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自超,方建華,陳波水,江澤琦,王 鑫,馮彥寒
(1.陸軍勤務學院 油料系,重慶 401311;2.陸軍軍醫(yī)大學 藥學院,重慶 400038)
金屬摩擦副表面在相對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多種電磁效應[1],如摩擦自生電勢等。同時,隨著機械設備電氣化程度的提高,摩擦副也常常工作于電磁環(huán)境中。國內外研究表明[2-7],電磁場不僅對金屬表面的電子、金相結構、空位運動和表面能等產生影響,而且也會對磨屑和潤滑劑產生作用。研究磁場條件下摩擦副材料及潤滑劑性能的變化特性,對深入認識材料的摩擦磨損機理、潤滑劑的摩擦化學行為,及運用磁場降低摩擦副的摩擦磨損、實現(xiàn)摩擦副摩擦磨損的主動控制等具有重要意義。
MoS2晶體屬于六方晶系,為典型三明治結構的層狀化合物,層間以微弱的范德華力維系[8-10]。因而MoS2易受外界影響破壞層間的堆垛結構,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薄層。20世紀50年代,MoS2就作為第一代固體潤滑劑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將納米MoS2用作潤滑油添加劑得到了廣泛關注,Cizaire等[11]制備了納米MoS2并評價了其摩擦學特性,結果表明納米MoS2比普通MoS2具有更好的摩擦學特性。眾多學者[12-18]從不同方面對納米MoS2作為潤滑油添加劑進行了研究,進一步展現(xiàn)了其優(yōu)良的性能。
筆者通過在立式萬能摩擦磨損試驗機的摩擦副接觸區(qū)域外置磁場來模擬和放大摩擦副的電磁場工況,及摩擦過程中自激發(fā)的電磁效應,研究在直流磁場(DC)作用下,含納米MoS2潤滑油的摩擦磨損特性,并通過SEM電鏡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其潤滑性能和機理。
基礎油:150SN石蠟基基礎油,深圳市潤滑油工業(yè)公司產品。添加劑:納米MoS2,蘇州恒球科技有限公司產品。
立式萬能摩擦磨損試驗機,MMW-1型,濟南舜茂試驗儀器有限公司產品。試驗鋼球為GCr15標準鋼球,直徑12.7 mm,洛氏硬度(HRC)58~62,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提供。試驗在立式萬能摩擦磨損試驗機的摩擦副區(qū)域設置自制的磁場發(fā)生線圈,直流磁場磁感線的方向大致垂直于摩擦接觸界面。圖1為摩擦副接觸區(qū)的工作示意圖,其磁感應強度采用HT 201型手持式特斯拉計測量。掃描電子顯微鏡(SEM),Quanta 250FEG型,美國FEI公司產品;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Escalab250型,美國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產品。
圖1 摩擦副接觸區(qū)的工作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ontact region of tribomates
按照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0.5%、1.0%、1.5%和2.0%的比例,將納米MoS2加入到含有質量分數(shù)為0.2%的清凈分散劑T106的150SN潤滑油基礎油中,攪拌20 min,超聲分散30 min。
油樣穩(wěn)定性試驗采用靜置沉降觀察和紫外-可見光譜分析方法進行。對含2.0%納米MoS2、0.2% T106的油樣進行穩(wěn)定性試驗,并以未添加T106的油樣為對照。試驗周期為1~7 d,每隔1 d對油樣進行拍照,并測定油樣的透光率。
按照潤滑油抗磨損性能測定法(四球法)測定油樣的摩擦磨損性能。試驗條件為:載荷392 N、轉速1200 r/min、時間30 min,油溫(75±2)℃。試驗分別在有磁場環(huán)境和無磁場環(huán)境下進行。在有磁場條件下進行試驗時,摩擦副的磁感應強度保持在0.1 T;每組試驗結束后,摩擦副的磁感應強度降為0 T。測定試驗鋼球的磨斑直徑,并通過SEM觀察磨痕的形貌,通過XPS分析磨痕表面元素的化學狀態(tài)。
含2.0%納米MoS2潤滑油油樣的沉降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在整個試驗周期內,以T106分散的納米MoS2油樣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穩(wěn)定性;而未添加T106的納米MoS2油樣在第2 d后出現(xiàn)明顯的沉降。未添加T106含2.0%納米MoS2油樣的紫外-可見光透過率(T)隨時間變化如圖3所示。從圖3中可見:未添加T106含2.0%納米MoS2油樣的透光率從第2 d開始不斷增加,7 d后達到70%左右;而添加0.2% T106含2.0%納米MoS2油樣在試驗周期內透光率始終為0。沉降試驗和紫外-可見光譜分析結果都表明以T106分散的納米MoS2在150SN基礎油中具有優(yōu)異的穩(wěn)定性。
圖4為在有磁場、無磁場存在時,鋼球磨斑直徑(D)與納米MoS2在潤滑油中質量分數(shù)的關系。從圖4中可以看出,隨潤滑油中納米MoS2質量分數(shù)的增加,鋼球的磨斑直徑減小。在無磁場條件下,當MoS2質量分數(shù)超過1.0%時,鋼球磨斑直徑的變化不明顯。因此,無磁場條件下納米MoS2添加的質量分數(shù)以1.0%為宜。在有磁場條件下,同一樣品試驗鋼球的磨斑直徑均比無磁場時小。含0.5%納米MoS2油樣的抗磨性能好于無磁場條件下含1.0%納米MoS2油樣的。這表明施加磁場有助于提高納米MoS2潤滑油的抗磨性能,降低了納米MoS2的添加量,因為在不均勻的直流磁場中,具有抗磁性的納米MoS2富集在鋼球表面,短時間內獲得了更好的抗磨效果。
圖2 含2.0%納米MoS2潤滑油在不同時間的數(shù)字圖像Fig.2 Images of oil containing 2.0% nano-MoS2 at different time(a)Containing 0.2% T106 dispersant;(b)Without dispersant
圖3 無T106含2.0%納米MoS2潤滑油在不同時間的紫外-可見光譜透過率Fig.3 The transmittance of oil containing 2.0% nano-MoS2 at different time recorded by UV-Visible spectroscopy
圖5為有磁場、無磁場條件下,油樣的摩擦系數(shù)(f)與納米MoS2在潤滑油中含量的關系。從圖5中可以看出:不含納米MoS2潤滑油基礎油的摩擦系數(shù)在有、無磁場時相近;添加納米MoS2潤滑油的摩擦系數(shù)在有磁場情況小于在無磁場的情況。同時,隨著MoS2含量的增加,潤滑油的摩擦系數(shù)降低。這也印證了磁場會改變納米MoS2在潤滑油中分布的推論。
圖6為在有磁場和無磁場條件下150SN基礎油和含2.0%納米MoS2潤滑油的摩擦系數(shù)隨試驗時間的變化情況。由圖6(a)可知,無論有無磁場,隨摩擦試驗時間的延長,150SN基礎油的摩擦系數(shù)逐漸降低;由圖6(b)可知,含2.0%納米MoS2潤滑油在有磁場時的摩擦系數(shù)小于無磁場時的摩擦系數(shù),且摩擦系數(shù)隨著摩擦時間的延長均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在試驗初期,納米MoS2在摩擦副表面吸附量較多,起到了良好的減摩作用;隨著摩擦副的磨合,含納米MoS2的油膜不斷破裂重組造成油樣摩擦系數(shù)增大;當鋼球摩擦副的磨合完成時,界面膜的完整性提高,摩擦系數(shù)開始減??;結合圖6(a)、(b)還可以發(fā)現(xiàn),有磁場工況下150SN基礎油和含2.0%納米MoS2潤滑油兩種油樣摩擦系數(shù)的波動性較大,可能是由于磁疇移動、位錯和能量變化對表面膜的完整性和致密程度產生影響造成的。
圖4 有、無磁場條件下磨斑直徑(D)隨潤滑油中納米MoS2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曲線Fig.4 Variation of wear scar diameters (D)with the mass fraction of nano-MoS2 with and without magnetic fields
圖5 有、無磁場條件下油樣的摩擦系數(shù)(f)隨潤滑油中納米MoS2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曲線Fig.5 Variation of friction coefficients (f)with massfraction of nano-MoS2 with and without magnetic fields
圖6 有、無磁場條件下2種油樣的摩擦系數(shù)(f)隨試驗時間的變化Fig.6 Variation of friction coefficients (f)with test time of lubricants with and without magnetic fields(a)150SN base oil;(b)Oil containing 2.0% mass fraction of nano-MoS2
圖7為在有、無磁場條件下,基礎油150SN和含納米MoS2油樣進行摩擦試驗后鋼球表面磨斑區(qū)域的微觀形貌。由圖7(a)、(b)可知,150SN在有、無磁場條件下磨斑形貌相近,結合基礎油摩擦試驗鋼球的磨斑直徑和摩擦系數(shù)研究結果,可以說明直流磁場對150SN無明顯影響。圖7(c)、(d)中鋼球表面磨痕明顯比圖7(a)、(b)中淺,表明納米MoS2具有明顯的抗磨作用。比較圖7(c)、(d)還可發(fā)現(xiàn),在直流磁場條件下,鋼球的犁溝比無磁場時稍淺,佐證了直流磁場對納米MoS2的抗磨增效作用。
圖7 在有、無磁場條件下150SN和含納米MoS2潤滑油中磨斑表面形貌的SEM照片F(xiàn)ig.7 SEM micrographs of worn surfaces lubricated with 150SN base oil and lubricating oil containing nano-MoS2 with and without magnetic field(a)Base oil in non-magnetic field;(b)Base oil in magnetic field;(c)Oil containing nano-MoS2 in non-magnetic field;(d)Oil containing nano-MoS2 in magnetic field
圖7(a)、(b)、(c)、(d)中的方框區(qū)域和未試驗鋼球表面的EDS能譜,分別記為a、b、c、d、e。EDS能譜中各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組成如表1所示。從表1可知:150SN基礎油的試驗鋼球的磨斑區(qū)域幾乎沒有S元素,Mo元素含量與未試驗鋼球相近,為鋼球本身組成元素;含納米MoS2油樣的試驗鋼球的磨斑區(qū)域的S、Mo元素含量明顯增多,且在直流磁場條件下的鋼球中S、Mo元素含量明顯高于在無磁場條件下的鋼球。
表1 摩擦試驗鋼球磨斑表面和未試驗鋼球表面的元素含量Table 1 Elemental contents of the steel ball surface with and without friction test w/%
圖8為含2.0%納米MoS2潤滑油的鋼球磨斑表面的XPS圖譜。圖8(a)的C 1s圖譜的特征峰對應C-C單鍵和C=O雙鍵,且在有、無磁場條件下的峰強度基本一致,說明潤滑油分子在摩擦表面發(fā)生吸附,磁場對吸附影響很小。從圖8(b)的Mo 3d圖譜可以發(fā)現(xiàn),在230.6 eV和229.2 eV處存在明顯特征峰,結合圖8(c)的S 2p圖譜中在161.9 eV和163.2 eV處的特征峰,可以確定納米MoS2在磨斑表面發(fā)生吸附。這與EDS的測試結果一致。此外,圖8(b)中233.7 eV和232.4 eV處的特征峰為MoO3[16],說明在摩擦過程中部分納米MoS2發(fā)生了摩擦化學反應生成MoO3。圖8(c)的S 2p譜圖中168.9 eV處的特征峰表明,摩擦化學反應還生成了FeSO4[14],但在有、無磁場條件下,168.9 eV處的峰強度差別較大,結合EDS中的S元素含量的分析結果,說明直流磁場對FeSO4的生成具有促進作用。FeSO4的生成提高了潤滑油的抗磨減摩性能,說明促進FeSO4的生成是直流磁場的增效作用之一。圖8(d)為Fe 2p圖譜,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711.0 eV和724.8 eV處存在明顯的特征峰,分別來自于Fe2O3和FeSO4,其中Fe2O3可能來自摩擦化學反應或自然氧化[17-18],此外Fe單質的吸收峰(719.8 eV)強度很小,說明界面膜完整性很好。
XPS分析說明,直流磁場促進含納米MoS2的潤滑油發(fā)生摩擦化學反應生成了Fe2O3、FeSO4和MoO3,增強了邊界潤滑油膜強度,提高了油樣的抗磨減摩性能。
圖8 有、無磁場條件下含2.0%納米MoS2潤滑油中磨斑表面典型元素的XPS圖譜Fig.8 XPS spectra of typical elements on the worn surfaces lubricated by 2.0% of nano-MoS2 contained oil doped with and without magnetic fields(a)C 1s;(b)Mo 3d;(c)S 2p;(d)Fe 2p
MoS2是具有抗磁性的半導體化合物,其分子中電子成對存在,電子磁矩互相抵消,合磁矩為零。當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MoS2分子中原子的外層電子軌道運動會發(fā)生變化,并在與外加磁場的相反方向產生合磁矩。若磁場不均勻,MoS2受力方向指向磁場減弱的方向,潤滑油中的納米MoS2會在磁力的作用下緩慢移動,如圖10所示。由圖10可知,直流磁場對納米MoS2在潤滑油中的空間分布產生了影響,使其在摩擦表面富集,減少了摩擦過程中鋼球表面的直接接觸。
圖10為納米MoS2發(fā)生摩擦化學反應的一種可能路徑。摩擦副在摩擦過程中生熱,會出現(xiàn)瞬時高溫及粒子發(fā)射現(xiàn)象(外激電子、帶電粒子、電磁波等)。在高溫和電磁作用下,MoS2、O2和Fe會發(fā)生化學鍵的斷裂與重組,在摩擦表面形成具有保護作用的化學反應膜。研究表明外加磁場會促進摩擦外激電子、降低材料表面氧化活化能[1,19-20],進而增加摩擦化學反應的發(fā)生率,增強納米MoS2的潤滑性能。
圖9 有、無磁場條件下納米MoS2在潤滑油中的空間分布示意圖Fig.9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space distributions of MoS2 nanoparticles with and without magnetic fields Steel ball Base oil Nano-MoS2 Tribo-film(a)Non-magnetic field;(b)DC magnetic field
圖10 MoS2在鋼表面摩擦化學反應的機理示意圖Fig.10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ribo-chemical reactions of MoS2 on the steel surface
(1)在有、無磁場的不同條件下,含納米MoS2潤滑油的摩擦系數(shù)和磨斑直徑均小于基礎油的,納米MoS2的抗磨減摩性能良好。
(2)在直流磁場條件下,含納米MoS2潤滑油的試驗鋼球的磨斑直徑和摩擦系數(shù)均比無磁場時小。不均勻的直流磁場可以使納米MoS2向摩擦表面富集,短時提高含納米MoS2潤滑油的抗磨減摩性能。
(3)在有、無磁場條件下,納米MoS2潤滑油試驗鋼球的磨斑表面均生成了含有Fe2O3、FeSO4和MoO3等化合物組成的邊界潤滑膜。直流磁場對摩擦副表面摩擦化學反應膜的生成具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