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穎
摘要:在眾多的英美文學著作中,雙關語是最為常見的修辭手法,同一個詞能夠表達出兩種意思,既能夠使文章更加豐滿,營造出別樣的氣氛,又能引發(fā)讀者對作品的好奇心并引出無限遐想,以達到作品本身要表達出的情感。真正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讀者,能夠看出作家們在文中運用雙關語這種手法想要表達出的意思,這樣文章才算是發(fā)揮出了它本來的效果。讀者們不斷學習這種修辭手法,能幫助他們了解到文章的精髓,使作者與讀者實現(xiàn)靈魂交流。
關鍵詞:英美文學;雙關語;修辭效果
一、雙關語及其形式
語言文字是我們用來表達和傳遞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表達方法并不固定,雙關就是它的一種表達形式且極具以幽默、靈活,在傳遞信息時,往往帶有兩種含義,字面上是這個意思,實際上背后的含義是另外一個意思,只要運用恰當,就能夠收到不錯的效果。英語雙關,主要依靠英語中出現(xiàn)諧音但意義相同的詞語、一詞多義等,雙關語可以是一個單詞,多個單詞組成的詞組,甚至是句子,使其在特殊的語言情景下,能夠表達出兩種意思,使語言更加凝練,富有生命力,同時起到幽默的效果。使用雙關語是需要技巧的,需要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偠灾?,雙關語的主要使用方法有語音雙關、語義雙關這兩部分,各有各的不同。
(一)語音雙關,分為同音雙關、近音雙關
語音雙關就是說兩詞具有一樣的發(fā)音,但拼寫和詞的含義卻大不相同,將這些詞語運用到文學作品中,可以發(fā)揮出一語雙關的效果。近義雙關則是指兩個單詞或短語具有類似的發(fā)音,但是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卻不同,在不同的讀者的腦海中顯現(xiàn)不同的畫面,達到一語雙關的效果。
大部分英美文學作品都是利用雙關語的諧音雙關和詞義雙關這兩大功能來修飾作品,營造出不一樣的效果。諧音雙關運用的是同音不同義的詞語來構成的。而詞義雙關主要是利用一些單詞一詞多義的條件來達到雙關的效果。
(二)語義雙關,分為同形異義詞、同形異義短語
在眾多的英美文學作品當中,同形異義的詞語有很多,主要會以形容詞的形式表達出想要表達的意思,達到一語雙關的效果。同形異義詞組成的短語,大部分都是習語,和中國的諺語類似,不能逐字翻譯,更不能只懂表面的意思。
將雙關語合理地應用到英美文學作品當中,將會起到很好的修飾效果,它能夠使語言更加精煉,用最含蓄的語言,詼諧、幽默的腔調(diào),讓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還能營造出輕松的氛圍,達到發(fā)人深省的效果,將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英美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修辭效果
(一)塑造人物形象,凸顯人物性格
在莎士比亞的作品《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在最初見到摩洛哥王子的時候說了這樣一段話,“Yourself,renowned Prince,then stood as fair.As any comer I have lookd on yet.For my affection.”fair有皮膚白皙的含義,但摩洛哥王子其實是皮膚偏黑的,乍一看鮑西亞用fair這個詞來形容摩洛哥王子有可能是帶有戲弄的含義。其實并不是這樣,fair還有“討人喜歡的”,乃至“可敬”的意思。摩洛哥王子在聽了這句話之后,心里非常滿意。莎士比亞利用雙關這種修辭格來對鮑西亞這個人物形象進行修飾,展現(xiàn)了其博學、機智的人物性格。
(二)表達說話者的情感
在特殊的語言情景中,雙關語能將人物的情感詮釋得淋漓盡致,且觀點明確,但是所采用的語言風格依舊是比較委婉的。例如《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了解到自己父親的死和叔叔有很大的關系之后,憤怒的情緒高漲,但由于證據(jù)不足,無法報仇,因此,在叔叔叫他“My nephew,my son”的時候,他心里是五味雜陳的,他將自己所有的情緒統(tǒng)統(tǒng)藏在內(nèi)心深處,只簡單說一句“l(fā)ess than kind”來回應?!発ind”比較通用的含義是“善良的、和藹的”,但在這里它含有三重含義。第一,在思想上與叔叔劃清界限,也表達了他對叔叔的鄙夷;第二,隱晦地表達了哈姆雷特對其叔叔的怨恨,為后面的故事的發(fā)生做了很好的鋪墊;第三,不符合常理,主要是指王后居然在自己父親去世后馬上下嫁叔叔,這就是不合理的地方,表達出了哈姆雷特不滿的情緒。
三、結語
在很多英美文學作品中,雙關語其實主要依靠的就是單詞的同音、近音,但詞語的含義不同的單詞以及其組成的短語,并將其應運用到作品當中,主要是希望達到一語雙關的效果,一方面表達的是表面上的意思,另一方面則是背后的含義。一般背后的含義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觀點,它能夠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情感,也是作者為塑造人物而使用的手法,這樣做通常會達到意料之外的效果,使作品更加豐滿,使其富有生命力和語言魅力,使其成為值得一讀的作品。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可以通過引導讓學生獲取到其深層含義,有利于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作品,也能真正地理解作家如此遣詞造句的用意。
參考文獻:
[1]宋元源.雙關語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的修辭藝術展示和翻譯方法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26 (9):165-167.
[2]孫雪娥,何樹勛,廉潔.英美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修辭效果及其翻譯[J].商洛學院學報,2017,23 (5):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