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蓮
(北京市密云區(qū)醫(yī)院,北京 101500)
子宮腺肌癥是一種特殊的子宮內膜異位癥類型,因子宮內膜入侵子宮肌壁層而成,主要表現(xiàn)為痛經,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1]。當前臨床對子宮腺肌癥主要通過手術治療為主,對無生育要求者則建議行全子宮切除術,以減輕患者的痛苦。而在子宮腺肌癥患者接受全子宮切除術的圍手術期過程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大大提高治療的效果,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2]。為了進一步探討對該類患者該采取何種護理干預措施,本文選擇綜合性護理進行觀察,取得較好的效果,如下。
以納入時間在2016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間收治的90 例子宮腺肌癥患者為對象,所有患者經過陰道B 超或者MRI 檢查后確診,術后經病理檢查證實為子宮腺肌癥,且所有患者均行全子宮切除術治療[3]。排除有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合并癥、嚴重并發(fā)癥、急危重癥、精神障礙、溝通障礙及不接受手術的患者[4]。將患者平均分配為兩組,即對照組45 例和觀察組45例,對照組年齡35-58 歲,平均(43.15±3.24)歲;病程1-8 年,平均(3.25±1.46)年;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21 例,高中或中專15 例,大專及以上9例。觀察組年齡36-57 歲,平均(42.37±3.35)歲;病程1-7 年,平均(3.42±1.70)年;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20 例,高中或中專17 例,大專及以上8例。對兩組患者以上基線資料加以比較,P>0.05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采取一般護理,如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患者陰道流血和切口敷料情況進行觀察,常規(guī)檢查和消毒會陰,定期更換藥物,保持病房的良好通風及干凈整潔等[5]。
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主要在術前和術后做好全面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術前護理:在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主動介紹科室的環(huán)境、主治醫(yī)生及責任護士等,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使患者加深對疾病的了解,告知其采取手術治療必要性。為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護理人員還要向患者介紹現(xiàn)階段本院的醫(yī)療技術應用在子宮腺肌癥中的治療進展,加大患者的信任感,為手術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部分患者在入院后因對疾病和手術的不了解,容易出現(xiàn)害怕、恐懼等心理,護理人員應注意加強這類患者的心理疏導,做好護患溝通,了解患者的內心活動,通過語言、眼神及肢體上的交流,增進護患情感,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應對疾病的治療。另外,護理人員還要根據(jù)患者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及生活背景等進行健康宣教或一對一心理輔導,以消除患者的疑慮,加深其對手術的認知,在手術前配合做好各項常規(guī)檢查,確保呼吸道的通暢,術前常規(guī)禁飲禁食,為手術的開展做好全方位的準備。術后護理:對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觀察麻醉小時后患者疼痛的程度,一般的切口疼痛是常見反應,所以護理人員應做好安撫工作,告知患者不用過于憂慮,防止不良情緒影響康復進度。同時對于疼痛感的評估也十分關鍵,護理人員可適當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或者播放音樂來緩解患者疼痛感,對于疼痛難以耐受者,可按醫(yī)囑適當使用鎮(zhèn)痛藥。同時要確保切口處干燥清潔,定期更換敷料,觀察切口滲血的情況,并指導患者日常注意陰道的衛(wèi)生,防止切口感染加重。待患者的病情相對穩(wěn)定之后,鼓勵患者積極進行康復鍛煉,鼓勵盡早下床,以便于腹腔積氣盡早排除,防止術后并發(fā)癥。
觀察兩組護理效果,顯效:患者的病情恢復較好,無并發(fā)癥和不良情緒;有效: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好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比較低,情緒上有稍微不良表現(xiàn);無效:術后恢復效果不佳,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概率高,或病情加重[6]??傆行?顯效率+有效率。同時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出血量、排氣時間、下床時間及住院時間。
本組數(shù)據(jù)處理選擇SPSS 22.0 軟件,計數(shù)及計量資料分別用、%表示,給予t、χ2檢驗,P<0.05 表組間差異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護理后的效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對照組總有效率是84.44%,觀察組是95.56%,區(qū)別明顯(P<0.05),如表1 所示。
表1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n(%)]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出血量、排氣時間、下床時間及住院時間,發(fā)現(xiàn)觀察組各項數(shù)值均比對照組少(P<0.05),如表2 所示。
表2 比較兩組術后的相關指標情況
表2 比較兩組術后的相關指標情況
分組 出血量(mL) 排氣時間(h) 下床時間(h) 住院時間(d)對照組(n=45) 156.52±41.25 61.36±5.75 52.13±6.47 6.95±3.64觀察組(n=45) 103.14±46.64 23.66±8.14 32.17±6.42 4.57±1.61
子宮肌瘤作為女性常見的一種子宮內膜異位癥,全子宮切除術是治療該病的重要方式,但因手術的創(chuàng)傷性比較大,而女性對疼痛的耐受度比較差,加之多數(shù)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相關知識了解不清,常出現(xiàn)各種抵觸心理,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給手術治療的效果帶來極大影響。綜合護理作為近年來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護理手段,其通過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心理情緒的疏導,可以大大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恐懼感,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及配合度;通過術后護理干預,注重患者的疼痛管理,加強手術切口的監(jiān)護和飲食上的指導,能夠顯著減輕術后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減輕患者的痛苦,使其機體得到更好的恢復。
綜上所述,對子宮腺肌癥患者接受全子宮切除術的圍手術期間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可大大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加快術后康復進程,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