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艷
摘? 要:在當前新課標教育目標的改革下,對于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特殊教育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責任。智障兒童雖然在智力上存在一些缺陷,但他們作為“折翼的天使”,更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愛和尊重。生活適應能力旨在培養(yǎng)兒童的生活自理、從事簡單家務勞動、自我保護和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最大限度幫助智障兒童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诖耍疚尼槍π抡n標下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課標;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培養(yǎng)探究
引言:在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下,智障兒童已經不再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提高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也已經是社會各界和教育學家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智障兒童雖然在一些方面存在缺陷,但是也是祖國發(fā)展的希望,也應該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和尊重。智障兒童是折翼的天使,教育學家有義務和責任幫助他們去適應社會,感知社會,直面社會,努力幫助智障兒童融入到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幫助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其具備基本的生活適應能力,來應對家庭和社會的需求。關注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減輕家庭負擔,而且可以減輕社會的負擔,因此幫助智障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是當前社會重點課題之一。
一、以現(xiàn)實生活為導向,培養(yǎng)自理能力
對于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至少要保障兒童具備一些生活基本技能,并且能夠學習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這就需要教師要耐心帶領兒童反復的學習一項技能,完成一件自理工作。教師要明確智障兒童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減少家庭因兒童智力低下而拋棄他們的幾率,在帶領其練習的過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選擇,不能用一般兒童的標準去要求他們。相比較之下,要賦予更多的耐心和細心,一步步教會其一些生活基本技能,鍛煉其自理能力。例如:在“疊被子”這項生活技能的教學中,教師與其一遍遍講解理論技巧,還不如讓兒童去一遍遍嘗試和實踐,多動手、多練習。最好可以將家長請來配合教學,告訴家長要多讓兒童與實踐,而不是習慣于幫他們做。
二、以愛心為核心,讓智障兒童學會自我保護
針對于智障兒童這一特殊的群體,在幫助其養(yǎng)成生活適應能力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家長及社會多方面的配合。這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和家長要以愛心為突破點,來初步建立智障兒童的感知和習慣。首先,對于家長來說,由于智障兒童的先天缺陷,家長一定要提早進行干預,在幼兒時期幫助智障兒童學習一些基本技能,盡可能擺脫對別人照顧的依賴,減少兒童的自卑心理。其次,智障兒童大多小時候就受到外界的嘲笑和疏離,這導致他們的心理不愿意接受外在的事物,對于外在事物存在很強的不信任因素。教師要充分掌握這一心理特點,先以拉近與兒童的關系為第一步,組織一些簡單有趣的游戲,幫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讓兒童感覺到外界的善意。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幫助智障兒童準確分辨外界的善意和惡意,讓他們學會用適當?shù)姆绞絹砑訌妼τ谧晕业谋Wo,減少外界對于他們的傷害。比如長期滲透給他們一個觀點:他們并不比別人差,如果有人欺負他們,他們可以第一時間尋求教師和家長的幫助。
三、組織集體活動,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
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社會適應能力主要包括實踐能力和社交能力。首先教師要知道開設特殊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智障兒童能夠走向社會、融入社會、被社會所接受,因此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重中之重。為了培養(yǎng)智障兒童的實踐能力,教師一定要注重班級氛圍的營造和班級活動的組織。首先,要為兒童營造一個輕松溫馨的班級學習環(huán)境,帶給其溫暖的感受,緊張壓抑的氛圍只會讓兒童的心門再次緊閉,教師在布置班級環(huán)境的時候要多選擇暖色調的顏色,加強班級整體的溫馨度。其次,教師要多組織集體性的活動,要讓兒童多去交流和感受,比如說暖場游戲、闖關游戲等。這樣可以加強智障兒童的實踐能力,也就是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兒童全方位的發(fā)展。然后,通過數(sh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智障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不均衡。教師需要認識到,智障兒童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與自主學習能力、自理能力、實踐能力相比較難度更大,因此更需要教師深入的研究。首先,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兒童對教師產生信任感,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耐心傾聽兒童的需求,幫助其克服表達的畏懼感;最后,教師要為兒童創(chuàng)設適宜交往的環(huán)境,適當帶領兒童走向戶外,在戶外學習中感受生活和自然的美好。引導兒童邊觀察邊表達自己的感受,提高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能夠對這個社會產生熱愛和責任。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智障兒童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針對于從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們,一定要正確認識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價值,并且將培養(yǎng)其生活適應能力的方法作為主要課題去研究,加強智障兒童的自理能力、從事簡單家務勞動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的培養(yǎng),全方面多角度地提升其生活適應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文會. 新課標下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J]. 考試周刊,2018(12):28-28.
[2]閆新春. 談新課標對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培養(yǎng)的引領作用[J]. 考試周刊,2018(12).