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出臺和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英語的教學方式、手段和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迎接這個時代賦予的挑戰(zhàn),從四個維度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使他們成為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已經迫在眉睫!筆者認為,構建“3S”卓越課堂行之有效?!?S”卓越課堂既是一種教學理論,又是一種教學實踐。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中,卓越的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根本保證。
【關鍵詞】3S? 高中英語? 卓越課堂? 理論研究? 實踐探索
一、引言
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2013.3,教育部)要求將研制與構建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系作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于是,如何在和諧高效的卓越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討論和研究迅速成為教育界的焦點?!陡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版)將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而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卓越課堂”行動計劃,更需高度統(tǒng)一。然而,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觀念和方式根深蒂固,當前我們的英語課堂還存在很多無效、低效甚至負效的教學行為。本課題旨在把兩者巧妙結合起來,探索出“3S”高中英語卓越課堂教學模式,讓教師們樹立“人人皆可追求卓越課堂、創(chuàng)新出卓越課堂”的教學夢想,實現(xiàn)高中英語課堂從有效——高效——卓越的飛躍,為渝北區(qū)高中英語“課堂結構”的調整與改革積累有益的經驗。
二、高中英語“3S”卓越課堂的理論體系
本論文遵循系統(tǒng)論原理(L.V.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1932)),從組織理念體系、流程體系、策略體系三個維度入手,構建起了高中英語“3S”卓越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體系,形成了高中英語“3S”課堂教學觀。
三、高中英語“3S”卓越課堂理念實踐探索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指出:“……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完善培養(yǎng)培訓體系,做好培養(yǎng)培訓規(guī)劃,優(yōu)化隊伍結構,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yǎng)教育教學骨干、“雙師型”教師、學術帶頭人和校長,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p>
(一)教學理論創(chuàng)新:構建起“3S”理念體系
理念是脊梁,是文化,是行動的先導。高中英語“3S”卓越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以社會需求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以學習主題為中心(Subject-centered)”。以“3S”中心理念為核心,致力構建高中英語三大教學觀。讓老師了解“3S”體系,逐漸植入“3S”理念,分解它的理論體系,通過《高中英語“3S”卓越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卷調查》《高中英語“3S”卓越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卓越課堂教學探究問卷調查》,巧妙地植入英語核心素養(yǎng)四個維度中的文化意識。必將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彰顯多元、開放、包容的課堂教學文化,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形成最優(yōu)化的課堂形態(tài),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和育人質量。
(1)基于“以社會需求為中心(Society-centered )的理念,構建高中英語社會化教學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指出:……樹立全面發(fā)展觀念,努力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fā)展,不拘一格培養(yǎng)人才。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為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由此可見,高中階段的外語教育是培養(yǎng)公民外語素質的重要過程,它既要滿足學生心智和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需求,又滿足高中畢業(yè)生就業(yè)、升學和未來生存發(fā)展的需要,還要滿足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科技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2)基于以學生為中心( Student-centered)的理念,構建高中英語生本化教學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優(yōu)美、和諧、人文化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建立師生學習共同體,關愛學生,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創(chuàng)新,成為新型的高素質的人才。
(3)基于以學習主題為中心(Subject-centered)的理念,構建高中英語學本化教學觀。在情意上,增進學生想學、樂學、會學的心向品質;在能力上,提升學生自學、互學、展學、研學等素質;在舉措上,堅持以學論教、先學后教、多學少教、因學活教的原則,從而形成以學生學習為高中英語教學出發(fā)點、著力點和歸宿點的學本化教學觀。
(二)教學流程創(chuàng)新:實施了“3S”流程體系
按照用新思維去儲蓄(Saving);用快行動去消費(Spending);讓同伴來分享(Sharing)的構想,致力構建高中英語“3S”卓越課堂教學模式的流程體系。用理論指導實踐,優(yōu)化課堂,提升質量。
流程1:用新思維去儲蓄(Saving)-吸收積累教學階段。俗話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知識儲蓄,厚積薄發(fā),仍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本課題要根據(jù)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發(fā)展需要,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
流程2:用快行動去消費(Spending)-運用內化教學階段。在知識儲蓄做了大量準備的基礎上,需要快行動地消費運用、內化與超越。運用內化階段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運用內化、在聽說中運用內化、在寫作中運用內化;在運用內化中學會獨立地獲取信息和資料,并加以整理、分析、歸納和總結,從而使知識在消費中增值,開闊視野,充實生活,實現(xiàn)超越。
[案例] A Red,Red Rose,(深圳,李溫和,第十屆全國高中英語大賽)
一場別開生面的課堂:教室里出現(xiàn)了一朵玫瑰、兩朵玫瑰……一片紅色的玫瑰,學生禁不住要問:What will happen today?Its so romantic.接著黑板上出現(xiàn)了詩歌的意境和幾行詩,學生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李老師就是用思想的光點燃學生生命的火,引導學生多一些突發(fā)奇想,多問為什么,找到了靈感、啟迪,教學就有了新意,做了快樂的引路人,讓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啟迪學生的思維。
(2)制造“驚喜” Surprise-快速提高的催化策略。格式塔心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學)認為:面對一種不完全或者空白格式塔刺激物,人就會在知覺中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急于要改變它們并使之成為完美結構的傾向,從而引起一種進取、追求、充滿緊張的心理活動。制造驚奇,應將教學任務與學生熟悉的生活鏈接,讓學生喜歡做而又未料到的事。
[案例] A Red,Red Rose,(深圳,李溫和,第十屆全國高中英語大賽)
……學生沉醉在詩歌意境中隨著課堂的深入,老師出其不意地拋出問題:Why does the poet use “a red red rose” as the image to describe the love?對呀,為什么是紅玫瑰,而不是其他花呢?學生腦洞大開,七嘴八舌。Different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ideas.
李老師采取興趣活動點亮驚奇、媒體手段制造驚奇、藝術語言凸現(xiàn)驚奇等策略,讓學生形成進取、追求、充滿緊張的心理效應。
(3)體驗“成功”(Success)-增強附屬內驅力策略。任何一個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都是學生體驗學習成功感的過程。高中英語教學要讓學生在問題發(fā)現(xiàn)中體驗成功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感、在作品展示中體驗成功感、在多元評價中體驗成功感,從而增強學生的附屬內驅力。
[案例]A Red,Red Rose,(深圳,李溫和,第十屆全國高中英語大賽)
1. What are the rhyming words in the poem?
2. What images are used in the poem? With these images, what does the poet want to express?
3. What figures of speech are used in the poem? Find out the evidence.
4. Creation: Time to be poet
Choose a topic by yourselves——My teacher Or My classmate
……分組學習,低聲探究,出智獻策;自主學習,拓展延伸,情感升華……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學生緊緊圍繞A Red,Red Rose-Love,深層次理解詩歌的內涵。學生滿懷深情的展示,恰如其分地”Love”表達,把聽眾帶到了玫瑰花的海洋,愛的世界,這無疑是一種獲得感、幸福感和成功感的體驗,整個全場都沸騰起來,老師成功地把課推向了高潮……
四、問題思考
高中英語“3S”卓越課堂研究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果,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fā)現(xiàn)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與研究。
(一)“3S”卓越課堂模式理論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雖然通過研究探索,高中英語“3S”卓越課堂教學模式初步形成,但由于學情復雜,教師的素養(yǎng)有差異,有的課堂模式比較單一,課堂教學手段不夠多,多媒體成了擺設;使用小組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師不多,探究性學習的更少,課堂容易掉入枯燥乏味的陷阱……因此,真正的“3S”卓越課堂模式離學生還有一段距離,我們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實踐來推行“3S”卓越課堂教學模式,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改變教學理念,革除傳統(tǒng)教學“三中心”弊端,構建高中英語社會化、生本化和學本化三大教學觀,加大英語教與學的開放性、實踐性和趣味性,以藝術節(jié)、美文朗誦、話劇表演、英語演講、話劇創(chuàng)作、英語書法和英語選修等載體提高學生語言水平、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學會思辨、溝通、團隊合作等多方面能力。
(二)“3S”卓越課堂觀理想與現(xiàn)實還有差距
一篇好文章往往開頭就設置懸念,以吸引讀者讀下去;一堂好課也往往在導入階段就設置懸念,讓學生進入角色?!?S”卓越課堂教學理念引入設置懸念---制造驚喜---體驗成功,是學生很期待的有效的教學設計?!?S”卓越課堂觀在本課題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授課很機械,精氣神不夠,節(jié)奏把握不好,無激情,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辦法不多,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調動不到位,引不起學生的共鳴……沒有考慮“3S”卓越課堂教學模式理念中的“以社會需求為中心”,機械地依賴課本,讓學生脫離情景孤立學習單詞、記憶單詞,并輕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對于學生英語水平分層研究不夠,對知識點和練習篩選不夠,評講時缺乏針對性……因此,英語教學“費時多,收效低”,成為師生內心共同的困惑。如何進一步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三)“3S”卓越課堂需要進一步探索合理有效的課堂評價方式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評價直接影響教學和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缺乏對自身言語評價行為重要性的意識,使得課堂教學中的言語評價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籠統(tǒng)的一團和氣型。課堂中很多老師對所有學生的答案都無一例外地給與表揚,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語言匱乏,全是例行公事的“Good, Very Good,a good job, well done.”對學生的表揚缺乏針對性、準確性,落不到實處;并且很少直接使用否定性評價語言。教師不能準確客觀地指出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存在的問題,因此學生也就錯失了一次相互學習揚長避短的機會。二是吹毛求疵、高高在上型。有的老師對學生要求太高,忽視學生實際水平;批評過于直接,不給學生臺階;或者教師對于學生的錯誤糾正過于專斷。這類的評語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畏懼感,從而喪失興趣。三是主觀偏頗型。有的老師個人情緒太重,缺乏客觀公正。有時會無意表現(xiàn)為偏愛那些課堂表現(xiàn)活躍積極的學生,這讓其他學生感覺受到冷落。長期如此,課堂上就會形成只有少數(shù)或部分學生積極活躍,其他學生則沉默寡言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8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L.Von.Bertalanffy. 關于一般系統(tǒng)論[J].1945.
[3]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2010.
[4]梅德明,王薔.改什么?如何教?怎么考?——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5]張福蘭 童銳. 3S卓越課堂教學:破解高中英語教學困惑[J].校園英語,2017.
[6]張福蘭 簡福容. 高中學生眼中的英語卓越課堂——對重慶市渝北區(qū)1100名高中學生的問卷調查[J].校園英語,2016,(11).
[7]王明亮 甄琛. 英語“3S中心”教學模式的詮釋及應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1).
[8]梁丹.“3S”--真實任務教學的“內驅力”[OL]沙星英語,2009.
[9]程曉堂 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J] 課程教材教法,2016.
[10]郜玉艷.“卓越課堂”的意蘊與實現(xiàn)[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9).
作者簡介:張福蘭。女(1965— ),重慶市渝北區(qū)教師進修學院高級教師,高中英語教研員,主要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