范和滿分意識,突出尖子生日常的面批面改,突出書面文字關懷和指導。每位教師也要有隨堂小記本一個,記錄學生點滴、日常錯題、好作答、存在問題、教學反思和教育心得等,收集第一手資料,便于課堂糾錯,作業(yè)設計和周測命題,也更便于自身學習和業(yè)務提升。個性化作業(yè)要實施“信息建檔+個性診斷+局部按摩+個性作業(yè)+面批面改+鞏固強化”的個性化作業(yè)策略。每周實施人頭管理、實施作業(yè)量化管理、實施同步強化管理、實施智能化管理,充分挖掘盲點、徹底消滅弱點。充分發(fā)揮作業(yè)批改在教學質量中的助推作用。
第三對于易錯題,難題或學生掌握不牢的題目,我們可以適當變化,加強講練。講評課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課型形式,因此如何上好這種課就成為我們提高學習和備考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之一,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地通過“改一改、變一變、代一代、反一反、合一合、分一分”等創(chuàng)新高考試題和講評試題試卷,進而提高講評課的質量。所謂“改一改”,就是對習題的提問方式和題型進行改編;所謂“擴一擴”,就是對習題條件所含的知識內容擴大或者縮小范圍;所謂“變一變”,就是從原題衍生出許多新題目;所謂“代一代”,就是把某一數(shù)據(jù)用其他數(shù)據(jù)代替、變量替代常量等;所謂“反一反”,就是把習題因果關系倒過來,條件和結論互換;所謂“合一合”,就是把幾個題目組合在一起;所謂“分一分”,就是把某一題分解為幾個小題,這就是平常訓練和高三后期講評課的常用方法和途徑之一,因此我們要嚴禁把講評課上成講答案課、題題都講的低效課、浪費時間的課,我們不僅重視“講”的內在效益,更應該重視“評”的內涵價值。作為尖子班教師要在講評課中要積極給學生貼“標簽”,優(yōu)化和強化學生的閃光點,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給好的作答或變式命名字,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第四講課老師做到書寫規(guī)范,要求學生也必須規(guī)范。一是引導學生了解“采分點”。高考閱卷場評分的依據(jù)是評分細則,它明確了的每道題的采分點都有哪些。考生只有針對采分點答題,才能得滿分。如果是一個3分題,考生只答了1個方面,或1個點,或1個步驟,或1個層次,或一句話是不行的。一般來說,寧可多答,不要少答。二是訓練學生運用“答題范式”或“學科術語”。所謂“范式”,就是解題的過程和步驟的規(guī)范格式。理科的計算題都有范式,理科的解答題和文科的簡答題也有一定的格式,即我們常說的先答什么,再答什么,最后總結什么。所謂“術語”,就是學科專用詞語,學科術語才能準確描述學科概念、現(xiàn)象等。三是訓練學生規(guī)范書寫。(字跡工整、格式規(guī)范、無錯別字、不使用網(wǎng)絡語言)
第五加強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在分享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喜悅。召開尖子生經(jīng)驗交流座談會,主要目的是通過座談,相互之間學習好的學習方法、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經(jīng)驗。俗話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所以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既要使自己有一個超強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要注意合作學習,這里的合作學習是指良師益友之間的相互幫助、相互借腦、相互鼓勵。每位同學都要明白學習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其智交相明,其才交相成”的取長補短、共同受益的過程。所以,開座談會就是讓大家敞開心扉,談談現(xiàn)階段自己的一些苦惱、想法、做法,交流一下學習體會和如何求上進的自我激勵方法,從而使每位同學都能從中能吸取一些有益的經(jīng)驗,有利于今后的進步。當然兩級部的尖子班老師經(jīng)驗交流也是如此。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蕭伯納曾經(jīng)說過:‘兩個人交換了蘋果,每個人手上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兩個人交換了思想,每個人就同時有兩個人的思想,這就是經(jīng)驗交流的內涵。另外,班級小組利用課間、飯間進行課下交流研討和互幫互查也是一種共同學習,互相交流的形式,也是一種互相督促、互相激勵共同挑戰(zhàn)目標的合作學習成長共同體,也是一種課上參與課堂發(fā)言和討論交流的學習單元。
第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適度引導并給與及時的獎勵。在教育教學管理中要學會短期的小獎勵和長期的大獎勵的有機契合,為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工作做出貢獻,這種小獎勵可以是一只筆一個本,也可以是一個鼓勵一塊糖一個微笑。這也是我們年級或班級工作為什么要進行周總結周考評,班級卓越小組每周要及時總結和評價的道理!周總結或考評評價要及時給予小獎勵小評價,比如獎狀,晉級制度,一句夸獎,或者大家的掌聲等,這要遠比月總結,學期總結更有效更有價值!同樣在學生課堂,作業(yè)或發(fā)言上老師也要跟得上衷心的評價,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對于課堂的把控精準到位。這就要求我們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不斷的武裝和完善自己,努力做到眼界寬,思路寬,心胸寬,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帶著懸念、帶著回味、帶著深情、帶著神奇與探索知識殿堂的寶藏。
(作者單位: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