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73000)李貝貝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18例,女25例,年齡47~81歲,平均年齡(59.18±7.37)歲;觀察組男20例,女23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58.56±6.9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較趨于平衡,具有可比性(P>0.05)。選取患者均已知曉并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且患者經常規(guī)CT及MRI檢查均符合臨床對高血壓腦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穩(wěn)定水電解質平衡以及常規(guī)功能訓練等。
1.2.2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上加以超早期康復護理:①心理干預:給予患者耐心、親切的語言交流,并及時疏導其不良情緒;②呼吸道干預:密切注意患者呼吸道是否通暢,仔細清除氣管內的黏性分泌物,定期幫助患者進行翻身和叩背等,防止發(fā)生吸入性肺炎;③吞咽訓練:密切注意患者的吞咽情況,若出現(xiàn)吞咽困難可予以患者食用流質性食物,若未出現(xiàn)吞咽困難則應遵守多餐少量的原則,進食后服用溫水以防止因食物刺激而損傷食道;④導尿管護理干預:為患者留置導尿管的同時需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留置時間不可過長,且需每日為患者更換引流袋,并詳細記錄尿液的性質及總量,若出現(xiàn)異常情況需立即稟報醫(yī)師行對癥處理;⑤功能恢復訓練:結合患者自身的恢復情況,為其選擇最佳的功能恢復訓練方式,早期行功能恢復訓練可為患者采取一些簡單的運動鍛煉。偏癱患者則可采取伸展活動,待部分患肢功能恢復良好后,可為其適當增加自主運動能力的訓練;⑥早期語言功能康復訓練:在早期可行適當的語言功能康復訓練,跟隨錄音或逐字逐句的進行語言恢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 功能恢復情況可采用簡式Fugl-Meyer量表及AD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內容包括運動功能、語言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情況;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則選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進行,內容包括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以及情感職能,每項分值100,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優(yōu)。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處理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X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前后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后相較護理前語言、生活及運動能力均有顯著提升,且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附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2.2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以及情感職能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見附表2。
高血壓腦出血(HCH)患者由于患者腦部的實質部位受損嚴重,常伴有肢體、語言等功能性的障礙并發(fā)癥[1]。有研究表明,對于HCH患者在早期采取正確的康復運動訓練可幫助患者顯著降低死亡率及致殘率,且對其預后生活質量的提升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2]。
本文經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在經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后,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相較護理前有顯著提升,而相較對照組則更為突出;且觀察組經康復護理干預后其生活質量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相較差異具有顯著性。由此可見,針對HCH患者術后恢復過程中,采用超早期康復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并降低其致殘率及死亡率,值得臨床借鑒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