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述琳
摘 要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些古語,既通俗又深刻地講清了讀與寫的關系。多讀可以出神筆,也只有多讀才能出神筆。
關鍵詞 多讀;原因探析;讀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8-0180-01
閱讀和寫作雖然各有任務和規(guī)律,但二者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lián)系?!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些古語,既通俗又深刻地講清了讀與寫的關系。然而,事實上是很多孩子害怕作文,常常是對著題目啃筆桿——無從下手,無話可寫。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何在?只能怪書讀得太少,也沒有讀“破”。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凡是在生活中愛讀書的孩子,他們幾乎無一例外能寫一手流暢的作文??梢赃@么說:多讀可以出神筆,也只有多讀才能出神筆。
一、“多讀才能出神筆”原因探析
其一,多讀可以讓學生喚醒記憶中積累的素材,產生類比聯(lián)想,感到有事可寫。比如,當要寫習作《童年趣事》時,學生望著作文直發(fā)愣,不知道從何下筆。其實每個孩子童年的趣事都是多如繁星,只是他們回想不起來,或者回想起來卻不懂得取舍。于是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幾個同題目的作文發(fā)給他們看,這一看,勾起了他們的回憶,他們都打開了話匣子——我童年可比他們好玩著呢……于是,一篇一篇妙趣橫生,讓人忍俊不禁的《童年趣事》就這樣產生了。
其二,多讀可以使學生廣集優(yōu)美的詞匯和語句,使他們的作文頗具“文采”。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詞匯和句子構成的。偉大作家的一字之落、一詞之遣,一句之成,都格外有神韻和色彩,這都離不開大量借鑒和長期積累。學生們因為讀得少,一方面詞句缺乏,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用什么詞句來表達,作文空空洞洞;另ー方面,即便有詞句,也蒼白無力,干巴巴的味同嚼蠟!為了增強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我讓學生閱讀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并做好讀書摘要,進行背誦積累,循序漸進地指導他們由模仿到創(chuàng)新。
其三,多讀之后,學生更善于捕捉典型的事物和精彩的鏡頭。這學期的教師節(jié),我布置了一篇作文《給我印象最深的老師》,要求學生要通過一件事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學生交上來的作文,讓我大失所望,學生所選的事例幾乎千篇一律,寫老師在雨中為我撐傘,最后感冒,或者放學后老師為我補課。為什么寫與他們這么熟悉的老師會這么沒題材,沒內容呢?原因就是他們缺乏捕捉典型事物和精彩鏡頭的能力。于是,我找了很多寫老師的文章,讓孩子們傳閱,并在課堂上講解,孩子們聽完后恍然大悟,哦,原來這些事也可以寫成作文。再次動筆習作時,孩子們所選擇的事例明顯豐富了。有愛好的閱讀載體,學生在閱讀這些名著后,對課文理解會加深,文學積累也會深厚。
二、因人而異,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
小學生的年齡小,缺乏辦別是非、美丑的能力。課外閱讀容易受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如:武打、言情小說等,會使學生沉醉于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之中,不思進取。因此,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向學生推薦有益的讀物。
首先,課外讀物的思想內容要健康,讓學生通過讀物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悠久歷史以及我們生活的美好。如:讀一讀《愛的教育》,讓學生體驗一下恩里科身邊發(fā)生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深刻理解愛國、善良、勇敢、寬大、無私和博愛等的真正內涵……
其次,讀物題材要廣泛,讀古今中外的作品,讀童話、寓言、小說、散文、詩歌等,盡量避免學生產生“偏食”現(xiàn)象,使學生通過閱讀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同時,向學生推薦的讀物還要適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
三、因勢利導,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
除了推薦給學生適合的閱讀書籍外,還要引導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
首先,讓學生初步了解書的概況,包括書名、作者、封面、封底,甚至價格等,這些都有助于學生了解讀物的內容,且愛惜書。還要看看內容提要、目錄等,使學生對課外讀物的重要內容和寫作特點有所了解,確定閱讀重點。
其次,引導學生根據(jù)重點逐字逐段認真閱讀,并要求學生讀書時做好讀書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讀的過程中摘抄妙語佳句,積累知識,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這就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再次,理清脈絡,抓住中心,指導學生按照作者的寫作順序去讀,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除此以外,還要要求學生注意讀物在選材、寫作上的特點,鍛煉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最后,對學生提出讀、想、講、寫的具體要求,學以致用,以提高學生閱讀效果。長此以往,學生就慢慢體會到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真正含義了。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目的是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切忌搞形式主義。因此,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閱讀情況,有目的、有步驟地通過各種快樂的方式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如成語接龍、故事演講、作文比賽、精彩續(xù)寫等,并及時給予表彰和鼓勵,使學生的閱讀所得得到現(xiàn)固并不斷發(fā)展,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總之,課外閱讀的關鍵在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學生的持之以恒。學生有了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良好的讀書習慣以及正確的讀書方法,將會化被動為主動。課外閱讀將成為學生汲取知識營養(yǎng)的一片沃土,為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yǎng)豐富大餐”。
參考文獻:
[1]邵雪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