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茂安
(利津縣利津街道衛(wèi)生院,山東 東營 257400)
中醫(yī)在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中具有獨特優(yōu)勢,其中外治方法中,針灸在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價值[1-2]。據(jù)此收集2015 年4 月至2017年醫(yī)院收治的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80 例臨床資料,展開對針刺加灸貼和電針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的總結,為臨床提供參考。
收集2015 年4 月至2017 年醫(yī)院收治的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80 例臨床資料;患者均符合《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的診斷標準,采用隨機雙盲法分組,對照組40 例中男28 例,女12 例;年齡21-45歲,平均(32.05±1.52)歲;病程1-13 年,平均(7.15±4.10)年;觀察組40 例中男30 例,女10 例;年齡20-46 歲,平均(31.97±1.63)歲;病程1-13年,平均(7.18±4.07)年;兩組對象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針刺加灸貼:觀察組采用針刺加灸貼治療:①選穴:選擇夾脊穴、膏盲穴、阿是穴為主穴,期間伴有頭痛者增加百會穴、風池穴;伴有手臂麻木者加合谷穴、曲池穴、外關穴[3];②方法:囑咐患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頸背部,依據(jù)患者頸椎局部壓痛點作記號筆標記,穴位區(qū)域皮膚常規(guī)消毒,選用一次性針灸針刺入15-25 cm,得氣后施以平補平瀉法,均留針30 min 左右;在取針后選用灸療貼貼敷于阿是穴、膏盲穴,以4 h 左右為準,1 次/d,連續(xù)治療10 次。
(2)電針療法:對照組采用電針治療,選穴與觀察組一致,叮囑患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項背部,選擇夾脊穴、膏盲穴、阿是穴予以針刺,得氣后補平瀉法治療,以患者自覺局部脹麻感,隨后選用G6802-H 電針治療儀對患者夾脊穴、阿是穴刺激,調整疎密波,以2 Hz/15 Hz 為標準頻率,以患者主訴耐受為準,留針30 min,1 次/d,連續(xù)治療10 次。
①評估兩組患者治療效率;②采用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20 分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癥狀體征量化評估,包括頸肩部疼痛不適、手指疼痛不適、上肢疼痛麻木、工作與生活能力、手部功能、感覺、肌力、Spurling 試驗、腱反射等維度,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癥狀與體征越嚴重[6]。
依據(jù)《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頸椎病療效評定的研討》[5]等評估本次療效,在歐盟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00%:①痊愈: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均消失,或緩解超過90%,頸部、上肢功能已恢復正常;②顯效: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改善75%-90%,疼痛得以明顯緩解;③有效:患者癥狀與體征有所減輕(30%-75%),頸肩部疼痛明顯減輕,但仍遺留部分功能障礙;④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或病情加重。
觀察組總有效率(95.00%)與對照組(90.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觀察組癥狀體征量化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目前對于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的治療,不少學者主張手術治療,但仍面臨術后癥狀無法獲得完全緩解的風險,特別對于病史較長者、脊髓壓迫刺激過久者、脊髓變性者,采取手術治療效果難盡人意。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與體征量化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與體征量化評分比較,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40 4.16±0.85 13.69±2.24 25.157 <0.05對照組 40 4.22±0.97 9.79±1.18 23.062 <0.05 t - 0.294 9.742 - -P - >0.05 <0.05 - -
溫灸療法在我國傳承已久,隨著歷代醫(yī)學家的不斷完善,在治療諸多疾病中展現(xiàn)出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覃銳的研究中顯示電針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總有效率超過90%,體現(xiàn)了該方案切實可行,特別在緩解患者疼痛方面展現(xiàn)出獨特優(yōu)勢。在本文中,觀察組與對照組療效表現(xiàn)相當,分析其原因在于兩種方法均有助于緩解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疼痛,在改善患者頸椎感覺、肌力等功能以及生活水平方面均具有較好效果。此外觀察組癥狀體征量化評分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提示針刺加灸貼在改善患者癥狀與體征方面優(yōu)于電針,進一步分析,針刺加灸貼主溫補元氣,而元氣又出于腎,因此又兼具補虛強腎功效,產生補元-強腎-治骨的連鎖反應,更符合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的病理機制。周利認為電針治療為強刺激療法[6],主要利用局部強化針對相應的穴位予以刺激,屬瀉法,但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疼痛多由經(jīng)絡氣血不通所致,因此電針重點在于產生強烈的止痛效應,鎮(zhèn)痛作用較理想,但正因此在改善患者癥狀與體征方面相比不足。
綜上所述,電針與針灸加灸貼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均可獲得較好療效,但相比而言,后者更利于改善其臨床癥狀與體征,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