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瓊
摘 要:由于小學美術教育具備基礎性,所以其主要的目標就在于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行促進。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德育方法進行應用,則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及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在對藝術魅力進行體驗的基礎上,更加熱愛生活,同時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讓他們能夠以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生活當中。據(jù)此,對小學美術課堂德育方法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德育
在我國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漸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而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德育方法的應用則具備著很大的必要。相比較于專業(yè)的美術教育而言,小學美術教學無論是在培養(yǎng)目標方面還是在教學手法方面都與其存在著較大的區(qū)別,而如果能夠將德育方法應用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形成正確的三觀。所以,本文研究具備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小學美術課堂應用德育方法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各方面的發(fā)展,教育理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變,藝術學科的重要性漸漸為人所知,應試教育時代即將過去。作為基礎美術教學,雖然小學美術教學在專業(yè)性方面較之于專業(yè)的美術教育還有所不及,但是其培養(yǎng)目的本身也不是讓學生學會專業(yè)的美術技能,而是為美術技能的培訓打好基礎,同時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就使得德育方法能夠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得以應用。
小學美術教學不能夠局限于技巧訓練,而是應該適當開展德育,讓小學生多對周邊的美好事物進行觀察,之后付諸于畫筆上以畫面的形式進行詮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智力會有所提升,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也能夠得到培養(yǎng)。
二、小學美術課堂德育方法
1.合理對學生進行引導
具體來說,德育方法在現(xiàn)實中既存在著形式語言,又包含著文化內涵,其具備著一定的意境,合理應用能夠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德育方法引申于美術課堂中,并不僅僅是通過簡單的圖案或形式表達出來,而是包括著美術的魅力與精神,能夠塑造小學生的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的思想層次與藝術思維,促進其全面的發(fā)展。所以教師應該合理對學生進行引導。
目前,很多小學的美術教師仍然秉承著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美術學科僅僅是讓學生畫畫,完成教學要求就可以,最重要的還是讓學生學好文化課,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如果美術教師以這種態(tài)度開展美術教學,學生根本就不會受到藝術的熏陶,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也就成為了一種形式主義,不具備教學成果。所以,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況下對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進行感受,為德育因素的滲透打下基礎。
2.完善美術與德育的結合過程
毫無疑問,學生對美術的學習過程適合融入德育因素,而德育方法想要開展,也必須要通過美術教學的過程去感染學生,當二者能夠進行結合,那么學生的綜合能力、審美能力、核心素養(yǎng)就都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德育方法的重視,想辦法構成德育方法與美術教學的結合。
教師可以適當帶學生去室外上美術課,甚至還可以走出學校,去公園上美術課,因為美術本身就來源于生活,無論是對生活的體驗還是對周邊美麗事物的感受,這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對于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師來說,生活實踐中也包含著極為豐富的美術教學資源,這些資源都可以帶到美術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分享,從而讓學生徹底地、深入地感受美術的魅力,促進德育與美術的相互融入。
3.美術教師加強對德育方法的重視
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小學美術是一門具有著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活動課程,也是我國教育傳統(tǒng)的基礎學科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德育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德育方法的重視,之后,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在教學中對德育方法的應用也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來開展。
美術教師應該在現(xiàn)實中充分地運用美術專業(yè)知識,對不同學生的知識儲備層次進行了解,這樣也就基本可以對學生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大概的把握。之后,教師可以將自身的美術技巧教給學生,指導學生養(yǎng)成畫畫的習慣,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通過畫畫,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釋放壓力的平臺,為德育方法的應用打下基礎。此外,畫一些能夠表達自己的作品,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正能量,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美好事物,進而詮釋德育的內涵與意義。在這其中,只有美術教師加強對德育方法的重視,才能夠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2]。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德育方法進行應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及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在對藝術魅力進行體驗的基礎上,更加熱愛生活,同時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讓他們能夠以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生活當中。德育方法想要開展,必須要通過美術教學的過程去感染學生,當二者能夠進行結合,那么學生的綜合能力、審美能力、核心素養(yǎng)就都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對于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師來說,生活實踐中也包含著極為豐富的美術教學資源,可促進德育與美術的相互融入。
參考文獻:
[1]徐春芳.小學美術教育中德育教育之寓德于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3):74.
[2]賈桂娟.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德育滲透[J].黑河教育,2019(3):77-78.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