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紅
摘 ?要:初中體育是促進學生健康的生理與心理形成的重要課程。體育教學是現(xiàn)代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工作的優(yōu)劣和體育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學校應該制定合理的體育教學方案,豐富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訓練水平,注重學生身體和心理的發(fā)展。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已成為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素質教育的深入不但符合新課標和新的課程大綱的要求,還幫助教師培養(yǎng)初中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一、對當代初中體育教學的分析
初中的體育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教育。由于初中生面臨著升中體育考試,體育教學應當具有自身的特色,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活動的學習。但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大多數(shù)的體育教學都處于應試教育之下,學校和教師對體育與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低下,體育課堂變成一種所謂的形式,失去它原有的意義,導致初中生的體育與健康教育受到嚴重的阻礙。另一方面,初中生同樣面臨著文化課學習的壓力,把注意力和經(jīng)濟全部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之中,從而忽略體育課程的學習。因此,在新課程、新背景的要求下,體育的教學需要素質教育為其指引方向,促進我國初中生體育學的發(fā)展。同時,教師應針對初中生體育教學發(fā)展的特點,制定出符合學生體育健康教育的教學方針,促進體育教育的快速發(fā)展。
二、豐富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結合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發(fā)展
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旨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好的身體才能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和學習。就現(xiàn)在的體育教育模式來說,形式比較傳統(tǒng)和單一,不足以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的作用,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素質教育加入到體育教學中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初中階段是學習事物的重要階段,在體育教學中,利用素質教育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堂的無限向往和憧憬,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們往往只是單一地為學生們闡述每個體育項目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在練習的過程中,相對枯燥乏味,不能讓學生們在學習之余,更好地愉悅身心。但是隨著體育游戲和素質教學的加入,能夠使學生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使之保持對體育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在乏味的體育訓練之余,學生們可以通過體育游戲對心理進行放松和調節(jié),以此來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學生們共同完成體育活動,是一個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過程。學生們生活在一個集體之中,每個人都應該關注集體的進步與發(fā)展。素質教育的深入,可以使同學們更加具有團結合作的意識。這樣,將此延伸至學生們在學習中的團結合作,使學生的成績得以提高和進步。
(二)科學制定訓練內(nèi)容,提高體育成績
初中生大都比較喜歡娛樂性的競技項目,但是在當前傳統(tǒng)教育背景下,教師往往采用灌輸知識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難以接受,達不到理想的教學結果。在實際的訓練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身體和心理特點合理地設定教學內(nèi)容,采用科學的訓練方式,在教學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訓練結果。立定跳遠為體育中考的必考項,教師在為學生進行講解時,注意講述的技巧和方法。完整的立定跳遠動作由預擺、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部分組成。立定跳遠的要點在于蹬地快速有力,腳蹬手擺要協(xié)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對下肢肌群的爆發(fā)用力能力和踝關節(jié)的力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不是所謂的跳遠就可以。教師應分步驟進行講解,每一部分都需要學生參加練習,從而達到動作的標準化,為提高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若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異可采取適當?shù)莫剟畲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體育潛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時,可以在課余時間為學生播放一些籃球比賽的精彩視頻,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熱愛,達到理想的教育結果。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出教學的靈活性,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應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新課改有更多的思考。面對新的課程改革,盡力思考和實驗,更好地去迎合新課改的潮流,為學生們營造一個更利于體育學習的環(huán)境,選擇科學、適度的情境去輔助實現(xiàn)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也可針對學生的接受程度,以適度新穎和互動為目標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身體鍛煉,為體育教學增加精彩。
參考文獻:
[1]孫泊,趙波,索紅杰,陳玉忠.上海大學生體育價值觀特征和培養(yǎng)途徑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2)
[2]倪欣.對南京市高校不同年級大學生的體育價值觀特點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1)
[3]尤晨偉.中國男子籃球職業(yè)聯(lián)賽2012-13賽季四強球隊防守擋拆配合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