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時代下翻譯課程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提高翻譯課程的教學水平是各專業(yè)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數據技術對現(xiàn)代教育的影響,然后指出了大數據時代下的翻譯教學需要應對的問題,最后介紹了大數據時代下的翻譯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 教學資源多樣化? 翻譯課程教學
一、大數據技術對現(xiàn)代教育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云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大數據時代這一概念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yè)領域,成為帶動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源動力。大數據是指對海量數據進行計算挖掘從而得到更強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yōu)化能力的信息資產。大數據技術早在21世紀初期就被提出,在超算、物理、生物學和軍事等行業(yè)得到應用,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成為一個很熱門的技術研究方向。
大數據技術在教育學領域的應用也較為廣泛,具體體現(xiàn)在對教學資源的管理和應用。教學資源是指教學活動中需要和產生的環(huán)境、信息和技術的綜合,具體包括教學場地、人員、教材、教學內容、評價制度等。高校的教學資源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但在大數據時代之前這些資源沒有得到統(tǒng)一的調配和應用,只是零散的在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傳遞。大數據時代下,學校的教育資源得到統(tǒng)一管理,各類信息平臺將教學資源分類展示,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分析課程資源與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為學校、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教育資源選擇,滿足學生多種感官的求知需求,也為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大數據時代翻譯課程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
大數據時代下網絡教學資源極度豐富,一方面為師生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也會因為形成依賴心理對教學工作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翻譯課程教學的網絡資源十分豐富,任課教師可以在網上快速獲取課件、習題、多媒體資源等現(xiàn)成的教學資源,長此以往就會失去研究原創(chuàng)性教學資源的動力;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直接照搬網絡教學資源來授課,甚至是東拼西湊來應付教學;部分學生對教學任務或作業(yè)敷衍了事,不經思考就使用網絡搜索引擎、翻譯軟件來完成翻譯工作。這些網絡資源的濫用不會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反而會因為依賴這些教學資源而失去了獨立思考的鍛煉機會,教師也會失去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和內容的積極性。
互聯(lián)網是開放的,大數據時代下網絡資源的信息量爆棚,教育資源的更新、提煉和獲取也是翻譯課程教學必須面對的問題。網絡資源是開放的,教學資源是否新舊、是否正確和準確性如何都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網絡中的翻譯軟件是基于機器翻譯的,沒有權威性也無法保證完全準確;玩過中的教材可能實際上已經改版多次,但沒有更新;網絡中的課件可能是很久之前的教學內容,已經失去了時效性;學生使用信息檢索工具查到的習題答案可能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不假思索直接照搬抄襲,必然無法達到要求。上述情況每時每刻都在翻譯課程教學階段發(fā)生,教師和學生必須有甄別網絡資源的意識和耐心。在大數據時代,翻譯課程教學師生既要肯定大數據時代為教學提供的海量教學資源,也要擦亮眼睛來甄別和獲取適合自己的資源。
三、大數據時代翻譯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一)合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
大數據時代下,如何合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是翻譯課程教學改革必須面對的問題??偨Y起來就是,既不能棄而不用也不能拿來就用。學?;蛳嚓P院系應該考慮本校實際情況,組織建設一套供師生使用的網絡資源教學平臺,盡量把國內外最新的優(yōu)秀教學資源融入其中,并組織專門的負責團隊來維護和更新資源,保證其準確性和時效性。教師除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外,要在翻譯課程的課程設計階段為授課對象量身定做課程資源,杜絕東拼西湊和拿來就用。學生在進行翻譯練習和完成作業(yè)過程中,應避免直接使用網絡教學資源或軟件工具來完成翻譯工作,在獨立完成后可以借助網絡資源來糾正錯誤和改進技巧??偠灾?,無論是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鼓勵使用網絡教學資源,但不能過度依賴甚至照搬照抄。
(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教學方式相結合
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評價者,教師在翻譯課堂上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大數據時代下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也得到快速發(fā)展,如何選擇和使用教學手段也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盡管新興的現(xiàn)代教學工具如電子演示文稿、慕課、微課、教學管理軟件都非常先進和高效,但筆者認為不能一味追求用新而忽略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有效性。板書、問答、分組討論、一對一互譯等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仍然是可以在翻譯課程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教師在進行理論課講解和技巧練習過程中仍要積極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開展可課堂教學。在進行一些抽象概念的課程內容講解時,可以適當使用多媒體資源來輔助教學,在收發(fā)作業(yè)時可以使用網絡教學平臺來方便管理,這些都需要教師的靈活調配。
(三)優(yōu)化課程組織形式
大數據環(huán)境下,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僅限于課堂,教師可以利用社交軟件、教學論壇等工具來輔導學生,學生也可以利用MOOC平臺、教學管理軟件等來自學、預習、復習和收發(fā)作業(yè),教師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也可以使用社交軟件來進行教學溝通和交流。在這個足不出戶可知天下事的時代,翻譯課程教學也要與時俱進,利用各種資源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由于距離而產生的時間浪費,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改進教學評價機制
大數據技術的一大特點就是通過零散數據的收集來獲取更強決策力和洞察力,這一點可以很好地應用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在實施大數據背景的課程改革后,翻譯課程教學產生的教學內容、教材、講解練習、作業(yè)考試等信息都會被有效收集,在經過大數據計算挖掘處理后,可以得出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xiàn)情況。學校就可以使用這些決策數據來構建新的教學評價體系,改變傳統(tǒng)的平時分、試卷分、教師評學、學生評教的教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彭清.大數據時代英語專業(yè)翻譯課程的教學改革[J].黑龍江教育,2017,(03).
[2]張文娟.大數據時代下的商務英語翻譯翻轉課堂教學設計[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10).
作者簡介:楊超穎,哈爾濱,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翻譯,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